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手卫生干预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对供应工作人员实施卫生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供应室1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手卫生干预: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完善洗手设备、营造手卫生群体氛围、合理配置弹性排班、加强监督和考核。结果:对10名工作人员干预前后分别进行8次随机观察及检查,结果显示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94.84±4.25)分、手卫生依从率为97.50%、正确干手95.00%、洗手合格92.50%,高于干预前的(80.45±6.80)分、75.00%、67.50%、62.50%(P

【关键词】 供应室; 手卫生; 行为干预;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163-02

doi:10.14033/ki.cfmr.2016.29.09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内感染控制及其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单位之一,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1],供应室集中接受与处理临床科室治疗使用后的器械和物品,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警惕性和防范意识,院感知识薄弱,那么就很容易通过某些途径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此手卫生非常重要[2]。本文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一系列手卫生行为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院是一所二级医院,床位400多张,有临床科室20多个,医技科室10多个。供应室工作量大,每天有各种病房的消毒包近300只,大量的敷料制作和发放工作;供应室工作人员共10名,其中主管护师5名,消毒员1名,工勤人员4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3名、高中4名。

1.2 手卫生干预方法

1.2.1 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加强新护士的手防护意识,在新护士及实习护生入科时安排专门的人员讲授职业防护的课程,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了实习护生的手卫生依从性[3]。平时加强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学习及重视程度,并组织观看手卫生媒体,引导工作人员注意日常手卫生;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4]。

1.2.2 配备完善洗手设备 充实洗手设备,增加洗手池的数量,如感应式水龙头,脚踏式洗手设备等,注意位置合理,用洗手液,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后使用电子烘干机烘干双手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因潮湿的肥皂和公用毛巾易产生细菌,应尽量不用,洗手时需注意关节、皮皱处、指甲、指尖等处应环形揉搓,每处接触面10次。

1.2.3 营造手卫生群体氛围 强化科护士长的工作职能,引导工作人员注意手卫生,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收集由于手卫生依从性差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暴发事件的宣传,自上至下营造良好的手卫生氛围,以达到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

1.2.4 合理配置弹性排班工作 繁忙是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护士长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时间,实施人性化排班,弹性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1.2.5 加强监督和考核 定期与不定期抽查,认真全面了解供应室工作人员手的卫生状况,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作为考核的项目,记入科室及个人的质量评价总分,加强检查、抽查、监测的,提高认识,自觉贯彻手卫生的规定[5],从而有效地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1)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掌握程度越好)。(2)手卫生依从率。(3)正确干手方式。(4)洗手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10名工作人员干预前后分别进行8次随机观察及检查,结果显示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94.84±4.25)分、手卫生依从率为97.50%、正确干手95.00%、洗手合格92.50%,高于干预前的(80.45±6.80)分、75.00%、67.50%、62.50%(P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大量污染物品的回收、清点、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工作,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点控制部门,手是医院感染中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但在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中,手卫生现状仍不容乐观,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不能有效规范地洗手和进行卫生手消毒[6],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复杂,包括下列方面:(1)手卫生洗手知识缺乏,特别是对手清洁和消毒的指征、手采样时间、中和剂的使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对实施重视程度不足,未认识到通过洗手可以有效的避免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有些认为工作时带着防护手套,手套摘除后,双手依然是清洁,而不知防护手套穿戴时间久依旧可以滋生细菌,而且每次接触完污染物品重复性的洗手,从思想上认为比较繁琐,并未认清手是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媒介[7]。(2)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供应室护士长作为主要的基础培训单元,手卫生培训工作不到位,同时缺乏对工作人员正确的引导及手卫生的培训和有关手卫生知识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缺乏院内感染率的知识及造成医院感染和恶性爆发事件的宣传,加之个别工作人员认为未接触什么污染物品,洗手意识低,接触无菌物品后,不用再洗手,以及个别护士在接触自己个人物品时也不能完全做到洗手,下班后也并没有落实好先洗手-再脱工作服-再洗手的流程,觉得洗一次手就可以直接接触自己的物品了,加大了传播病菌的可能性[8]。(3)洗手设备设施配备不足,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有的不具备感应式洗手的设备,会造成洗手后仍要接触带菌的水龙头;洗手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出现皮肤发干、皲裂等现象,也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4)工作忙碌时洗手依从性低,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思想上认为洗手过于麻烦,或是流于形式,简单洗手,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10]。(5)卫生相关教育、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医院对手部卫生清洁重要性的推广不力,没有手卫生规范相关制度[11-12]。本文针对上述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完善洗手设备、营造手卫生群体氛围、合理配置弹性排班、加强手卫生监督和考核,结果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94.84±4.25)分、高于干预前的(80.45±6.80)分(P

综上所述,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综合手卫生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高依从性,采取正确的干手方式,洗手合格率增加,从而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是医院手卫生促进的可行措施,值得在供应室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琼.加强手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660.

[2]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7-18.

[3]郑宣冬,向艺,葛雪姣.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6):537-538.

[4]保建芳,廉云,吕淑霞.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2(8):126-128.

[5]钱春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管理对策及监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15-16.

[6]严喜枝,陈筱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下收下送时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54-255.

[7]刘兰英,黄艾琼,戴红辉,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480-1481.

[8]沈忱,帅敏,徐晓耘.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9):939-940.

[9] 李倩,李宝珍,平宝华.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903-905.

[10]见明智,陈洁,喻芳芳.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因素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6):559-561.

[11]侯,江飞舟,张友平,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576-1578.

[12]周慧芬,黄爱玲,范历,等.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人员手卫生状况动态调查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6):604-605.

(收稿日期: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