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葶鸢尾繁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葶鸢尾繁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L葶鸢尾是贵州省的新分布种,具有耐寒、繁殖力强等优点,观赏价值高,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湿地植物。本文阐述了长葶鸢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繁殖栽培技术,并介绍其在切花市场以及湿地造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长葶鸢尾;繁殖;栽培;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2.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40-01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ris delavayi Mich.

HOU Tian-wen 1 YANG Zhang-wen 2 CHAI Na 3 HUANG Xiao-zhu 3

(1 Guizhou Forestry Department(Wetland Conservation Center),Guiyang Guizhou 550001; 2 Mengguan Township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axi District in Guiyang City; 3 Guizhou Forestry School)

Abstract Iris delavayi Mich. is 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in Guizhou Province,which is widely used in wetland landscaping for the advantages of cold resistance,strong reproduction and high aesthetic value.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Iris delavayi Mich..Finally,it analyze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cut flower market and wetland landscaping.

Key words Iris delavayi Mich.;breeding;cultivation;application

长葶鸢尾(Iris delavayi Mich.)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鸢尾科鸢尾属。根据文献记载,长葶鸢尾原分布在四川、云南和,生于海拔2 700~3 100 m的水沟旁湿地或林缘草地[1]。2005年6月由杨成华在威宁县雪山镇海拔约2 400 m的洼地水湿处采集到野生标本,认定属于贵州省的新分布种[2]。长葶鸢尾在贵州省的分布海拔是该种的垂直分布下限[3],是贵州草本沼泽湿地类型中的典型湿地植物群落[4]。长葶鸢尾形态优美,花奇色艳,具备极大的观赏价值,是珍贵的草本花卉资源。

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长葶鸢尾是冬枯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直径约1 cm的粗壮地下茎在土壤中蔓生。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长50~80 cm。长葶鸢尾每个花葶有1~3朵花,盛开时形似蝴蝶,可呈现蓝紫色、紫色或紫红色,具暗紫色斑纹,直径9 cm。花期为5―7月,果期为8―9月,10月逐渐枯萎进入休眠期,全年生长期为7个月。

1.2 生态学特性

长葶鸢尾喜光,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伴生植被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生境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多呈微酸性到碱性。长葶鸢尾在野外常常成为优势种,水湿条件可以决定其覆盖度,是沼泽地向陆地过渡环境下的一个过渡植物种[3]。

2 繁殖栽培技术

2.1 繁殖方式

2.1.1 分株繁殖。长葶鸢尾可在花后一两周或休眠期后进行分株繁殖。选择强壮的植株,将植株上部叶片剪去,留15~20 cm,分割根茎时保留2~3个不定芽,以保证不影响生长及翌年开花。

2.1.2 播种繁殖。长葶鸢尾种子应在成熟后立即采集。所采种子自然阴干后4 ℃低温保存。待第2年土壤温度达到10 ℃以上即可开展春播。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浸种24 h,清水漂洗干净后播种。播种苗床规格建议为宽1.2 m、长15~20 m、高15~20 cm。播种方式以条播为主,行距10~15 cm,播种沟深3 cm左右,均匀撒入种子,覆土厚2 cm左右并稍加压实。

2.2 栽培技术

2.2.1 整地。根据长葶鸢尾的生态学特性,可以采取露地种植的方式。以微酸性砂壤土最佳。为改善南方的黏质土壤结构,可在种植前将草木灰、珍珠岩、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结合深翻进行整地,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在栽植前,对土壤进行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喷洒消毒。

2.2.2 移植。分株繁殖与移植宜同时进行,播种苗则1~2年后移植。种植长葶鸢尾时,栽植穴为10 cm×10 cm,深度以根茎顶部距土表7~10 cm为宜,栽植间距为30 cm×30 cm。栽植完成后浇1次透水,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促进植株成活。定苗后追肥以保证养分供应。

2.2.3 田间管护。长葶鸢尾生长的土壤最适温度为16~18 ℃,气温最适为15 ℃。移植后管理较简单,栽植过程中如有杂草应及时人工拔除,尽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施肥宜选择有机肥,为促进生长和花多,在花前和花后各追肥1次。

水分是长葶鸢尾栽培的限制因子。长葶鸢尾喜水,栽培过程中应该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非雨季每10 d左右浇1次透水,雨季可自然降雨,秋末要灌足防冻水。翌年早春及时浇解冻水,解冻水必须浇足浇透。种植前需浇1次水,以保证种植期间土壤湿润,利于快速生根。种植后再浇1次水,以使土壤同种球充分接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为75%~80%。

2.3 病害防治

长葶鸢尾常见的病害有叶枯病、立枯病和根腐病等,虫害有根腐线虫和蚜虫等。主要防治方法为栽植前做好土壤和繁殖材料的消毒工作,加强日常养护。在发生病害或虫害初期,及早处理病叶,并喷洒化学药剂,避免病虫害蔓延。

3 应用前景

3.1 鲜切花

鸢尾属的植物大多具有美好的花语和寓意。长葶鸢尾的花葶较长,可以达到60~120 cm,是较为优良的切花材料,其花茎水养,花朵可保持3~6 d。

3.2 湿地园林造景

长葶鸢尾剑叶清秀,花色艳丽,是池湖、沼泽等湿地的适生花卉[5]。作为贵州省的乡土植物种类,长葶鸢尾耐寒耐贫瘠,养护管理粗放,适宜成片种植,增加生物群落和风景层次感效果显著,是城乡绿化、水土保持和湿地造景的重要目标种,具有重要的园林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杨成华,陈景艳,安明态.贵州新分布的物种[J].种子,2007,26(10):56-57.

[3] 张贵云,赵江跃.长葶鸢尾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9,37(4):18-20.

[4] 云雪林,杨碧仙.贵州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及观赏药用价值[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17.

[5] 李慧,姜运力,杨成华.贵州鸢尾科植物资源与观赏利用[J].贵州林业科技,2010(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