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顺钊离群手势调查简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顺钊离群手势调查简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次听到游顺钊先生的名字是五年前,我当时在复旦大学为硕士论文搜集资料。后来,论文题目确定为“离群聋人家庭手势调查报告”。可惜国内可以查阅的资料凤毛麟角。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美国人开展的,我要获得相关的研究论文难度很大,很多材料都无法购买,也无法通过网络下载。在和导师龚群虎教授商量的时候,他告诉我法国一位华人研究者做过家庭手势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前后耗时十余年,写成了博士论文,并因此获得了法国的国家博士头衔。这位研究者就是游顺钊先生。

然而,当时这本博士论文只有法文版,我最终也没能读到,仅参考了徐志民教授等翻译的游先生《视觉语言学论集》中的相关文章。现在,由游顺钊先生亲自翻译的中文版终于面世,就是期待已久的《手势创造与语言起源:离群聋人自创手语调查研究》。

离群聋人是指从出生就生长在健听人世界的聋人。他们没有听力也不会手语,没有习得任何语言,更不会文字,没有和其他聋人接触过,也无法与健听人进行正常沟通。然而,与人交流沟通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和本能需求,于是这些离群聋人只能自己创造手势表达意图,进而与人交流。由于这样的自创手势一般都产生于离群聋人与家人交流之中,所以称为家庭手势。即使一位不懂手语与语言学的人略翻看此书也会惊叹于书中所集语言资料之广博、详细。被调查人包括居住在印第安保留区的原住民、美国聋人、法国聋人以及中国北京和广州的离群聋人等,共计12位离群聋人(5个加拿大印第安人,7个中国人),搜集的手势词语多达2500个。作者的足迹从欧洲开始,历经北美和亚洲,在科技和交通都欠发达的八十年代,在语言不通的印第安保留区进行调查要经历多少困顿和风险,简直难以想象。从书中第一章关于调查的概述中就可见一斑。仅仅这些来之不易的语言资料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由于调查对象都是不懂手语的聋人,如何获得有效的调查结果自然成了设计调查方法的焦点。游顺钊先生在前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自创的图片调查、先调查离群聋人身边的健听人再调查离群聋人等一系列调查方法不仅体现了一位研究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展现了一位学者的智慧。

除了对于词语的记录与分析,促使游顺钊先生开展这项调查的初衷之一是对语序问题的关注。据作者所言,这本书的调查就是想要探索手语语序与口语语序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然而,一般聋人使用的手语在语序上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口语的影响,对比的时候自然难下定论,而离群聋人的家庭手势没有受到过口语影响,自然是上上之选。不过,与其说此书源自对语序问题的关注,不如说来自于游先生对事物奥秘和起源的好奇心。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提出的三个问题或许可以称为这项长达十年的调查的核心:

(一)在口语里的三种主要词序,会否存在着一个共同词序的来源?

(二)讨论自发创造的手语词序时,应否提防来自它周围的、在口语和书面语环境里发展的规范手语的影响?我们现在能否观察到还没受到口语、书面语和规范手语影响的自发手语词序?

(三)口语词序和手语词序间,会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词序来源?

书中第二章关于语法资料的分析就是主要集中在对词序的讨论上。作者通过对所集家庭手势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手势的基本词序中,动词的位置在词语组合的最后。这符合人类认知的自然顺序。书中详细解释了“猫抓老鼠”这个例子:总是先存在猫和老鼠这两种动物,然后才会发生猫去抓老鼠的行为。因此作者合理推测动词在句尾的形式可能是人类最自然的语序。虽然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口语――尤其是儿童语言的例子进行分析,但是我们显然无法回溯人类语言的发展史,一切只能通过逻辑推导,而家庭手势和儿童语言毫无疑问是距离语言起源最近的现存资料。通过个体语言的创造与发展观照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由此追溯语言起源,这已经是现阶段最可行的研究方法了。游先生为此书取名为“手势创造与语言起源”就是这个意思吧。

书中有关词汇的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丰富的手语语料库,而对于词序的讨论则跳出了手语研究的范围,站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高度整合了以手语为代表的视觉、空间因素与传统的有声语言,二者互相补充印证,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宽度,充实完善了普通语言学的理论。

得益于研究对象――家庭手势的形象新奇、调查过程的跌宕曲折以及作者本人的人文意趣,这本书虽然是博士论文“出身”,却不像大部分专业性书籍一样深奥晦涩,反而好像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番奇遇,遇到了一些失聪无声、生活艰难的人,通过他们自创的语言,走近他们的人生。因此,这本书除了是手语研究者不可逾越的里程碑,是普通语言学中一本重要的著作,也适合语言爱好者们闲时翻阅。

可能由于作者一直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书中有些术语与国内通行的说法不同。比如“自发手语”“自创手语”在国内学界称为“家庭手势”,具有构词作用的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现统称为“表情体态”或“非手性特征”等。

另外,鉴于篇幅原因,书中的附录只有手语词汇的选绘、拍摄的部分照片以及调查使用的图片,没有所有词语的汇总,也没有反映手语词序的连续照片,多少有点遗憾。如果再版的话,能够把上述未收录资料制成光盘附在书后,也许可以算是送给研究者的一项福利吧。

(《手势创造与语言起源:离群聋人自创手语调查研究》,游顺钊著,语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