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话语标记“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话语标记“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为话语标记的“好”,其话语功能与其在话轮中的位置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本文对这一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并对相关功能使用的不同频率做了统计,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功能使用频率差异的原因。最后文章对话语标记“好”的虚化轨迹做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好 语法化

引言

1.在现代汉语中“好”的用法比较复杂。吕叔湘(1980)、邵敬敏(2005)等都作过相关论述。李晋霞(2005)认为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主要有四种“好”:

A.性质形容词,有“优点多的,使人满意”之义,在句法功能上常做定语和状语。如:

(1)“温故而知新”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B.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前充当状语,相当于“可以、以便”。如:

(2)你留个电话,到时候好通知你。

C.程度副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做状语,表示程度深并带有一种感叹语气。如:

(3)他好想回去看看那生他养他的地方。

D.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常出现在复句后分句的谓语成分前,具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意思大致相当于“便于、以便”。如:

(4)地整平了好种庄稼。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上述几个“好”分别用“好1”(如例(1))、“好2”(如例(2))、“好3”(如例(3))和“好4”(如例(4))来表示。

其实,除了上述几个“好”之外,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第五个“好”(好5),它无论是从词性还是从意义角度来看,都不宜归入以上四种“好”中的任何一种。①如:

(5)语境:张老师走上讲台。

张老师:好,同学们不要说话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

(6)语境:在课堂上。

老师:……同学们课后把下一课预习一下,然后把这节课的课后练习做一下。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吧。

(7)语境:医院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

病人:我感觉头有点晕、嗓子也有点痛。

医生:嗯,张开嘴,让我看看你的喉咙。啊,发炎了,你也有点发烧,是感冒。好,我先给你开点药,你回去先吃吃看。

以上三则例句中的“好5”在运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1.频繁出现在口语中,在句中的位置相对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句中,有时和其他词一起出现在句尾,有时单独出现。②

2.在句中没有句法意义,不参与前后语句句法成分的构建,换句话说就是“好5”的有无,多数情况下并不影响前后语句在句法上的合法性。如例(5)中,前面的“好”的有无并不影响该句的合法性。而例(1)中的“好”则不宜省略。

3.在句中没有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好5”只是为话语的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传递的是一种有助于话语理解的程序意义。

4.在韵律方面,“好5”因其功能的不同其韵律特征亦不同,如下表所示:

2.根据Schiffrin(1987)、Blakemore(2002)以及刘丽艳(2005)等学者的研究,这类“好”是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据考察,较早对话语标记“好5”进行讨论的主要是美国学者Miracle(1991),其博士论文深入地分析了“好”的话语功能。其后,如邵敬敏、朱晓亚(2005)将“好”的话语功能分为三类:积极应对功能、消极应对功能和话语衔接功能,并对“好”的历史演变轨迹以及区别不同功能的形式标志做了简单探讨。此外,许家金(2009)对青少年汉语口语中“好”的话语功能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我们认为前人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好5”的位置与功能;二、“好5”功能使用频率差异及原因解释;三、“好5”的语法化轨迹,文章的最后还有个结语。

一、“好5”的位置与功能

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对比较灵活,既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还可以出现在句尾。为此我们以北大语料库为研究语料的主要来源,另外人们日常口语交际以及前人的论文语料也是我们参考的对象。在我们搜集整理的语料中,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共出现120次。其中出现在话轮开端68次,话轮中间38次,仅有14次出现在话轮结尾,具体统计见下表:

1.1话轮开端

话轮开端主要有两种类型:首话轮开端和非首话轮开端。所谓首话轮开端是指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第一个话轮,它通常标记交际活动的开始;而非首话轮开端则是指口语交际活动中,除去第一话轮之外的话轮。③根据我们所搜集整理的语料,我们发现,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既可以出现在首话轮开端,也可以出现在非首话轮开端.

1.1.1首话轮开端一个完整的交际进程通常包括交际活动的开始、继续和结束。当“好5”用于首话轮开端时,其主要功能是标记交际活动的开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示意开始的话语标记。当说话人说出“好5”时,他就与听话人建立起了一种互动关系,受话人通过话语标记“好5”所编码的程序意义,通常会作出如下推理:说话人A打算说出话语B(B是指“好5”后面的内容),而这话语B也正是双方交际的一部分。④如下文的例(8)、(9):

(8)语境:李老师走上讲台。

李老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主要讲……

(9)语境: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开场。

主持人:好,谢谢大家。各位好,欢迎来到我们今天《对话》节目的现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我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对话嘉宾——曾仕强先生,掌声有请。

在以上两则用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常用于课堂、电视访谈等需要讨论问题的场合,发话人在整个交际进程中通常居于相对主导的地位。例(8)中李老师在课堂中相对学生而言居于主导地位,他通过说出话语标记“好5”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课堂上。例(9)中主持人在整个访谈中对谈话的内容、方向具有支配地位,他通过说出话语标记“好5”来获得首轮话语权并以此来引导整个话语向前推进。

1.1.2非首话轮开端当话语标记“好5”出现在非首话轮开端时,其功能相对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和同意应答等三种话语功能。这里的示意开始与我们1.1.1节所讨论的大致相同,这里不作详细解释。示意结束主要是指说话人使用一个或连用几个话语标记“好5”来暗示话语的结束或者转换话题。而同意应答是指受话人单用或连用话语标记“好5”来暗示说话人自己接受对方的意见、观点或要求。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用例分别阐述。

非首话轮开端的话语标记“好5”虽然也具有示意开始的功能,但这里的示意开始功能与处于首话轮开端的“好5”不太相同,它具有承接上一话题,并对此话题作进一步阐述的功能。换句话说,此时的“好5”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这里的启下功能即是示意开始的功能,但示意开始的内容是承接着上一话题而来的。如下文的例(10):

(10)语境:英语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听写单词。

老师:还有15分钟,我们来听写第一单元的单词……我报了啊。

学生:(稍有停顿)好,报吧,老师!

例(10)中,老师要求学生听写单词,学生稍作准备后,用话语标记“好5”来示意老师可以开始了。“好5”后面的内容是承接第一话轮的内容而来,是对上一话轮话题的继续。

非首话轮开端的话语标记“好5”还具有话题切换功能,即示意一话题的结束而转换至另一话题。这里的示意结束一般表现为被动的强迫结束。如例(11):

(11)语境:在办公室辅导员与一学生谈话。

辅导员:你怎么回事儿?又旷课。这周已经两次了,还想不想毕业了?

学生:老师,我这次是真的感冒了,上一次是……

辅导员:好好好,我现在马上去开会,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吧。

上例中在非首话轮开端辅导员通过连用三个话语标记“好5”来迫使学生结束自己的话语,紧接着他将当前的话题内容——学生旷课从交际前台撤出,并切换至另一个话题内容——自己要开会。

处于非首话轮开端的话语标记“好5”还具有同意应答的话语功能。在会话分析过程中,同意和应答常预设着一个前提,即同意、应答的前面一定存在着发话人发表的某种观点或提出的某种请求或要求等。而作为话语标记“好5”正符合这一特点。如例(12)中前一话轮是一个命令式的要求:妈妈要求小明放学后早点回家,而后一话轮中小明在话轮开端处使用话语标记“好5”明显是对前面妈妈要求的回复。

(12)语境:妈妈要求小明放学早点回家。

妈妈:下完课早点回家啊,不要总那么晚才回家。

小明:好,知道了。

1.2话轮中间

“好5”用于话轮中间时,其功能也表现在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和同意应答三个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这里的示意开始与示意结束功能是并存的。王艳(2011)指出,话轮内的“好5”兼有“结束上文”和“开启下文”的功能。所以我们认为位于话轮中间“好5”其功能可以概括为示意结束兼示意开始功能、单纯的示意结束功能以及同意应答功能。如例(13)、(14)、(15):

(13)语境:医院里医生在给一病人看病。

医生:请你张开嘴,让我看看你的喉咙。啊,发炎了,你也有一点发烧,是感冒。(稍有停顿)好,我先给你开一点药,回去按时间吃,多喝开水,多休息。如果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再来看看。

(14)语境:在课堂上。

老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程度补语、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之间的区别。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吧。

(15)语境:小张请求小明小李帮他买张游戏光盘。

小张:我跟你讲一下名字,然后,你帮我去买一下不就行了,只要两块钱对不对?

小李:我不知道是不是的哦,(稍有停顿)好好好,我给你买,你讲吧,什么名字?

例(13)中,话语标记“好5”位于话语形成的一个断裂处,它的存在使之前医生诊断病情这一话语告一段落,在告一段落之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医生给病人建议。因此,位于话语断裂处的话语标记“好5”扮演的是“结束上文”兼“开启下文”的功能,即示意结束兼示意开始的功能。例(14)中老师使用话语标记“好5”向学生示意讲课到此结束,这种结束是一种自我标示的结束,表明谈话人对整个谈话内容的放弃而后并未开启一个新的话题。例(15)中,小强要求小李帮他买张游戏光盘,小李稍有犹豫,连用三个话语标记“好5”同意答应了小张的请求。这里的“好5”通常含有一种不情愿的感彩,这可以从同一话轮里“好5”之前的内容得知。⑤

1.3话轮结尾

话轮结尾的话语标记“好5”通常用于说话者向听话者征求意见。此时“好5”后通常接疑问语气词“吧”、“吗”之类的词语。⑥许家金(2009)将其称为话语标记“好”的衍生形式,其构成的整体上的功能相当于“好不好”、“行不行”等。如下文例(16)中小李请求小张把数学参考书带给他,但他并不确定小张会不会答应他的请求,所以在话轮结尾处他使用话语标记“好5”的衍生形式“好吧”向小张征询意见、请求确认。

(16)语境:小李与小张在电话。

小李:你明天上学把你的数学参考书带给我,好吧?

小张:嗯,好的。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话语标记“好5”的话语功能是比较复杂的。其功能随着它在话轮中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交叉现象。大体来看,首话轮开端的话语标记“好5”主要功能是示意开始;处于非首话轮开端的具有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和同意应答三种话语功能;而处于话轮中间的“好5”除了具有示意结束和同意应答功能外,有时还具有示意结束兼示意开始的功能;处于话轮结尾的是话语标记“好5”的衍生形式,其主要功能是征询意见。其功能列与所处话轮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二、“好5”功能使用频率差异及原因解释

2.1“好5”功能使用的频率统计

根据以上的论述,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主要有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同意应答以及征询意见四种话语功能,但它们在使用的频率上存在着差异。从我们所搜集的120例语料来看,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用法分别是示意结束、同意应答,而示意开始与征询意见功能相对较少,用数理上的不等式表示就是:同意应答>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征询意见。具体频率统计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在功能使用频率分布上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现象。那么导致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文章在2.2部分我们试图给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2.2“好5”功能频率差异的原因解释

由上表可知,话语标记“好5”的主要功能是同意应答和示意开始功能,占其所有功能中的近80%。之所以这两种话语功能占据绝大多数,我们认为这主要是话语交际中的礼貌性原则起着重要作用。邵敬敏、朱晓亚(2005)、许家金(2009)指出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具有一种积极应对功能。我们知道,“好”在意义上带有褒义的感彩,在其虚化为话语标记“好5”时也难免会带上这种色彩义的印记,所以这种积极应对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褒义色彩的保留,是人的认知心理的长期演化的一种结果。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当发话人提出某种观点、要求或请求时,受话人若同意、接受对方的这些观点、要求,出于礼貌性他会更倾向于使用话语标记“好5”以显得自己的态度更加积极。同样,当说话人示意自己将要开始某段话语时,他通常会在开始前直接说出话语标记“好5”以提醒受话人集中注意力或停止某种行为。如例(8)中李老师走进教室向学生示意自己要开始上课,他只用一个“好5”就使学生停止讲话等行为,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相比说出一堆强硬的话语而言,直接使用话语标记“好5”显得更经济更礼貌。Gu(1990)、Lietal.(2001)、Zhu(2003)也都认为,“好”的话语标记用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日常交际中求“和”(如,和为贵,和睦)的礼貌考虑。

话语标记“好5”用作示意结束功能在我们的统计中只占16.6%,这主要是缘于交际双方在地位上的差异,而这种双方地位不平等间的交谈通常又是违背礼貌性原则的。上文我们提到示意结束包括主动结束和被动结束两种形式。但无论是主动结束还是被动结束,示意结束的一方在整个话语交际中都占据着支配低位,由他决定着什么时候放弃或结束整个谈话。如例(11)中,辅导员在整个谈话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他使用话语标记“好5”迫使学生不要再作出任何解释。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的这种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迫使学生结束话语的行为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礼貌性原则。例(14)中老师对什么时候停止讲课具有一定的支配权。而像这些交际主体地位间的不平等除了在课堂、访谈等场合出现外,在我们实际交际中交际主体间的地位大多是平等的,出于礼貌性一方一般也不会使用话语标记“好5”迫使另一方结束话语交际。所以综上我们认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间地位不平等的情况相对较少以及它对礼貌性原则的违背是导致示意结束功能的话语标记“好5”使用频率较少的重要原因。

用于征询意见的话语标记“好5”在我们所搜集的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极少,只占5.9%。这主要是因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它本身并不具备征询意见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是它的衍化形式“好”加上部分语气词所具有的,所以人们在话语交际中需要向对方征询意见时一般很少使用它。据我们观察,说话人在向对方征询意见时更多会倾向于使用像“行不行”、“好不好”等这样的结构。

三、“好5”的语法化轨迹⑦

邵敬敏(2005)对功能词“好”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了相关探讨,并指出功能词“好”是由形容词“好”发展演变而来。我们赞同邵敬敏先生的看法,认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是性质形容词“好”语法化的结果。据邵敬敏先生考察,在近代汉语语料中,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近似于话语标记“好5”用法的用例较多。但有时“好”前也会有副词等词语修饰。如例(17)、(18)、(19):

(17)唐师道:“与你取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

(18)行者道:“似这等可祭得过么?”

老者道:“忒好,忒好!祭得过了。”(《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19)阮小二道:“我的酒钱一发还你。”

店小二道:“最好,最好。”(《水浒传》第十五回)

从以上三则例子中,我们能够推断出无论是《西游记》还是《水浒传》中都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标记“好5”。例(17)中非首话轮开端虽然连用的三个“好”,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保留了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例(18)、(19)中“好”前都出现了“忒”、“最”等副词性修饰语。而这些都是性质形容词“好”的语义还未完全虚化的佐证。所以综合功能和意义两方面,它们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标记语。

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标记“好5”主要出现在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巴金的《家》以及鲁迅的《呐喊》。如例(20)、(21):

(20)“好,你带他出去罢,我给他闹伤了。”祖父歇了半晌才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又把眼睛闭上了。(《家》)

(21)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啊!我先要告你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呐喊》)

以上两例中的“好”一个出现在话语开端,一个出现在话语中间,从意义上看,它们已经不再具备性质形容词“好”的概念义;从功能上看,它们起的是一种衔接话语的功能,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传递的是一种有助于理解话语的程序意义。由此看来,此时的“好”已经完全虚化为一个典型的话语标记语。

四、结语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和统计分析,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在话轮中出现的位置与功能的复杂的对应关系。从出现的位置来看,主要有三种:话轮开端(包括首话轮开端和非首话轮开端)、话轮中间和话轮结尾;从功能上看,主要有示意开始、示意结束、同意应答以及征询意见四种,而在位置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上,它们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交叉分布的格局(如上文所述)。此外,鉴于话语标记“好5”的不同功能在频率分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此,文章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关解释。最后文章从历时角度简单的描述了话语标记“好5”的虚化轨迹:认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是由性质形容词“好”虚化而来,但在清代白话小说中它还尚未完全虚化为话语标记语,直到现当代,在一些白话小说中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才广泛出现。

注释:

①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好5”从用法上看应归入表关联作用的副词。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话语标记与副词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详见刘丽艳《汉语话语标记研究》P28-29.

②作为话语标记的“好5”有时会和其它词如“啊”、“吧”等一起连用,我们将其看作“好5”的衍化形式即它的语用变体。

③文章对话轮开端的类型以及各自的定义主要是参考刘丽艳(2005)博士论文《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

④下文讨论的具有示意开始功能的处于非首话轮开端的“好5”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这一论述,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⑤位于话轮中间同意应答的话语标记“好5”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含有不情愿的感彩。

⑥陆俭明(1984)指出“吧”是半个疑问语气词。当“吧”表示非疑问语气时,“好吧”在话轮中具有应允、礼貌、确认或让步的话语功能。(邵敬敏、朱晓亚2005)

⑦该部分主要参考邵敬敏、朱晓亚(2005)《“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详见《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邵敬敏,朱晓亚.“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中国语文,2005(5).

[2]余芳.“好”的虚化动因探讨[J].文教资料,2007(34).

[3]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4).

[4]陆恩.汉字“好”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6.4.

[5]李晋霞.“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6]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6.11.

[7]王艳.汉语“好”的篇章功能分析[D].湖北师范学院,2011.10.

[8]刘丽艳.汉语话语标记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4.

[9]许家金.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10]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Zhu,Hua.Looking for face.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003,13:313-321.

[12]Gu,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23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