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到老年也有必修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到老年也有必修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栏目撰稿人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青年研究》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出版《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等著作30余部,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典籍。

马老师:

您好!看过您写给老年朋友的信,也想和您说说心里话。

我是个就要退休的人了。今年刚过年后的一个早晨,我照常去散步,忽然就想到:再有人问起多大,得说59了。时光真是太快了,一不留神,“奔六”啦,还“奔”什么?再不留神,60就过去了。还拿自己当小伙子?不行了。于是我就想,年奔花甲了,就准备当老人吧。

可是,那天又忽然想到,这老人是随便到岁数就会当的吗?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过去,我以为就是了解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比如,老了也可以学电脑,发邮件,开博客,比如,老了也可以学书法,学绘画,学舞蹈,比如,老了也可以看报,读书,了解社会,研究问题,等等。那天几个老友聊天才知道,活到老学到老,主要不是说学这些,而主要是说应该学那些老年人的必修课。

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必修课?请您谈谈好吗?

您的读者 田桂全

田桂全先生:

您好!您的问题挺有意思。我也算一个准老年,和您差不多,也是就要退休的人了。咱就当老朋友聊聊天,不说那些专业术语,交流一下个人体会,好吗?

确实,不同年龄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主要应该是学那些老年人的必修课——就像小娃娃学习“再见”“谢谢”的启蒙规范;就像孩子初入学校学习学生守则;就像初婚的人学习生育常识;就像年轻人初入职场学习职前培训。这,才是不同年龄人的必修课。当然,老人也有必修课

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必修课?

一天收到一个电子邮件,才让我顿开茅塞。发来电邮的是一位老先生,一家出版社退休的资深编审。当年,老先生就是编完我的一套丛书后,告别编辑生涯退休的。机缘殊胜,感情也就殊胜,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老先生常把一些好东西发来和我分享。

最近,老先生知道我也面临退休,就常给我发来一些给老年人看的东西。这不,打开附件,上面说的老人怎样不讨嫌,简直好像就是说给我的句句箴言。

比如,我终于也荣升为单位里的“一号老头”了,别人称呼“老马”,进而“马老”,自己也就偷偷地常拿岁数大了当本钱。于是,老先生嘱咐我切记: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就是岁数不值钱。喊你声“老头儿”没什么错,叫你声“老先生”是对方的教养。年轻人凭力气抢先占优,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给你让个座,一定要记着说声“谢谢”,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比如,我不知从哪一天起,也喜欢上了“忆当年”。孩子们常常笑我:这是您说第N次了。可我还是一不留神就说起“想当年”。于是,老先生嘱我切记:“想当年”不是人人都爱听的话。如今不是忆苦思甜的年代,没人愿意享受你的光荣历史和坎坷经历。你吃过的野菜,现在变成了高档佳肴;你垦荒造田,现在成了破坏生态。因此,“想当年”的话题要适可而止,毕竟“当年”不如“当今”更实际。

比如,我常常自以为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对孩子的事儿,对孩子的孩子的事儿,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于是,老先生嘱我切记:少管闲事,特别是家中的“闲事”。子女的生活,苦辣酸甜得自己品;孙辈的教育,是子女的事,都不是你的责任。与子女相处,千万不要喋喋不休,要有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大事上表个态,听不听的别计较。子女征求你的意见就是敬重,要主动追求个清闲自在。

比如,我虽说想到过老了要努力靠自己,却也有时候想,人心换人心,自己为孩子们做了那么多,将来对我错不了。于是,老先生嘱我切记:自愿付出时,别想着回报。帮子女做饭洗衣照看孩子,没有不叫苦的,但千万别当着子女的面倾诉。理解不理解的,要多些淡定,权当是为社会做了义工。有些事不一定就能将心比心,“尊老爱幼”总是“爱幼”为先,因为“朝阳”总比“夕阳”能让人憧憬。“付出”是送给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想着再“找补”回来,那会让所有人都不愉快。

比如,我虽说知道钱是身外之物,可有时候还是为钱的事儿费心,做不到人家有些老一代革命家那样“从来不沾钱”。于是,老先生嘱我切记:用好养老金是学问。对亲朋好友自不必说,就是子女买来东西孝敬,也一定要说声谢谢,想着付钱。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和谐快乐也要掏银子出本钱。把数得过来的养老金花出学问,可是一种智慧,“人死了钱没花完”真不如生前开明大义些;把积蓄全花光了,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人没死钱先没了”会更悲哀。

比如,我即将退休在家,虽说自己天性耐得住寂寞,却也常常为《常回家看看》而感动,在自己常去看看父母的时候,潜意识里也盼望孩子们到时候常来看看自己。于是,老先生嘱我切记:消除寂寞根本还在自己。老了,别老想着靠子女,交几个老友,是应当尽早做的事情。当你不能再随意走动时,依然可以给老友打个电话,去交流喜欢的美好话题。即使更多时候独守长夜,也要会把忍受变为享受。因为今生只有一个人能永远与你在一起,那就是你自己。

您瞧,真不是到岁数就自然可以当好老人的,老人也有老人的必修课,这才叫活到老学到老。那就让我们来共同学好这门当好老人的必修课吧。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