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人性到成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荀子从人的根源性出发来探索人性的特点,由一般生物人的自然性延伸到人之为人的社会性探讨,其成人的思路不但注重德性内修,而且也注重外在社会规范的约束限制作用,既主张学习和遵从礼仪法度,也注重外在社会环境和社会习俗的习染熏陶。荀子主张顺人性、尊人性,主张合理地节制人的欲望,引导人性向善,“化性起伪”,通过学礼与积伪,成就道德人与理智人相结合的丰满人格。但基于时代的囿限,荀子总体上还是偏重于人的德行修养,关于知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荀子 人性 成人
[中图分类号] 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5)05-0047-05
DOI:10.13904/kl.1007-1539.2015.05.008
孔子注重修身,他理想中的人格就是彬彬有礼的君子,这一直是儒家的人格典范。荀子从人禽之别的角度谈人性,既尊重了人之作为生物人的自然本性,又强调了人之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人的特性。只有结合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才能确切把握其人性思想的复杂意涵,才能更深入理解其节欲、学礼、积伪等行为在成就君子人格过程中的必要性。
一、荀子的人性思想
荀子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肯定了人作为自然生命所具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欲求,无论圣凡智愚,本性相同,同时人又是存在于社会中,具有能知、可知的主体能动性和能群、善辨的社会性。荀子分别从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对人性进行了系统阐释。
(一)人的自然性
人性,首先是指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生命的基本特性,也就是自然性,人性展现为情和欲,“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人的感官欲望是最基本的人性,“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性恶》)。
首先,人性具有自然客观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人性是自然的、客观的,人的本性为天所赋,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也不能通过后天的“学”与“事”而加以改变,“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其次,人性具有共通性。凡是人,不论圣凡智愚.都具有相同的欲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人性是人之为人的共同特性,是人所具有的类的属性,“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荀子集解・不苟篇》)。“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荀子・非相》)最后,人欲具有无限性。对人自身来说,人的自然欲求是不可回避的,“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不可免也”(《荀子・正名》)。凡人都必然有欲,不可灭除,“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集解・大略篇》),而且也正是“欲”构成了人性的实际内容,使人成其为人,“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荀子・正名》)。
(二)人的社会性
荀子认为,人与万物相比最为天下贵,除了具有以上这些自然特性,还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一些重要社会特性。
首先,人性体现为“能知”、“可知”的主体能动性。人之不同于一般生物的本质特性首先体现为人具有能知和可知的主体能动性。“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又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人具有认识上的主体性,人能够认识外物并能利用外物为我所用,这是人具有智慧,不同于一般生物的一大特性。
其次,人具有“辨”的能力和“义”的特点。人之为人的一个特点是人有“辨”的能力。“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这种辨的能力主要指能够分别男女、亲疏、长幼,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人能够学习礼义,成为道德人的潜在基质。人之为人的一个更本质的特性是人有“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不同于一般生物的本质特性是人懂礼仪,有“义”的道德属性。
最后,人具有“能群”、“菩群”的社会性。“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从产生起,就不能孤立存在,要集结成群,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进行有组织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能群”和“菩群”是人特有的社会能力,是人之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通过“礼义”定分,形成群居和一之道。荀子把人置于社会中,从社会和群的角度来探讨人性的特征,这是其思想的一大特色。
人性,从根源处讲,是指人的自然性或生理性,体现为多方面的情感和欲望,这是人作为生物体具有的共通性,但人毕竟不同于一般生物,人具有“能知”、“善辨”的主体能动性,人还具有善“群”的社会组织能力,而且人有“义”的道德属性,这些特性是人之为人,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人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习得和形成了社会特性,成为社会人。
二、人性之特质――菩抑或恶?
荀子在肯定人的自然性同时,也强调了人之不同于一般生物人的社会性,但他没有进行善恶的价值评判。那为什么学界一般都认为荀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是人性恶呢?在荀子的著作中,确实有诸多处人性恶的表述。我们应该撇开字面的意思,内在地来解析荀子人性恶的意涵。在儒家的思想脉络中,关于人性的观点基本是以孟子的人性善为主流观点。作为儒学中晚出的荀子,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他既认识到了人与生俱来的质朴自然本性,同时也认识到在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性可能走向为善为恶两端的现实可能性。他强调人性恶,正是补足以往儒家对人性认识的不足处。
荀子并没有直指人性为恶,而是认为顺人性发展下去,容易导致恶的后果。他认为人的自然天性是质朴的,“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但人出生后容易丧失掉自己淳朴的自然本性,“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荀子・性恶》)。究其原因,是人性会表现为情和欲,人有感官欲望,会好利逐欲,当情和欲不能得到合理节制的时候,就会导致人性情的滥荡,如果顺着人性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恶的后果,“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顺是”之后,就会产生争夺、残贼、等恶的表现。韦政通说:“好利、好声色、疾恶,都是人类生而有的,也就是自然的人性;在这里,仍然无善恶可言。依荀子之意,产生恶的关键是‘顺是’,顺是就是依循着自然之性,放纵它而不知节制,于是有恶的产生。”徐复观也说:“官能欲望的本身不可谓之恶,不过恶是从欲望这里引发出来的。”:因此,尽管这些生理欲望本身并不具有恶的性质,但“顺是”之后就会带来恶的后果。也就是说,人性中隐含着恶的基因,或者叫恶端,顺人性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恶的后果,荀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性恶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质朴的,且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那就意味着可以导而上下.人性可能走向为恶,也可能走向为善。人性不仅可以走向为善.而且有强烈的为善欲求,为什么呢?“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苟子・性恶》),人人都有追求善的心理意愿。
三、顺人性之成人之路
成己成人是儒家思想的一大主题。成己主要指个人的修身,儒家主张内修,“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提出“约己”、“克己”等方式,要求人践履“忠恕之道”,成就为彬彬有礼的君子人格。成人的过程是积善成德的过程,最后成就的是仁智合一的贤者。
在荀子的成人思想中,所成就的人格不但是道德人,而且也是具有智慧辨识能力的理性社会人,而其成人的思路不但注重德性内修,而且也注重外在社会规范的约束限制作用,既主张学习和遵从礼仪法度,也注重外在社会环境和社会习俗的习染熏陶。
荀子正是基于他对人性全面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尊人性、顺人性的成人思想。荀子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他也看到了欲物不平衡带来的社会矛盾和过度的膨胀带来的社会恶果,因而主张合理节制人的欲望,并引导人性向善。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主张学礼和积伪。关于成人之思路,荀子既指出了其内在的动力,也阐述了外在的途径。
(一)内在的动力――“心”之能动作用
荀子认为人性经过合理引导,可以走向为善。他认为人可以为善的原因在于人具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荀子・性恶》),也即理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是非判断,也能进行善恶价值评判。人性内部也存在为善的潜质:“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荀子・性恶》)凭借这一内在条件,“涂之人”通过外在的努力,也可以达到“通于神明、参于天地”(《荀子・性恶》)的“圣人”之境。“礼义”虽为圣人创造,但人可以通过“知”的这种能力把它内化为人的主观意识中物,并付诸实践,成为道德行为。
人之能知、可知、能辨,还在于“心”之作用,“人何以知道?日:心”(《荀子・解蔽》),作为自然生命,人皆有欲,好乐避苦、好利恶害,如何引导、控制人的欲望,使其得到合理的满足,只能诉诸“心”。人之能知、善辨等功能的发挥,也在于心之能动作用的发挥,“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荀子・解蔽》)。“心”是“形之君”和“神明之主”,“心”具有天所赋予的认识世界和自身、主导自身活动的能力和条件,当“心”发挥作用的时候既构成人的行为的动力,也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荀子将“心”称为“天君”,“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君”者主宰也,“天”意味着为天所赋,“心”具有天所赋予的主宰能动作用。当心发挥能动作用后,便形成了人之为“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通过“心”的能动作用,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引导性向正当合理的方向发展,使人自觉学习礼义规范,并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人之所以具有主体能动性,主要在于以具有如此能力的“心”作为其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的行动和活动,受人的自然欲求驱动,并以自然欲求的满足为归宿;人之所以“能群”、“善群”,皆以此为动力;人所以具有“辨”的能力和能够“有义”也归结于此。
(二)外在的途径――节欲、学礼、积伪
如何引导人向善,走向正确合理的成人之路呢?荀子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自然人到社会人,成就完善人格的可行路径。
1.合理节欲
荀子正视和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看到了欲物之间的矛盾,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主张禁欲或寡欲,而是主张通过发展生产,促进社会繁荣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本求。他认为:“今人所欲无多,所恶无寡,
故可道而从之,奚以损之而乱!不可道而离之,奚以益之而治!”(《荀子・正名》)另一方面,荀子也不是主张无限,而是主张合理节制人的欲望。“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这种节欲之道便是礼仪,它可以使人的欲望得到更好更长久的满足。
礼仪的起源与归宿正是在于满足和实现人的合理欲求。“礼者,养也”(《荀子・礼论》);“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礼论》)。不仅礼仪形成的现实基础在于人的欲求,而且礼仪的宗旨也在于实现欲求的合理满足;由于人的欲求无限,而满足欲求的物质条件有限.“物不能澹”,因而会产生纷争,圣人创设礼仪,就是为了协调欲物之间的矛盾.保证每个人的欲求得到合理有效的满足。
2.学礼、积伪
人性中潜存恶端,那么如何控制欲望,遏制恶端的发展,使人向善?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荀子认为人性不可改变,但可以引导它,化而使之为善。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集解・儒效篇》)“化性”的根本途径是老师的教导和礼义的学习,他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还有就是习俗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回答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集解・儒效篇》 )。人从出生就要跟从老师学习,一生的成长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通过对礼义道理的学习,积善成德,成就君子人格。
礼义来自于圣人之“伪”。“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圣人“起伪化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礼论》)人之自然本性是先天质朴的,人为之“伪”的礼义法度是后天的,人只有在学习礼义法度之后,才能成就真正的圣贤人格。“所谓性菩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荀子・性恶》)本着人之“朴”、“资”的自然本性而“美”之和“利”之,从而使人达到美和善的状态。人之向善的本质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出来,而作为的工夫则在于学礼与积伪。
“学礼”是人之向善的根本途径。“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而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荀子・性恶》)礼仪是修身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人不但要学礼,而且要身体力行,践行礼义,学止于行,才能真正明晓事理,“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荀子集解・大略篇》)。“行”就是道德践履,就是行其所知晓的人伦道理。人们通过学习、思索、力行等途径,用礼义来要求自己,养成“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的习惯。习惯成了自然,那便是“积善成德”,就真正形成德性,造就“成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积善成德的过程。
人之向善另一重要途径是“积伪”。积伪.指人通过后天的思考、学习和实践得来的东西。“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正名》)通过心的“虑”和“积”就能达到“伪”,虑积是“化”性的一种方法,故而荀子一直说性是可化的,而“伪”是化性的目的,通过“伪”来实现人的“美化”与“德化”。社会中每个人积习不同,则会有不同的结果,“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集解・儒效篇》)。荀子还指出“人积耕耨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荀子集解・儒效篇》)。人在社会活动中,要不断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礼仪,而且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礼仪。日积月累,才能成为德厚的君子。为仁向菩,在荀子看来,是人之有意作为,即出于人之“伪”,通过圣人教化和礼乐之道来矫饰和引导人性正当发展,使人重新归于善,进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圣人也是通过积累礼仪法正而达到的,“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荀子・性恶》)。另一方面,人也要学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从法制,荀子援法入礼、尊礼重法,是他对儒家礼制的拓展和完善,也是他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这是积伪的重要方面。
四、荀子的人性及成人思想评析
荀子从人的根源性出发来探索人性的特点,由一般生物人的自然性延伸到人之为人的社会性的探讨。成人的过程是人性展开和实现的过程,荀子不是把人理解为抽象物,也不是空洞地谈人性,而是在人性的历史性展现中对人作整体的、动态的展示。成人的过程既注重心性的内在修养,也注重社会实践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作用。所成就的人格兼有德性和理智的因素,是道德人和理智人相结合的丰满人格。
(一)人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较于以往思想家对人性的探讨,荀子对人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也更具客观性和现实性。荀子承认了人“不可就、不可事”的先天自然性,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客观合理性,指出了人生来具有好欲逐利的特性。但人又不同于一般生物,他将人与禽兽及万物相比,指出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在于“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荀子・王制》)。人具有“能知”、“善辨”的独异能力,能够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知晓礼仪法度,具有“义”的特征和“群”的能力。人不仅具有“德”性,即人能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行事,而且人也有“知”,能自觉地遵循社会规范,而且能够身体力行地成为一个“好人”。荀子把人置于社会中来考察,特别突出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性,成人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荀子由人的自然性延及人的社会性,由一般生物人升华到社会人。
(二)内修与外学结合的成人之路
由“人最为天下贵”所固有的高尚价值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尽人道”和“成人”的必然选择,人也具有“弘道”的主体能动性,而且人也有能力来完成“成人”的使命。
荀子在由人性到成人的理论阐释上,也是合情合理,他分别从内在动力和外在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他指出规约人性,引导人向善的内在动力源泉是心之虑动作用。心之作用不仅是人之行为的动力,而且指导行为的方向,这对人性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在外在的实现途径上,他首先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而且认为成人的过程就是人性的展现和实现过程,但他也认识到人欲过度膨胀可能带来的恶果,主张合理节制人的欲望。其次,他把人置于社会中来考察。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在社会中生存,必然要学习礼仪规范,以礼仪作为自己的修身和行为准则,这是儒家的道德应当性所要求的,而了解和遵守法律制度,则是由人之“恶”所导致的必然性社会制约。最后,人在社会中要习得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组织能力,做到“能分善群”,学会过社会生活。这是人适应社会、进行社会化的必然过程.是一个人由生物人成长为道德人、社会人的必然经历。
荀子既注重心性的内在修养,也注重社会实践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作用,在荀子的思想中,成人的过程是一个仁智双彰,理和德性修养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孟子侧重于“心官之思”的内在德性修养,荀子突出强调人的外在自觉学习的重要性,也更具现实性。
(三)德性与理智相结合的人格特质
荀子的“成人”思想中,突破了先秦儒家对于德性圆满的道德一层论要求,增加了知性成分。荀子所成就的人格兼有德性和理智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是对先秦儒家道德人格理论的突破和超越。在先秦儒家的人格理论中,所成就的主要是德性完满的道德人,日常要学习和践履的主要是儒家礼仪规范,而荀子在他的人性及成人思想中有所突破,肯定了人之作为一般生物人的好欲逐利等自然特性,肯定了人之“能知”“善辨”的知性能力和“菩群”的社会组织能力,其成人理论也以满足人的自然性和升华人的社会性为最后鹄的。虽然他成就的人格依然是德性为主,但毕竟加入了理性的成分,人格的内容更加丰满。这对先秦人性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对当今社会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发展具有极大启示意义。
当然,荀子的成人思想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荀子的思想中,尽管他立足于肯定人的自然性情,强调了“心”之认知心、知识心的意义,而且也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强调外在规则制度对人性的约束限制作用,但他总体上还是偏重于人的德行修养,关于知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侧重点还是在道德内修而不是社会实践上,最终成就的依然是以道德礼义为标准的圣贤人格,突出了人之作为社会人的道德属性,回归了儒家的人格理想目标,仍然没有突破儒家成人之学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