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端出口的弊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端出口的弊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近年来贸易出口量总体稳步上升,所占的世界出口额的比重也很大,但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依旧长期呈现低端化趋势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此论文中,通过对国内一些工厂的调查,并运用理论结合实证、国内企业对比、同类企业中外对比的方法,分析这种趋势对我国商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能够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出口 劳动力价格 弊端

一、我国外贸出口低价竟销的成因

劳动密集优势是我国的静态比较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已经充分发挥了这个优势:我国的出口中,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一半。这样的静态比较优势,潜力已经不大。目前,我国很多出口行业已经出现低价竞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

1.指导我国外贸出口的基本理论存在局限性 长期以来,指导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学说,尽管它能够较好的解释我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起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我国企业而言,比较优势一旦形成就产生了难以转向的刚性,从而使已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制约了出口数量优势向利润优势的转化。其次,传统的比较优势学说仅仅考虑了成本一价格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却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重要意义。第三,比较优势的可行性在理论上值得怀疑,它没有将技术创新和边干边学列入分析的视野,依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发展中国家获得长期利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本积累也难以改变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仍然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型增长模式,从而导致我国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现象的产生。

2.国内企业产能过剩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却在生产领域。出口低价竞销是国内价格战的延伸,是国内产能过高的表现。目前,我国许多行业生产总量供过于求和结构性失衡,有些行业的生产能力甚至超过了全球需求总量。生产集中度低、结构雷同、出口商品同质化严重也是低价竞销的重要原因。

3.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 决定出口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多企业不注重研发,缺乏核心技术,热衷于模仿,在低端产品市场挤来挤去。如果将生产过程加以分解,形成三大模块,上游是试制品开发、零部件生产等,中游是加工生产、组装,下游是销售及售后服务。在这三大模块中,上游和下游附加值高,中游附加值低。我国许多企业处于产业结构的中游,再加上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同时参与进来,竞争加剧,我国面临的状况不容乐观,贸易条件恶化。一般来讲,低端产品关注价格,高端品关注技术。如在彩电行业,国内彩电生产的背投、等离子、液晶,在这些彩电的关键部件的生产中,我们仍然依靠国外企业。企业技术竞争力背后是研发体系的竞争。目前,很多行业的研发机构缺乏资金的支持,并且研发资金还是分散的,国家也投人不足;同时企业也没有机会支持原发性的技术创新,因为一旦企业在技术上有所作,将会失去现有的市场份额而在市场消失。

另外,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也是价格下降的一个原因。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出口产品数量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加值主要来自劳动力支出,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值不高,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价格难以快速提升。

二、我国出口贸易低价的弊端

我国和其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事实表明,贫困化增长并非处处与现实吻合,贸易条件的恶化可以换来国民福利 的绝对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却对应着相对于其贸易对等国来说一方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贫困化”增长是存在的,但不是所说的绝对“贫困化增长”,而是“相对贫困化增长”。所谓相对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在其低端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的情况下,如果依靠充裕要素的低价供给维持出口竞争力,那么,其贸易条件就会处于劣势地位,而其出 口规模的大幅增长甚至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相对其低端产品进口国的持续下降。相对贫困化增长虽然可以短期内换来 国民福利水平 的改善,但长期来说,却会导致与贸易对等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福利的差距逐步扩大;这样,相对贫困化增长国家永远也追赶不上其贸易对等国的发展水平。

三、关于我国出口贸易劳动力价格竞争的对策

要改变我国劳动力价格竞争的现状,就必然面临按照经济发展速度相应提升劳动力价格的问题 ;但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不能依赖于资方的善心和觉悟,因为资本从来就是不停地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机器。要改变劳动力价格被不合理压低的状况,只能依赖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关键又在于劳资双方搏弈地位的对等化,这也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原理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博弈双方地位对等才能实现合理的价格。推进工会建立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工会组织独立化,要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一,加强工会的独立性。改变依赖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现状,通过保障劳动者的结社权,规定劳动者组成工会的具体程序、要件,让劳动者自己直接依法组成工会;禁止私营类企业 的企业主、其他主要管理人员 ,例如对其他工人的雇用、解雇、提升或调动有直接权限的处于监督地位的人员等参加工会;必须防范企业主利用提供工会活动经费来控制工会 ,使工会经费来源与使用独立化 。

第二,加强工会的民主代表性。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会组织中落实 民主选举和决策制度,使工会真正反映会员的利益和愿望,切实为职工群众服务。

第三,依法保障 民营企业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利,例如结社权、集体交涉权等。 通过上述改革 ,真正把工会组织建立成为敢于为劳动者说话,代表劳动者利益,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组织。

参考文献: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何元贵.比较优势、贫困化增长与劳动要素收入[J].探 索与争鸣,2011,(8).

[3]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