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安也有一处明十三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安也有一处明十三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明十三陵,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天寿山的13座明代的帝王陵,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西安长安区的少陵原上也有一处规模不小的明十三陵

20世纪90年代末,前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翰章发表了自己多年考察、研究长安明十三陵的成果,从此,这些墓葬才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多方努力下,2006年5月,长安明十三陵及其陪葬墓终于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各地为王,其中二儿子朱颈环獾轿靼舱蚴厣挛,号为秦王。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西安的秦王朱尽⑻原的晋王朱以及燕王朱棣,都手握重兵,其中尤以秦王朱镜谋权最重。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第一代秦王朱居诤槲涫一年(1378)来到西安,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去世。藩王的传承与皇帝的传承相似,世代相继,从明初到明末的十三位秦王死后均葬于西安市长安区的少陵原(鸿固原)和凤栖原上。

长安明十三陵所在的少陵原自古便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南望秦岭,北靠西安城,东临汉,西有河,依山傍水,地势高爽,视野开阔,是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墓葬选址的绝好地方。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就在这里,所以,少陵原又称杜陵原。

明代对于藩王墓葬的规格有严格的界定,然而,第一代秦王朱灸沟拇笮∪丛对冻过了这个规定。有专家这样说:“明代,每个级别的王享有什么样的待遇,比如陵墓的高度、宽度、体量、享堂大小等,都有明确规定,然而,不论是秦王府城,还是第一代秦王朱镜牧昴,在规模上都超出了明代的相应规章。”

长安明十三陵墓群占地面广,排列整齐,若以第一代秦藩王朱灸刮中心,墓与墓之间相距不到3公里。墓冢封土均坐北朝南。神道两旁多分布大型石雕,有望柱(华表)、石麒麟、石虎、石狮、石羊、石马、石文官、石武官像等,现存总计70多件,有的神道前还保留着神道碑、御祭碑和记墓碑。

在少陵原大府井村的是第一代秦王朱镜牧昴,朱灸故悄壳肮婺W畲蟆⒈4孀钔暾的秦王墓。朱灸古越闲〉哪冠S形遄,西南一座,东南四座,据专家推断,第三、第四以及第八位秦王的墓冢,应该就在朱灸苟南的四座陵墓中。朱灸瓜执娴乇淼姆馔粱褂20米高,墓底周长187米,封土从下往上总共有三层。墓冢上长满了杂草和野枣树,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墓顶。

从此往西的村庄里,有第七位秦王朱诚泳的陵墓,他谥号简,又称简王。简王墓的神道的部分已经被淹没在村中,它曾在1989年11月18日被盗,陪葬的彩陶马和彩陶俑被洗劫一空。后来,被盗的陶俑、陶马被追回,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第九位秦王定王的墓就在简王墓旁。

第二代秦王朱尚炳之墓在朱灸贡狈皆0.5公里处的东伍村。比起朱灸,隐王墓的封土稍小了一些,神道两旁的石像也比朱灸股,从北到南依次是石马、武士、文官、石马、石麒麟,没有石狮、石虎、石羊和华表,石像摆放的顺序也与朱灸沟拇蟛幌嗤。

隐王墓往西是三府井村,这里有从第十位到第十三位秦王的四座藩王墓。然而现在地表能看到封土的就仅有宣王墓一座,其他的都在各个时期平整土地时逐渐消失了。宣王墓的封土比起朱灸购鸵王墓都小了一些,墓冢的一角被削去,露出黄色的夯土层,破坏比较严重。由于宣王是第十代秦王,属于明末,所以其石像和朱灸埂⒁王墓的差别非常大。不论人像还是动物像,都显得肥胖了许多,两只石马旁还多了牵马人,这在明秦王墓的石像中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这十一处秦王陵都在少陵原的北部。而少陵原的南边,还有两处藩王墓――康王井村的康王墓和庞留井村的惠王墓,他们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秦王。

据当地老人讲,他们在少陵原生活了一辈子,从来不知道这些冢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曾有人来这里考察,说这些墓葬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后来平整土地时把一些较小的墓冢全铲平了。他们还说,曾经见过墓里的陶俑,是彩绘的,很漂亮。眼前的这些墓葬均被不同程度地盗挖过,如今还剩下多少文物,谁也说不清楚。

少陵原很多村落的名称,都与秦藩王墓有关,最明显的如简王村、康王井村,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王葬在这里。另外,还有如大府井、三府井、四府井等这样的名字,也从明代藩王墓而来。为何这些村落都要以“井”命名呢?据了解,按照明代的制度,藩王、诸王2岁后便开始修建其陵墓,修好后只留一个天井,死后才封葬,因为避讳“墓”,所以称为“井”。还有另一种说法,因为高大的陵墓形状像“鼎”,所以当地人就以“鼎”称之,然而长安的方言中“鼎”读“井”音,所以,临近王陵的村落多以“井”命名。

现在,长安区少陵原上的很多村落都是明代看守藩王墓的陵户和驻军的后代。明代旧制,每井有两营兵把守,后来,九井共十八寨均发展为村庄,所谓“九井十八寨,个个有由来”,每个井就是一处藩王家室陵墓。今以大府井为首,包括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简王井、康王井、庞留井、世子井,共九井,此外,护陵的军营逐渐形成许多村寨,如东伍村、南伍村、胡家寨、大兆寨、甘寨、查家寨、常旗寨、南高寨等。这些古老的地名,距今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明十三陵距西安市区较近,西临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南望终南山脉,以朱灸刮代表的墓群相对集中,而且地域开阔,交通方便,相信很快就能开发建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