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诉说着一个国家的故事,成为恒久传颂的经典。此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第一道开胃菜,“伦敦碗”中一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英伦田园风貌道出了英国人的心声:“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白色石头搭建的农舍、褐色茅草堆成的屋顶、绿色的灌木草坪、野餐的家庭、耕作的农民、绵羊、奶牛、山羊……奥斯卡最佳导演丹尼·博伊尔把奥林匹克体育场装扮成如诗如画的英国田园乡村,向世人展示了英国人对于乡村色彩和田园牧歌的追寻与迷恋。

英国人的乡村情结在英国文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莎士比亚称英国是“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莎翁戏剧和诗歌中从不缺乏对这个伊甸园里草木花卉的赞美。简·奥斯汀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鲜活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画面。她笔下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优雅的英式小楼和古堡,令人目不暇接的乡间舞会和其主人公充满了英国人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的生活让人印象深刻。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湖畔诗人则不断地在田园中寻找安慰、归宿和理想,在田园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如果说中国田园诗人更多地追求“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英国的湖畔诗人则更多地怀着泛神主义的自然崇拜,渴望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道德的、品格的美。在华兹华斯的眼中,大自然是天堂(“with paradise before me, here to die”),是导师(“Let nature be your teacher”),是他心灵的卫士和道德生命的灵魂(“the guide and guardian of my heart, and soul of my moral being”)。

夹杂着不安和惊恐情绪的音乐响起,开幕式上的农民化身工人,草地被无情卷起,烟囱冉冉伫立,蒸汽机、发动机、大熔炉的出场暗示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工业革命是伟大和跨时代的,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英国奠定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到185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达到全球的30%,商业贸易全球占比逾35%。但英国人并没有太多地沉浸在工业革命的喜悦中,人民的生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接踵而来的是严厉的抨击和冷静的反思。

对英国民众尤其是工人来说,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初的城市是炼狱。白天工人们在嘈杂的工厂里像机器一样疯狂地运转;晚上他们睡在拥挤、潮湿、没水没电的房子里。粪便、垃圾和污水在街道上肆意流淌,骨瘦如柴的孩子和饿得半死的猫狗一起在垃圾堆里找食,霍乱和疾病频繁出现。恩格斯当时亲自去调查英国第一个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状况,平均两百多人才有一个厕所。狄更斯笔下的伦敦也相差无几,这座由于污染而形成的雾都至今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在他大量的作品中详细描述了贫困阶层恶劣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被统治阶级忽略的巨大痛苦。

随着政客、文人和民众的呼喊,从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开始了改革,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令:住房法、健康法、公共卫生法、减少烟灰污染法、工业废物处理法等等。但等到这些法令最终执行下去的时候,英国的乡村已变得千疮百孔,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已荡然无存。导演丹尼·博伊尔通过烟雾缭绕、工人们辛苦劳作的场景再现,展示了工业革命对英国人传统农牧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破坏,表达了现代英国人对工业革命的反思和批判态度。这份内心深处对恬静生活、回归自然的向往和追寻,让全球生活在繁华都市和快节奏中的现代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英国人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场上士兵们最渴望收到的礼物是印有教堂、田野和花园、尤其是村庄的明信片。他们从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明信片中所受到的鼓舞远胜于无数次挥动的国旗。

英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有钱之后在乡村买房置地,过乡绅生活。大工业和商业是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的途径,而享受乡村的乐趣才是生活的真谛。英国首相、内阁大臣和近三分之一的中产阶级都已实现了这个梦想。有“歌剧之王”之称的韦伯被女王封爵后,在伦敦附近的西伯克郡就有一座占地4000英亩的庄园,庄园里有一幢建于16世纪的华丽宅子,一派田园牧歌景象。2002年,英国超市巨头之一的Sainsbury’s集团打算在紧邻韦伯庄园的“格林汉姆村庄”的空地上斥资1亿英镑修一座长600米、高20米的巨型仓库。如果仓库按计划修好,每天就会有700辆大货车24小时不停地奔驰在庄园附近。

于是,一场以韦伯为首的格林汉姆居民们与Sainsbury’s之间的田园保卫战打响了。居民们寻求各方支持,向地区自治会递交了60多条反对意见。意见书上写道,汽车24小时不停地奔跑,会带来噪音和污染,破坏生态,“会让这英格兰乡村如画的风景枯萎、凋谢”。 尽管Sainsbury’s强调一旦仓库建成,将会给该地区提供750个就业机会。但居民们反驳说,本地就业机会已经充分,新的就业机会势必带来外地招募人员,为这些新居民修建住宅,环境会变得更加脆弱。英国人对于乡村的热爱与坚守可见一斑。

如果没有条件过乡绅生活,选择童年时的故乡或者是风景优美的乡村租房度假也是英国人所钟爱的。对乡村假期的喜爱不限于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而是已经融入了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从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人就开始了每年到乡村定期度假的习惯。他们坚信乡村是肮脏城市的避难所,大自然是烦嚣世界的伊甸园。从广袤的苏格兰高地、英格兰中部诱人的湖光山色,到南部沿海岸线绵延不断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都是英国人度假的好去处。他们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于乡村教堂。

曾留学英国牛津的我也爱极了乡间漫步,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英国的步行径,规划悉心,管制娴熟。比如我去湖区度假,旅客中心有售各种步行径的介绍图册,标注详尽的起点、终点、沿途的各个景点、每一站所需的步行时间、英里数、附近的交通和公共设施等等。对英国人来说,背着午餐和水壶,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从这条步行径漫步到那条步行径,是最亲切、惬意的假期安排了。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仍待在城市,英国人便把他们对乡村的热爱搬到了城里、家里,发明了城市公园和花园。伦敦是世界大都市里公园和绿地最多的城市,与白金汉宫仅一墙之隔的海德公园、毗邻的肯辛顿花园、曾是英王亨利八世的狩猎场所的摄政公园、拥有旧皇家天文台的格林尼治公园……

所有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数不清的古树和郁郁葱葱的野草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宛如两个世界,遛狗、跑步的人各得其乐。即使是下雨天,也影响不了人们散步的习惯和心情。英国朋友开玩笑说,没有不好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雨具。

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长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

乡村生活情结使园艺、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和相关出版业也发展成为英国的热门产业。创刊于1897年的园艺类杂志《乡村生活》,至今仍然畅销。英国人喜欢自己动手修建或改造房子、花园,每年都要在DIY上花掉近90亿英镑。

我的英国朋友伊莎贝拉曾对我说,她的理想是有一座带私家院落的宅子,院子里花木修剪整齐,坐在屋前游弋着天鹅的小池塘边,可以看到远处积雪的山顶。“清晨挤羊奶、吃自家制的黑莓果酱,那太棒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点展示的乡村风光,契合了英国人的乡村情结,在天空灰暗、阳光浅淡、空气中夹杂着汽油和沙尘异味、生活压力“山大”的今天,谁会不向往天空湛蓝、阳光轻柔、夹杂着泥土和花蕾芳香、安逸闲适的田园生活?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乡村情结道出的又岂止是一国人的心声?

作者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