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可能改写中国文字历史的大麦地岩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麦地岩画,这个最近在媒体上越来越热的名字,因为有可能冲击甲骨文的记录,将中国文字的起源往前推5000年而备受瞩目。虽然学术界还无定论,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大麦地岩画是一部游牧先民的宏伟史册!
在中国宁夏西北部有一片群山绵亘的山地叫卫宁北山,它与北部闻名于世的贺兰山如兄弟般紧密相连。卫宁北山是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也是卫宁平原的天然屏障。
自古以来,人们便把卫宁北山看成是贺兰山或贺兰山的一部分。的确,两座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它们的区别也许仅在于山体的结构不一、走向不一、形成时代不一而已。
当然,卫宁北山与贺兰山还有一个极其重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同样有着灿烂辉煌的岩画艺术――在卫宁北山,有着令世人惊叹的大麦地岩画。
寻找大麦地岩画
1988年夏季,宁夏地矿局的一位工程师在中卫照壁山调查时,偶然发现在岩石上有动物的画像,他立即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回来后,他写了一封信,连同几张照片一起寄给了自治区博物馆。从此,世人知道了照壁山岩画。后来,这位工程师调到了河南南阳,人们只记得照壁山岩画而忘却了这位发现者。
得知照壁山岩画的消息后,我驾车赶到了这里。照壁山是一座铁矿山,在卫宁北山中如鹤立鸡群,很远就可以看到它铁褐色的容颜。站在照壁山头四处张望,只见一座座山峰连绵不绝,有的山头被黄沙围了起来。骆驼草随风摇曳,天苍苍,野茫茫,岩画藏在哪里呢?
碰巧有一位牧羊人在给羊饮水。我问他有没有见过石头上的画。
“就是石头上刻的那些画画子?我见过,可多了。就在大麦地,离这里不远。”说完,牧羊人就带着我们向南侧的大麦地出发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大麦地”这个名字。
大麦地,多么美好和动听的名字,昭示着丰收和希望,然而却与大麦毫不相干,只是当地牧民的美好愿望而已。放眼望去,大麦地一道道山梁耸立,山不太高,但雄伟壮观。这里属于荒漠丘陵区,除了长得稀稀拉拉的骆驼草和山沟里的芨芨草、酸枣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绿色的生命了。想不到如此荒凉之地却有着一个如此美妙动人的名字,更想不到在这不毛之地竟有如此精彩绝伦的岩画,真是一个奇迹!
这里的岩画制作精彩,有精美的狩猎图、放牧图,也有颇具动感的动物图形和人物形象,还有舞姿优美的舞人……这些岩画如热烈的火焰,使荒山野岭、戈壁沙漠有了生命的跃动。此后一连3天,我们在当地一位大娘的指引下,在大麦地一座山一座山地考察,对每一幅岩画进行编号、登记和拍照。经过初步调查,我发现这里的岩画大约有2000幅左右。我虽然发现过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但仍然被大麦地众多精彩的岩画折服了。
从此,我与大麦地岩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麦地为什么有岩画?
卫宁北山大麦地地区,由于受蒙古高气压的影响,成为干旱草原地带,不宜农作物生长。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人只能畜养牛马羊驼,过着畜牧与狩猎的生活,但却因此创造出了丰富多样具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游牧文化。
广阔的天地,广阔的草原,使北方游牧民族养成了一种强悍的民族性格,他们豪放勇敢,与自然斗争的能力特别强,不惧风雨,不怕困难,能吃苦能耐严寒,“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卫宁北山正处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水岭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之地。大麦地岩画就是游牧文化孕育出的产儿,也是两种文化撞击出的火花,因此,大麦地岩画表现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进入大麦地并不容易,除了仅有的两三个山口可以通行之外,基本上同外界没有交流。大麦地草原与河谷区域小环境不仅保证了游牧人的生活,而且这种密闭的状态又满足了游牧先民的稳定感与安全感――外界不易进入,牛羊不易逃逸,便于防卫,便于集中。在这种较为安定的环境里狩猎和游牧,自然生活又充满了富足并陶冶了艺术情操,为岩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和辉煌提供了天造地设的温床。
另外,大麦地地区盛产铁矿,含铁量较高,地表地下皆是,这些原生铁矿的硬度又远远大于大麦地的砂岩,为游牧先民们制作岩画满足创作的欲望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在大麦地可以轻易采集到大小合适、手感舒适、轻重适当又尖利无比的原生铁块,这些制作岩画的天然工具,以其硬度和韧性,为岩画的创作带来了艺术之光和生命之力。在大麦地的岩画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尖锐原生铁块敲打岩石留下的点点痕迹,也只有这些原生铁块工具才能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这些文化符号。
这幅岩画上有许多羊――北山羊、羚羊,还有黄羊,在大麦地共发现岩画3172组,个体岩画8435个,其中有羊5033个,狼和狗199个,马匹个,骆驼35个,牛18个,鹿57个,老虎49个,人面像79个,人物457个,人骑223个,符号1536个,其他内容512个。
千万年来,我们的游牧先民在这里一代代连续制作了数以万计的岩画,这些岩画是先民们的生活写照,是他们丰足与饥渴、战乱与和平、理智与幻想、呐喊与的混合体。同时,岩画作为图形与符号的载体,又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的记录,虽然遥远的往事早已逝去,但留在岩石上的图画与符号却依然熠熠闪光。尽管有的民族早已从历史的烟云中消失了,也有的迁徙了、变化了、融合了,但他们光彩夺目的业绩、悲壮的历史进程、坚苦卓绝的斗争,以及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艺术、杰出的才能、丰富的想象力,在山地的岩石上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镌刻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大麦地位于宁夏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西北部,相距甚近。水洞沟遗址下层文化距今4万年~1.5万年,属第四纪更新世晚期。水洞沟原始先民的足迹,通过贺兰山与卫宁北山一直到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和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这一行程路线早已被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考古发现所证明。可以说,贺兰山与卫宁北山是古代原始先民北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大麦地又是这一通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人们在这里憩息、休整、打猎、准备远征,还制作了岩画,记录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大麦地岩画基本上包含了北半球岩画的内容、动物群种类和制作方法,也可以说大麦地岩画是北半球岩画的集大成。
从文化的渊源上看,大麦地岩画与黄河文化有不解之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她孕育了水洞沟旧石器文化,孕育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等。黄河从卫宁北山脚下流过,孕育了大麦地岩画。我们在大麦地岩画中随处可以找到黄河文化的烙印,古老汉字的源头――图画文字与符号、黄河流域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的表象、太阳崇拜的描绘等等。
在黄河之滨的大麦地,既然有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就必然会结出丰硕的艺术之果。
游牧先民的史册
在古代,大麦地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这里山岭葱茏牧场草肥,是游牧先民理想的狩猎驻牧之地,所以在岩画中有很大篇幅是反映各种动物和狩猎场景的。
这幅太阳的岩画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宇宙的探索,以及对神秘自然现象的崇敬。同时,也是最古老的“日”字。
到了畜牧时代,人们开始畜养动物,岩画中也有了放牧的场景。生活方式改变了,但仍然离不开狩猎,狩猎依然是生活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大麦地岩画中不难见到兔鼠等动物,然而更多的还是牛、马、羊、驼、驴和森林草原动物鹿、獐、岩羊以及食肉动物如虎、豹、狼、狐等,还有大量的鸟类。此外,反映畜牧业的岩画中也不乏有人在放牧的生动场面,在画中有的羊在吃草,有的羊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岩画学是人学。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艺术地再现人物活动也是岩画的重要内容。由于人的欲望和心理状态的差异,人总是要表现自我。这种表现是多方面的,有追赶猎物或弯弓搭箭的猎人,有翩翩起舞的倩影,有祭天时双手捧着的祭品,有祈祷时虔诚的面容,还有放牧时悠然自得的神情。
在氏族部落时代,为了掠夺人口和牲畜,霸占土地和财产,争斗和冲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大麦地岩画中就有这种血腥的争斗场面,人员或多或少,互相用弓箭对射,战争的原始性和残酷性展现无遗。
在大麦地的岩画中有不少人面像,这些似脸谱、似黥面、似面具、变化多端的人面其实是早期人类对神灵、图腾、偶像崇拜的一种反映,是原始宗教的反映,归根到底是自然力的拟人化反映。恩格斯说过:“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许多古怪的岩画人面像实际就是游牧先民创造出来的神与鬼怪。
大麦地岩画中也不乏属于工具、车辆、帐篷一类的岩画,为岩画增添了新的技术系统的内容。在大麦地岩画中有几幅车辆岩画,一般有车轮,车轮有辐条、单辕、舆,单辕两侧各有一匹马拉车,形象逼真,酷似甲骨文的“车”字。这种车辆岩画最早约在青铜时代,即商周时代,晚至春秋战国时代。以车代驮、用车运输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也是畜牧时代的特征。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在大麦地岩画中发现了类似陶罐的图形,用途是储水陶具,说明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在大麦地岩画中有人和牛马的足迹。动物的足迹有三层含义:对动物的崇拜;因形似女阴,表示对生殖的崇拜;表示动物行走的方向和活动范围。人的足迹也有三种意思:一是对人自身的崇拜――有了脚可以行千里,显示了脚的特殊功能;其二,脚在巫术中具有降妖除魔的作用;其三,具有性崇拜的含义。在我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中就有履足迹感而有孕的传说。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有了水,不仅解决了生命的需要,而且天地也有了灵气和活力。对于古代的游牧人来说,雨水的丰歉至关重要,它决定着畜牧业的兴旺与衰败。为了祈求雨水,人们在岩画中表现了流水的图形,反映了渴求雨水的真切愿望。
有了雨水,植物才可以茁壮生长。在大麦地岩画中有植物的形象,有一丛丛的植物,也有高大的植物,真实地反映了大麦地在古代时的植被情况。那些似树似草的植物形象,直接表现了人们渴求植物茂盛、畜牧丰收的愿望。在畜牧时代,植物的荣枯关系着狩猎与畜牧的发展,同样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在大麦地岩画中有不少太阳、星辰、天体的形象,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太阳的东升西落、对月亮的圆缺、对星星的闪烁的崇拜。先民们对大自然十分敬畏,同时,游牧民族为了定季节,也必然关注日月星辰的变化。
在后期岩画中有不少塔的形象,多是一些喇嘛式的,呈圆形葫芦状,或下部筒形顶部三角状等,这种塔蒙语称“小擦擦”,是游牧人信奉佛教和喇嘛教的信物。在大麦地岩画中还发现有古代人们祭祀的舞蹈图,表现了人们敬天地礼鬼神的真实场面。
生殖崇拜的岩画也极为珍贵,表现一般直白,表现了人们对性的追求与繁衍后代的渴望。
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多是实物的象征图形,也有少量的表意图形与符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生产、经济状况、心理活动和生存环境,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形象资料。岩画多为凿刻和敲击,但制作精美,形象拙朴、生动,表现了很高的艺术创作能力。
北半球岩画的集大成
大麦地岩画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岩画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内涵极为丰富。欧洲洞窟岩画内容比较单纯,反映的生活画面很窄,画面上最多的是动物,人物活动场面几乎没有。而大麦地岩画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华先民火热的生活、美好的愿望和热烈的情感。
大麦地岩画的另一个特点是数量多。欧洲著名的洞窟岩画数量并不多,少至100多幅,多则300多幅,没有一处超过1000幅。澳洲岩画、非洲岩画虽然数量多,但分布星散。大麦地岩画则集中分布在1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数量多达上万幅。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的规定,每10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有10000幅图形则可称为世界岩画的重点地区。大麦地岩画的分布密度是这个规定的几十倍,可以称为重中之重了。
再从岩画的艺术性分析。诚然,欧洲岩画制作精彩,如同油画一般,但这种精品之作十分有限,大多数岩画制作平平,即便澳洲和非洲岩画也大致如此。大麦地岩画虽然也逃不出这个圈囿,但是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数量就有一定的质量,大麦地岩画有上万幅,的确有许多精彩、惊人之作。
当然,最让我们激动的一个特点是:在众多的大麦地符号岩画中,我们找到了史前古老文字的符号!
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如果问汉字是从哪里发展来的,相信许多人包括专家都会毫不迟疑地说:甲骨文!
甲骨文发现于清光绪乙亥年(1899年),由王懿荣首先辨识,开创了中国古文字研究的新学科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