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卖艺救夫,“提琴爱人”演绎幸福协奏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卖艺救夫,“提琴爱人”演绎幸福协奏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元旦那天,湖北武汉市武汉广场前的地下通道里,一位中年妇女在拉琴卖艺。中午时分,一位男士在一位女孩的陪伴下出现在她的面前,给她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此时,许多行人认出了他们是前不久在电视上报道过的一对“提琴爱人”,那位女孩是他们的女儿。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争相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中年妇女道谢后,为大家献上了一首《爱的礼赞》,表达对好心人的感谢。

人到中年的她为什么要在地下通道里卖艺?他们为什么被新闻媒体报道?这背后有一个生死相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丈夫患病,妻子卖艺养家

故事还要从2003年4月初的一天说起。

那天,在湖北武汉市武汉广场前的地下通道里,出现了一位拉小提琴的中年女子。她中等身材、衣着普通,手中的那把小提琴有些旧,但丝毫不影响琴下流出悠扬动人的乐曲。从《梁祝》、《爱的礼赞》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圣母颂》等,琴声绵绵不绝,吸引了来往的人们。有的人摸出面值不等的硬币、纸币,轻轻放进卖艺女子的琴盒里。那女子笑着表示感谢,弓弦却始终不离手,她用连绵不绝的悠扬琴声表达着对路人的感谢。

拉琴的女子叫陈惠芳,地道的武汉人。她拉琴是生活所迫,家里有患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的丈夫以及正读高中的女儿。一家三口的生活费、丈夫的医药费、女儿的学费都要靠她拉琴挣出来。

下午6点,陈惠芳收摊下班,她神情轻松,脸上丝毫没有因生活艰难而带来的悲苦表情。她和丈夫痴恋多年,结婚19年,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连房子也是租来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夫妻感情。

陈惠芳和丈夫袁春生12岁时就认识了。在当时的红锋中学,她和袁春生曾是同学眼中的风云人物。袁春生患过小儿麻痹,性格内向,但他嗓音非常好,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天赋。陈惠芳小提琴拉得很好,两人成了学校宣传队的骨干。

袁春生每周都要教全校同学唱歌,陈惠芳拉小提琴为他伴奏。她看不懂简谱,袁春生就把所有的练习曲翻译成五线谱。陈惠芳数学学得不好,袁春生不遗余力地辅导她。青涩而又美好的岁月一晃过去了6年,两位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互生倾慕之情。

高中毕业后,袁春生每天都去找陈惠芳,理由是借简谱、还书。去的次数多了,陈母看出了袁春生的意图。她觉得袁春生是名孤儿,跟着亲戚生活,而且患过小儿麻痹,自己和丈夫都是干部,家境优越,女儿也漂亮可人,这个袁春生想追女儿,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此后,父母强制把陈惠芳关在家里,不让她随便出门,更不让她与袁春生见面。父母的专制让陈惠芳非常不满,起初她以绝食反抗。没想到父母铁了心,丝毫不让步。看到绝食这招不灵,陈惠芳改变策略,约来要好的同学,让她为自己和袁春生传纸条,互诉相思之苦。

地下来往一直持续了5年,陈惠芳和袁春生爱得越来越坚定。为了给心爱的女孩买礼物,袁春生经常不吃早餐,省下5分钱,攒够一星期就请陈惠芳偷偷看场电影。有一次,为了送给陈惠芳一本影集,袁春生竟一个月没吃早餐。每逢两人的生日,他们便互赠礼物,悄悄地约会、照相。那本影集里贴满了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每张都充溢着幸福甜蜜的味道。

陈惠芳24岁那年,看到女儿已经长大,并拒绝了许多有意的小伙子,母亲便明白她心里还一直恋着那个穷小子,就和她深谈了一次。陈惠芳仍坚持自己“非袁春生不嫁”的想法,母亲只好妥协。1984年4月,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婚后,陈惠芳像个孩子似的享受着丈夫的呵护。陈惠芳家境好,她不太会做家务。袁春生出身贫寒,自理能力很强,家里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活儿他几乎全包了。每天陈惠芳下班回到家,袁春生早早地就给她备好了洗澡水,把妻子要换的衣服、袜子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到床头,而后把她换下来的衣服全洗了。那时候,陈惠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

天有不测风云。结婚不到半年,袁春生突然瘫痪了。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腰椎肥大。当时,陈惠芳刚刚怀孕。为了丈夫能尽快康复,她配合医生治疗,学着中医的手法天天帮他按摩腰椎。3个月后,袁春生竟奇迹般康复了。

好景不长,3年后,袁春生又病了,到多家医院检查都诊断为关节炎,但治疗却没有效果。直到1999年,才查出来他患的是双侧股骨头坏死。此时,病痛折磨得袁春生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下地走路都很困难,他只能在床上躺着。

此时,陈惠芳和袁春生已双双下岗,丈夫要治病,女儿要上学,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陈惠芳一人身上。因为需要照顾丈夫,陈惠芳无法再去找正常上班的工作,她接过丈夫下岗后干的电动三轮车拉活儿生意,每天早出晚归地挣钱。

一天早上,天下着大雨,陈惠芳为了多拉几个人,不小心出了车祸,双腿骨折了。姐姐接到她的电话,赶来把她送到医院。由于治疗费太高,陈惠芳没等双腿恢复,就坚持出了院。出院那天,到了她家楼下,陈惠芳发了愁,自己的腿还没有恢复好,不能负重,上不了楼梯,丈夫又不能背她,怎么办?陈惠芳一咬牙,就跪着一层一层往上爬,四层楼她跪行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家门口。袁春生听妻子说是跪着爬上来的,难过得抱住妻子大哭起来。

2003年春节刚过,武汉市取缔了电动三轮车运营。找不到其他谋生渠道,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办?苦思冥想中,陈惠芳猛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小提琴拉得不错,何不把这门技艺捡起来呢?说干就干,她找出了多年没碰过的小提琴,认真地检查调试一番,来到武汉广场地下通道,想靠卖艺挣钱养家。只是她没想到,这琴一拉就是10年。

不言艰辛,夫妻互相关爱

每天早上,陈惠芳打理完家务、安置好丈夫,就准时赶到武汉广场前的地下通道“上班”。来来往往的人行色匆匆,大多无意欣赏这悠扬的琴声。偶尔有一两位行人,会停下脚步,在陈惠芳面前的琴盒里投进一两枚硬币。

每天拉到中午的时候,陈惠芳就到附近的包子店买几个包子,就着从家里带的白开水,匆匆把午餐对付过去。她不敢喝太多水,因为她怕上一趟厕所回来后位置被别人占了。卖艺和摆地摊一样,好地段大家都瞅着。陈惠芳所在的地下通道里,经常有流浪歌手来此卖艺。只要她离开几分钟,别人就会过来把她的位置占了。陈惠芳甚至想买来婴儿穿的纸尿裤穿上,这样,内急了她就可以不上厕所了。可是,现在的婴儿用品都非常贵,她舍不得把钱用来买纸尿裤。

艺人卖艺,地点很有讲究,知名景点门前游客多、生意好,但那里竞争也很激烈。有一次,陈惠芳来到武汉一著名景点门前,占据一个位置。可她刚把琴架到肩膀上,拉了不到10分钟,就过来一名留着浓密胡须的男子,凶巴巴地赶陈惠芳走开:“这个地方原来是我的,你要不走,就把你的琴给砸了!”

陈惠芳生气地说:“你说是你的地盘,谁给你作证?都是靠卖艺吃饭的,这么凶干吗?”

陈惠芳这话一出,没想到那个“大胡子”劈手夺过她的琴就跑。陈惠芳呼喊着在后面追,追到一个胡同口,“大胡子”把她的小提琴狠狠地摔到地上,挑衅似的瞪了陈惠芳一眼,大步走了。

陈惠芳心疼地捡起小提琴,坐在旁边的石阶上哭了起来……

这把小提琴是当年父亲到上海出差时花了70多元钱给她买的,已经陪伴她度过了30多个春秋。这把琴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如今,它又成了自己养家糊口的帮手。琴被人摔到地上,像摔碎了陈惠芳的心。所幸,小提琴损坏并不严重,稍加修复就又能拉了。

这以后,为了少招惹是非,陈惠芳没再打游击,每天都在老地点拉琴。好的时候,她一天能挣个百儿八十块;但这样的光景不多,大多时只能挣三四十块,差的时候也就挣几块钱。家里揭不开锅时,她就找哥哥、姐姐借些钱,把日子给挨过去。

无论在外面多难、受多少委屈,陈惠芳都可以忍受。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被人瞧不起。有几次,女儿和同学从她面前经过,她都装作不认识,不敢和孩子打招呼。

虽然日子过得艰辛,陈惠芳却从不在丈夫面前抱怨,更没有流过泪。每天回家,她第一个动作就是把挣来的钱全部交给丈夫,好让他心里有些安慰。丈夫在家闷了一天,为了调节他的情绪,陈惠芳还拉起小提琴,让丈夫和着琴声唱歌。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夫妻俩仿佛回到昔日那幸福的时光。

妻子的艰辛,虽然她不说,但袁春生能体会得到。他心疼妻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撑着残腿,竭力做好内勤,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他每天掐着点做饭,好让妻子回到家就能吃上刚做好的热饭。有时改善生活做了鱼、肉等饭菜,他总是等妻子回来先吃,妻子吃完后他再吃。

陈惠芳劳累了一天,袁春生晚上尽量不打扰妻子休息。有段时间,他每晚要贴一种膏药治疗他的腿患,有时膏药会把他腿上的肉粘烂,疼得钻心。但他睡觉时尽量咬着牙不吭声,也不翻身,生怕把身边的妻子吵醒。睡不着觉时,他就静静地听着墙上挂钟嘀嗒的声音,艰难地熬过每一个长夜。

细心的陈惠芳发现了丈夫的异样,当她看到丈夫揭去膏药患处腐烂的惨相时,心疼得直流泪,她为自己的粗心感到内疚。

为了照顾好丈夫,陈惠芳发明了“夫妻捆绑式”护理法。怕忘了给丈夫剪脚指甲,她就在为自己剪脚指甲的时候也为丈夫剪。这样,自己的脚指甲该剪了,也就想起该给丈夫剪了。睡觉时,袁春生一般起两次夜。怕丈夫不愿吵醒自己,陈惠芳就在睡前喝大量的水,自己起夜时,就能服侍丈夫方便了。

这样的办法让夫妻俩的心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袁春生经常动情地说:“老婆,你是我活下去的支柱。没有你,我这一生暗淡无光!”

长期过这样的生活,袁春生对妻子的愧疚越积越多。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自私,把一位健全的妻子捆在身边。他认为爱一个人,就要给她足够的幸福。而让妻子得到幸福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再拖累她。

有了这样的想法,袁春生总是找茬和妻子吵架。一次,陈惠芳端碗让他吃饭,他却把碗猛地摔到地上,呵斥妻子说:“饭这么热,你成心想烫死我啊!这日子不过了,咱们离婚吧!”

陈惠芳懂得丈夫的心思,她笑着把打碎的碗碴儿捡起来,又盛来一碗饭,说:“凉一会儿再喝,刚才是我太粗心了。”看到妻子这么温和,袁春生想找事也没有理由了。

感情再好的夫妻也会吵嘴。平时,袁春生和妻子有了矛盾,他就给妻子背诵当年和邓大姐的夫妻“八互”守则:互爱互敬、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助互学。每当陈惠芳听到丈夫背诵“八互”守则,她很快就会消气,夫妻重归于好。

痴心相守,大爱感动江城

看到妻子一个人养家太难,袁春生忍着时常袭来的疼痛,加入一家残疾人艺术团,靠演出挣些收入贴补家用。他能拉能唱,很快成了艺术团的中坚力量。

2011年11月,袁春生与团友一起,代表武汉赴京参加全国第8届华尔兹比赛。他们表演的《轮椅上的华尔兹》让评委感到震撼,最终荣获特等奖。

演出间隙,袁春生请求身体条件好的同事带他到商场逛逛,他精心为妻子挑了一条丝巾、一件短款毛呢上衣。回到家后,他拿出衣服让妻子试穿,陈惠芳顿时感动得泪水盈眶。丈夫生病这么多年,每月仅吃药就要花费1500元,再加上生活费,经济上实在捉襟见肘,她一年四季就是那几身衣服。她没有想到丈夫心这么细,竟从差旅费中抠出钱来给她买衣服。

袁春生的双腿病情继续恶化,连艺术团正常的演出也无法参加了。2012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七,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医生给出的建议是:马上手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袁春生咨询了一下手术费用,听医生说整个手术下来需要4万元时,他沉默了。陈惠芳却毫不犹豫地说:“救命要紧,这钱咱们筹!”

从那天起,陈惠芳每天除了拉琴,还到处奔波筹钱。袁春生怕妻子太过劳累,强忍着疼痛回家给妻子做饭。这对患难夫妻的真情让护士们个个都感动得流眼泪。

有一天,袁春生挣扎着回家给妻子做饭。在整理物品时,他看到家里放重要东西的抽屉被动过,就赶紧查看。当发现妻子结婚时的那条金项链不见了,他顿时明白了什么,一股深深的内疚感让他的热泪一下子涌出眼眶,他觉得这辈子欠妻子的太多太多。

陈惠芳筹齐手术款后,没想到丈夫此时作出一个决定:将来把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研究。原来,此前不久,袁春生曾被误诊过骨癌。那时,他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这一生病魔缠身,没给社会作什么贡献,一旦自己不在了,就用身体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在上手术台之前,他想完成这一心愿。

陈惠芳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劝慰丈夫放宽心:“现在的医术这么发达,不要顾虑太多。”看到丈夫主意坚定,她表示支持,还和丈夫一起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2012年2月14日,陈惠芳来到病房照顾丈夫。当她提着饭盒刚跨入病房,就见护士长抱着一大束玫瑰走过来。陈惠芳正诧异,只见丈夫接过护士长递来的鲜花,双手捧给她,深情地说:“老婆,情人节快乐!谢谢你多年的陪伴,我永远爱你!”

当着众多护理人员以及病友的面,陈惠芳被丈夫的深情告白羞红了脸,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少女时代。当着众人的面,她吻了丈夫一下,深情地说:“老公,我爱你,这辈子我还没照顾够你,下辈子咱们还做夫妻。”

这话一出,袁春生眼圈红了,他哽咽着说:“希望下辈子我有个健康的身体,我会当牛做马来照顾你。”

在情人节这天给妻子献玫瑰并深情告白,是袁春生酝酿已久的想法。他觉得妻子对这个家付出太多了,自己却无力回报。于是,他在自己即将走上手术台时,趁机把内心的话语表达出来。

袁春生和陈惠芳的痴爱感动了很多人,当医院得知袁春生所缴的手术费用大都是靠妻子街头卖艺挣来、夫妻俩还双双签订了捐献遗体的协议后,医院领导被这对平民夫妻的真情大爱感动了。经过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袁春生的手术费用全免。

袁春生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当地媒体获知他们的真挚爱情后,到医院采访了他们。江城市民看到报纸、电视对袁春生夫妇的报道后,非常感动,纷纷到医院看望他们,并慷慨解囊相助。市民们还亲切地称呼袁春生夫妇为“提琴爱人”。

有一天,一对青年男女来到袁春生的病房。衣着时尚的女孩站在袁春生和陈惠芳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阿姨、叔叔,你们的爱情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女孩说,她和男友是大学同学,走上社会后,两人闯荡几年,但清贫依旧。这时,一位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的男士向她表达爱意。一边是对她情深意笃却一无所有的男友,一边是身家不菲却没什么感情的成功人士,该选择哪一位?她心里一时产生了动摇。当她看到袁春生和妻子清贫而真挚的爱情故事后,一下变得大彻大悟,决心和初恋男友走到底,坚守那一份美好的爱情。

袁春生置换关节后,经过两个月的恢复,拄着拐杖就能行走了。2012年8月底,夫妻二人受邀参加了《向幸福出发》节目的拍摄,他们不离不弃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动了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祝福纷纷涌向这对甘苦与共的知心爱人。

袁春生和陈惠芳,用他们爱的坚守,演奏了一支幸福的爱情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