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翻转课堂让物理课快乐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结合目前翻转课堂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高中物理课的特点,文章以当下高中生及其家长的情况为基础,以《超重与失重》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课堂翻转的理念。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物理 微课 课程设计
1. 翻转课堂的优势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普遍存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课堂:学生进入课堂后,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讲课,然后带着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各自回家完成,每天再重复这个过程。第二,课后:由于课堂上“消化不良”,一些学生在课后无法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便出现了请家教补课,甚至抄答案,抄袭同学的作业等现象。第三,缺课:一学年里,学生难免因为一些事情请假缺课,由于教师的课程安排都是有明确限定的,学生缺课的次数越多落下的知识就越多,这样学生就得花时间补缺补漏,而这样得来的知识肯定又是不完整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切实感受到快乐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简单的讲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往在课堂上做的事带回家,把在家里要完成的作业放到课堂上,在与老师同学互动中完成。在学校做什么呢?在学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学习反馈的方式。将原本被安排在课后的作业拿到课堂上解决,例如可以以小测的形式,通过学生互改,师生互动,把问题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评,互评,自编试卷等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在于:
①教学信息清晰度高;
②教学视频针对性强;
③教学模式吸引力大。
2. 翻转课堂的处境
翻转课堂的模式说起来近乎完美,但是对于大多数习惯于传统教育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而言,难免有些无法接受,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老师花了大把的时间录制了微课,设计好了课堂的模式,到了落实这一步时却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抑或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各种顾虑。首先,学生不适应:为什么老师不上课,为什么课前要学那么多,家里没有电脑,家里不能上网,上了网视频又打不开,在家不明白究竟要做什么……;其次,家长不支持:为什么孩子回家不做作业了,孩子整天上网不务正业,这样如何考大学,老师不负责任……。
面对如此诸多的不解,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很好地把翻转课堂的理念渗透于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这首先就得有一个很好的课程设计。
3. 翻转课堂为辅的课程设计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测验课、综合课几种基本的类型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有些就可以尝试“翻转课堂”,如有演示实验的新授课程,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实验过程,以增强实验的可视性,让学生看清楚,看明白,并且利用翻转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于新课的资料(如视频,文献,推荐课外读物等),或让学生上网收集相关的资料,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简单的探究性新课也可尝试课堂的翻转,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物品在家自行做探究性的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笔者以《超重与失重》一节为例来谈谈如何在普通高中物理课上实施翻转课堂。
4.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超重与失重》
4.1设计思路:
《超重与失重》是一节应用牛顿定律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应用课。笔者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理念,采用课堂翻转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后跟着视频自己体验超重与失重,自主发现问题,产生疑问,课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
课前教师预先创建一段10分钟左右的微课,在视频中引导学生在家完成探究实验并得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填写学习任务单(附件一),指定一位同学录制称体重时的超、失重现象并解释准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更好地将知识消化。
4.2 学情分析
(1)对于超重、失重现象,学生有一定感性的体会,但理解超重、失重概念却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家自己体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回到课堂进行讨论将知识内化。
(2)为了保证学生自学的时间,以及家长的支持,教师将视频放在班级公用电脑上,学生自行拷贝,无需上网下载。
(3)课前教师需提醒学生:①观看视频前需准备好探究用具。②第二天上课的流程及积分方法。
4.3 微视频教学过程:
(1)以弹簧测力计和台秤测量物体的重力为例导入视重和实重的概念。
(2)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或体重计来体验物体运动时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提出问题]:物体的视重总会等于实重吗?
[自主探究]:1.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钩码竖直向上和向下运动过程中视重和实重的关系。
2.用体重计探究人在下蹲和起立过程中视重和实重的关系。
播放用力传感器探究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视重变化的视频,导出超重、失重的概念,
[提出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是?
[理论推导]录制分析和演算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超、失重现象,并思考产生超重、失重的条件。
[提出问题]:超重与失重是否与加速度的大小,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方向有关?
[实验验证]:结合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在理论与实际现象相符合的前提下得出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产生超失重现象的条件,了解完全失重的概念,并举例。
4.4 课堂教学过程
(1)名词和概念的解释、物理问题解答:各小组计分抢答
(2)学生展示在家录制的视频(有可能的话)
(3)小测:内容为当天的作业。十分钟,小组互评,并要求相互订正,之后互评的两位同学讨论,并提出问题。
(4)教师、同学解决疑问环节:各小组自由提问,学生解答,教师补充、纠正。
5. 结语
翻转课堂要在中国的教育界广泛实施并非易事,课堂如何翻转的自然,并有效地达到反转的目的是值得思考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按照高中物理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翻转的课程,潜移默化的将课堂翻转良性地引入教学,这样或许就能够解决学生不适应,家长不支持的难题,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角,使高中物理课真正地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