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赶苏南 跨越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赶苏南 跨越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泰兴市与苏南一同拥有长江,祖祖辈辈在长江东北岸繁衍生息。我们与苏南虽只一江之隔,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把与苏南共拥长江已有的和潜在的各种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全力以赴地推动新一轮的“学赶苏南、跨越发展”,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抉择。

我们与苏南共拥长江,为什么产生差距?原因何在?这是学赶苏南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条”与“块”不同思维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苏南人把长江作为一种资源,并且充分配置这一资源,把沿江开发与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联动,形成了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整体开发,而现在更上升到了超越行政区域界限的整个苏锡常整体联动的层级。这种“块思维”是他们成功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着重学习的经验。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重新认识到了长江的战略意义,90年代初就着手建设沿江开发区,但问题在于我们只在长江岸线之“条线”上做文章,没有能够从全市行政区域的大范围抓沿江开发,从而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遇。第二,长江天堑在地理和交通上造成江南江北明显的区位反差。多少年来,长江滋润养育了两岸人民,但它却在区位上“厚此薄彼”。苏南最优于苏北的是,直接受到上海的辐射,与浙江相邻,地处上海经济圈的紧密层。我们虽然也在上海经济圈的范围内,但是一条长江在交通落后年代将我们置于次发达地区和上海经济圈的外圈。第三,差异明显的两岸文化形成思想观念的较大差距。长江南岸直接融入海派文化和浙江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江海文化,其特征是,具有长江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大海广纳百川、兼融并蓄的胸怀。我们与之同饮一江水,但也只是江岸人饮用长江水,其余多数生活在平原,较多持有平原人的平和中庸、温柔敦厚,而缺乏敢冒风险、勇闯天下的江海精神。

找到差距和原因还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在于扬长避短,找准和发挥我们的优势。从现实优势上来分析,长江岸线就是我们的优势。与苏南相比较,这几年他们抢先一步融入上海经济圈,引进了一大批外资、台资、南方资本,在沿江崛起了一批开发区,形成并建设了如太仓、张家港、常州等港口,已经到了项目布满、土地紧俏的程度。而我们沿江开发利用的程度还不高,还没有形成块状结构,无论是深水还是浅水,其利用的水平和质态都不够高。我们应积极面对以上问题和现状,将差距转化为潜能和后发优势。从潜在优势上来分析,江阴长江大桥的开通、润扬大桥的建设,缩短了泰兴与苏南、上海的时空距离,我们不再望江兴叹,外商也不再因江而惧:我市沿江城镇建设过去的发展差距形成了现在的更大发展空间;我市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骨干企业的前10名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区域,这些都是我们的潜在优势。

抓住了已有的和潜在的优势,就抓住了关键。但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为此,首先要有科学先进的规划。长江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充分体现整体性,对长江岸线以东直至城区、乃至高速公路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和界定,彻底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在全市范围联动开发,而联结的纽带就是工业园区。对江水江滩的开发,则应“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产业的布局、城镇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在规划中都要体现整体性。规划要博采众长、科学构思、适度超前,做好做足“高”、“大”、“新”、“特”四方面的文章――把高新技术、符合大用水量和大排水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安排在深水区域;对浅水的利用,则在体现地方特色上做好文章。

有了好的规划,还要抓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龙头。工业仍然是重点,是龙头。应以现有省级开发区为基础,以现有的几个工业园区为基地。再科学布建几个专业工业园和现代物流园以及电子市场,使之形成放射形的格局。然后,再在边缘布建居民居住区若干个,在浅水区布建江滩特水养殖区,服务、仓储运输区以及休闲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大开发区。

接下来,重点做好招商引资的大文章。瞄准外来资本、南方资本、民间资本,瞄准大项目,瞄准制造业,实施全方位的招商引资。

再就是大力做好地方特色大文章。学赶苏南,不能亦步亦趋,而要努力形成地方经济特色,由此抓住跨越发展的根本。我市是有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银杏之乡、化工之乡、减速机之乡……,我们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优势和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当前应抓住这些优势,在形成特色上大做文章,在以下“五个坚持”中推动跨越发展。

1、坚持做好江水文章。泰兴沿江浅水多,不适宜多建码头、上需要深水的项目。但是,浅水却有适宜发展养殖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同时。在江堤内外联动开发上大做文章。仅有的深水区是我市最宝贵的资源,应在现有码头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好江心洲,尽快建成泰兴港。大力发展仓储运输业、物流配送业、用排水量大的精细化工、造船业、制造业等,使之迅速形成二、三产业集群。

2、坚持打造产业园。应以化工产业链“率先垂范”,带动医药、机械等主要产业形成产业链。有目的地规划开发专业工业园、出口加工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像昆山那样滚动开发。

3、坚持用好人才资源。“教育之乡”使我市享誉海内外,不少泰兴籍人才在国内外大有成就。这也是我们潜在的生产力。应充分发挥遍布于海内外的泰兴人的作用,以老乡引老外,以老乡引人才,靠人才创造更高更先进的生产力。

4、坚持开发传统特产。充分开发利用黄桥老区等地的土特产,创造品牌,注册商标,发展深度加工。将工厂建到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现代化交通和物流将商品打人大中城市超市,实现更大的增值。

5、坚持建设好中心城镇。把泰兴城区建设和沿江各镇建设联动起来,形成整体,发挥集聚优势。同时,集中力量建设好黄桥镇等中心集镇。带动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