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图解法”教学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图解法”教学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数学的学习不再只是教师的单独传授,它更应该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小学阶段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都归纳入“解决问题”范围中,在例题教学时,少了机械呆板的呈现,多了形象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描述,因此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抽象分析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容易产生畏惧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会举步维艰。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呢?笔者结合实践,进行了“图解法”教学的探索。

一、“图解法”教学的作用

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惯用的思维方式,所以对于一些抽象问题,学生感觉理解困难,如果教师纯粹地用文字去解释,学生会难以理解,也不易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图解法”这样的策略,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已知和所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这样做过:让学生学会“画”应用题,在作业本的左半页解答习题,右半页画出应用题的直观示意图,保证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并且效果很好。由此可见,长期进行“图解法”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建构数量模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图解法”教学的形式

“图解法”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问题去教学,通常我们用到的有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分析图、列举图等。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用“图解法”准确的表示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且尽量简明,便于观察。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举几个例子说明。

1.表格图

表格图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最大程度地分清条件和问题,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并从中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校订阅课外读物时,二(4)班小朋友订阅了5本《少儿天地》和8本《未来科学家》,一共要86元,每本《少儿天地》6元,每本《未来科学家》多少元?

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出易懂的表格,就能看清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通过观察表格,把每一种书的数量和单价一一对应,再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用《少儿天地》的单价乘《未来科学家》的数量这样的错误。从而正确地解答了这道题目:(86-5×6)÷8=7(元)。

2.线段图

行程类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中有些题目条件虽然不多,但是题目所表达的关系却是比较复杂的,往往不易解答。这时可以运用线段图演示题中条件和问题,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如:一辆卡车和一辆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向出发,往返于两城之间,轿车每小时行90千米,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5小时后两车第二次相遇。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根据题中信息,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演示出两车行走的过程,从中找出题中至关重要的隐藏条件,问题迎刃而解。

从图上看,当两车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行的路程不是行了两个全程,而是行了三个全程,(60+90)×5=750(千米)应当是三个两城间的距离,所以两城间的距离应该是750÷3=250(千米)

3.几何图

小学数学知识中,图形知识也有着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平面图的,也有立体图的。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画图更容易理清题目的每一个条件,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题的关键。如图:一张正方形卡片,一条边裁掉5厘米,另一边也裁掉5厘米,剩下的面积比原来少175平方厘米,求原来的正方形卡片面积。

这是一道典型的图形题,我们不妨把所有的文字通过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去几何图中进行分析,寻找解题的方法。

由图可知,图中裁掉的175平方厘米的面积可以分割成①②③三部分,①②两部分的面积之和应该是:175-5×5=150(平方厘米),而①②两部分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宽同为5厘米,所以①部分的长为:150÷2÷5=15(厘米),原来正方形卡片的边长就是15+5=20(厘米),那么,面积就应当是20×20=400(平方厘米)

……

当然,“图解法”的形式还有很多,我们遇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只要能清晰地表示出题目中的信息,有助于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可以了。

总之,“图解法”作为当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相互学学习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在教学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运用这样的策略,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