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音乐教师所担负的任务是传承和普及良好音乐教育思想、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素养。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观念。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培养敢探索、会创新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满足他们的创造欲和求知欲。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谈一谈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一、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阵地

同志指出:“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创新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音乐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教学目的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课堂教学本身又是丰富多彩的,不但要教会学生唱歌,学会音乐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欣赏能力以及乐器的演奏能力的提高等。这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设计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不断创新,从自己创编到群体交流,变封闭的音乐课堂为开放式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的手段,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二、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创新能力的主体

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即兴表演、演奏等,都能够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做文章,使学生成为课堂创新的主体:(一)互动多边教学。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比如:上《青春舞曲》一课,首先是师生交流,我会唱青春主题的歌曲(教师唱),你们会唱其他的有关青春主题的歌曲吗?(学生唱)其次是生生交流,他们分小组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学习《青春舞曲》,主动积极、共同把这节课的内容完成,达到学习的目的。(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成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形式。现代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是合作的学习情境。这种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三)个体性的充分挖掘。个体性主要是指现代教学方法更加趋向于个别适应、因材施教,更加注意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更加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四)全面性达成学习目标。全面性是指现代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视认知、情感等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上《森林之歌》一课,这是一首舞蹈性的歌曲,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学生掌握舞蹈性的抒情歌曲的演唱方法,同时对学生也进行热爱自然、喜爱外国歌曲的教育,所以这一课达成的目标是多种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让兴趣学习成为学生音乐课堂创新的源泉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会增加在审美中的愉悦体验,二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水平。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当前活动产生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主动学习。导入是引发兴趣的起点,在教学歌曲《唱脸谱》时,歌曲采用京剧脸谱的道具作为导入,以多媒体音画中展示京剧的美轮美奂的各式脸谱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形式开始新的一课。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在课堂中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巧妙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随着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当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如何保持就尤为重要。当学生学会歌曲后,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自由设计拍手、跺脚等其他舞蹈动作或加入衬词和打击乐等,并使用多媒体音画结合,大胆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形象生动地理解作品。

四、让学会审美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创新方式

“教师带着学生走向音乐教材”,这种学习模式应该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而让学生学会审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目的的最终目标。在创新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主动走近音乐教材,进而感受音乐。在教学中,围绕新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来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音乐教育引向深入。在欣赏《中国民歌欣赏》时,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个过程都和民歌有关,无论在襁褓中,在牙牙学语时,你还是在幼年、少年时期,民歌伴着你们做游戏、学家务,帮助你们了解自然、历史和生活……今天,我们音乐课的主题就是――中国民歌欣赏。然后通过音像资料放映三幅与本课欣赏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风光片断,让学生分别根据歌曲的歌名及歌词内容,给歌曲配上适当的画面,在画面的“背景”下,放歌曲欣赏的录音片断,让学生能有一种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所欣赏内容的理解。此时,用一些言简意赅的语言去启发,继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分析中我告诉学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在聆听第二遍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通过“音、画、诗”三位一体欣赏方式结合,让学生感悟音乐、视自己为“参与者”,将自己作为潜在的作曲家、书画家、诗词家,根据自已的想象和联想对音乐进行理解。我在总结时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允许并提倡学生运用不同形式去创新,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创编歌、舞、音乐剧,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积极地帮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做学生创新能力的引领者,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创新之花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