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认知风格与创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认知风格研究的深入,逐渐把认知风格与创造力联系起来,并认可认知风格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认知风格的发展和认知风格类型两个方面来探讨对创造力的影响,以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认知风格的人才。
[关键词] 认知风格 创造力 场独立 场依存
一、问题的提出
个体的认知差异除表现在一般的认知能力上,还表现在认知风格上。关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气质学说。Boring从目标指向和潜意识来研究认知风格对个体的影响。Lewin从人的环境和环境对个体的需求来考虑认知风格的形成。Allport将风格与认知联系起来。Thurstone把个体最初的导致感觉判断的态度作为区分风格形成的参数。现代认知风格理论与Jung、Jame、Riding等人的工作密切联系。从20世纪40年代威特金的场独立―场依存的研究至今,人们在认知风格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一般认为认知风格是人类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和持久的倾向和特征。它是长期形成的,是个性在认知过程中的体现。
随着对认知风格的深入研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知觉开始扩大到思维、想象、记忆、学习、解决问题等方面。随着创造力研究是升温,人们发现,个体的创造行为受认知风格的左右,这样,逐渐把认知风格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创造性也译作创造力,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理解和使用有很大差异。Gruber 和Wallace认为创造力是新颖和价值的统一体。米德强调创造力的主观创新。这些研究者将创造力或者当作一种特质,或者当作一种能力,他们 往往只是强调了创造力的某一个层面。R.j.Sternberg提出创造力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基础、元认知技能和人格因素。Rebucci更是总结了存在的五六种定义,并给他们进行了归类。
笔者认为应该认识和重视到创造力的人格层面,我们应当更好的识别与创造力有关的认知风格,对探讨认知风格和创造力,培养具有创造性认知风格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认知风格与创造力
1.认知风格发展与创造力
关于认知风格的发展问题,至今仍存有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认知风格主要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在研究认知风格的遗传因素方面,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个体对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的选择和偏好是由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加工方式或大脑的单侧化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一些实证研究支持: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也与人的创造性有关。Mata 和Uemura的研究结果显示,呈现语言或视觉刺激时,高创造性的人在左半球加工刺激时,任务完成较好。Martindale等人的实验也说明有创造性的人在创造时更多依赖的是右半球而非左半球。左脑具有逻辑性和聚合性认知加工的特点;右脑具有直觉性和发散性认知加工的特点。因此,有创造性的人在创造时更多依靠的是右半球而非左半球。
尽管一些研究表明类型偏好受遗传的影响,但Ferair和Sternberg还是认为类型的倾向性明显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即环境因素影响认知风格的发展。如果家长和教师所鼓励的风格是在自由的、相互合作、活跃的、不拘一格、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塑造行为,让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积极交往,这直接影响儿童的认知风格的发展,在这样环境中形成的认知风格的个体思维活跃、求新求异能力强。富有想象力、个性独立,具有高创造性。另外Simonton认为帮助者和角色榜样在发展天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以前的诺贝尔获得者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或者他们周围有许多人可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当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周围有许多具有创造性的人时,他最能获得成功。
2.认知风格类型与创造力
在认知风格的研究中,以威特金的贡献最大。随着对认知风格的深入研究,并在传统基础上形成了五种认知风格类型:场独立―场依存、熟虑―冲动、聚合―发散思维、齐平化―尖锐化、整体―序列。笔者列举这五种类型的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影响创造力的某些因素,从而从这些角度去探讨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1)场独立―场依存。威特金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40年代对垂直实验室的研究,他通过棒框实验发现人们在判断垂直上存在差异。有的人参照视野线索做出判断,有的人根据自身平衡做出判断。这种特征在完成各种任务是一致的。威特金把凡在知觉中受背景影响大的属场依存型,把凡在知觉中不受或很少受背景影响的属场独立型。人们发现场独立型儿童比场依存型在任务分析上和区分知觉对象上更有能力,更喜欢独立活动,能对内在强化做出反应,喜欢对学习进行规划和重新构造,愿意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场依存型儿童倾向于小组学习即频繁的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互作用。在探讨场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关系时,学者们都认为独立性更富有创造性。笔者认为一个人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就必须打破原有已组织好的场,这个场就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场独立者较高的认知改组技能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场依存者社会交际一面带来的优势。Simmion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创造力变得更具有合作性,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灵感,较前者容易吸纳他人意见进行全面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尖锐化―齐平化。这种认知风格体现将信息“吸收”到个人记忆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尖锐化―齐平化测验通常是使用一些看似相同的图形,要求学习者在记住前一张图形然后比较后一张图形,看两张是否相同。Klein发现具有尖锐化风格的个体,显示出“外在指向”,他们对竞争和自我展现表现出适宜性,对成就有高度的需要。而齐平化风格个体遵循“自我指向”的模式,比如从外在对象退却,对指导和帮助有一种夸张的需要,倾向自我贬抑。
由此看来,尖锐化者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创造力要高于齐平化风格个体。齐平化者对事物有一定的含混度,宽容性要强于前者,因此学习速度较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吸纳两者风格中有助于创造力的成分。
(3)发散―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是“新信息的形成”。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多变性、新颖性等特点。吉尔福特认为这些特征被认为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瑞普认为发散思维促使人们改变对生活中种种视而不见事物的认识,以特别的方式加以重新认识。一般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创造力。其实笔者认为聚合思维同样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不能忽视对其的培养。
(4)冲动―熟虑型。这种认知风格最初由Kanan提出。采用匹配相似图形测验加以测量。这种认知风格来源于早期调查知觉速率方面的工作。在不确定的情景下个体做出决定的速度是非常不同的。一类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的做出决定,被称为冲动认知型;另一类反应前深思熟虑,仔细考察所有的可能性被称为认知熟虑型。
一般认为熟虑型学生考虑问题全面、观察力强、善于质疑,能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收集信息能力强,对事物的判断正确率高,善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视觉表象存储丰富,有利于发现新事物,含较高创新思维成分。熟虑型往往被教育家认可。其实冲动型学生也有可能具备一定直觉思维能力,有较好捕捉事物特征的洞察力和敏锐力。他们往往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大胆创新。
(5)整体―序列型。这个标签是由Pask,Scott提出的。整体性思维者对学习任务倾向于采用整体策略,行为就反应特征是“假设导向”。序列型思维者倾向于采用聚焦策略,行为特征是按部就班。整体―序列的认知风格也是根植于知觉功能上的个体差异,与个性有重叠。在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整体型学习者将任务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而序列型学习者则恰好相反,喜欢注意或知觉较小的细节。
这种是用整体还是序列的信息加工方式往往制约着个体的创新思维,影响着个体创新思维的发展,整体型个体干支相对全面,宽容地对待各种假设,注意力能适时转移,善于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这些有助于个体的创造行为。序列型感知敏锐,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准确,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观察力,这些也是创造力人才特征表现,但容易受细节的束缚,容忍含混力差,思维不够开放。
三、小结
笔者认为认知风格确实影响着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许多心理学家,如T.M.Amabile,D.W.Mackinnon等人提出了创造性的认知风格的特点。许多的国内学者更是概括了创造性认知风格的特点:
1.感知敏锐,善于质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注意离集中。
2.感知全面,客观,能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存储丰富的表象,场独立性强。
3.思维流畅,记忆准确、广阔、信息存储方式有利于迅速产生连锁反应。善于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不追求惟一答案。
4.思维灵活,容忍模糊,注意力能适时转移。
5.宽容地对待各种设想,具有浪漫精神和超现实感。
6.敢于冒险,不怕失败。
7.富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能把两类相距很远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些为我们的未来的教育方向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Feist G J.A strjctual mode of scientific eminence.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4(2):366-371
[2]Gruber H E,Wallace D B Special Issue:Craativity in the moral domain.Creativity Research Jaurnal,2993,6(1-200)
[3]海纳特:创造力[M].工人出版社,1986:16-17
[4]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66-367
[5]Martindale C,Hines D,Mitchell L,Covello E.EEG alphaasymmetry and reativity[J].Personality and Ndividual Differences,1984,(5):77-86
[6]Riding RH.On the nature ofcognitive style.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17:29-49
[7]Riding RH,cognitive style:A review.In: Riding RH,Rayber SH ed.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voll 1:cognitive styl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0:315-344
[8]De Bono,E.(1973).Lateral Thinking:Creativity Step bystep.New York:Harper and Ros
[9]Ripple,R.(1999).Teaching Creativity.Encyclopedia of Creativity.
[10]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