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做好铺垫

没有预设的课堂生成往往是盲目的,面对不期而遇的非预设生成,教师常遭遇无法驾驭课堂、无法引导学生的尴尬场景,因此只有做到对课堂的精心预设,才能够提高学生动态生成的有效性与教师应对动态生成的从容自如,使课堂呈现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1)学情预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教师预设的起点,是预设生成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原有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的进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的教学中,美图秀秀的内容与新版的三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有重叠,教师如果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没有准确的了解,所做的预设只能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各年级各学科各学段的教材来了解学生大致的知识水平与已有经验,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预设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2)教学预设: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应着眼于宏观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造条件。

在《演示文稿设计制作》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突破教材中“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报告”这一主题,以苏州园博会为情境,以园博会小导游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将“谈谈对园博会的印象与感受”作为导入,把探索成果交流、小导游的演示讲解等环节确立为主要内容,进一步体现了作品的完整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互动交流――为课堂生成创造精彩

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智慧火花,学习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制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更多地向全体学生提出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网上信息的下载》时,笔者课前准备的很多资料在发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一些学生未收到文件。“老师,通过网上邻居共享吧!”有位学生建议。“好啊!那请你来帮老师共享一下吧!”这位学生熟练地完成了文件夹的共享。未收到资料的学生纷纷下载。“老师,我的网上邻居打不开,但是能打开网页。”“大家讨论一下帮他想想办法吧。”“老师,放到FTP上就可以了。”“上传云盘共享吧。”“用QQ的传送文件功能。”……在这个环节,围绕着“文件的下载”主题,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提高了信息素养。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内容,运用互动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创设情境――为课堂生成创造条件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夸美纽斯一语道出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有效生成教学资源创造条件。课堂生成需要有一定的情境,而对于创设的情境则要求具有真实性,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这样才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了好奇和兴趣这两个生成的起点,教师如能及时抓住这些生成的机会,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妥善地处理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便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二节《图片制作》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Photoshop图层含义及使用规则的理解,笔者没有直接讲授图层的概念、使用图层的注意事项,而是创设了一个将两种校园垃圾(橘子皮和废纸)分别放在不同图层的情境,让学生先完成橘子皮的清除,再接着完成废纸的清除,此时学生的操作就进行不下去了,这也正是教学要达到的预设目的,这时笔者立刻组织学生发言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问题的可能所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有效的课堂生成,同时也有效地突破了图层教学的难点,培养了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应以“趣”引路,以“情”导航,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知识的生成点,才能最终达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效而全面的统一。

多元评价――为课堂生成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及评价,将决定课堂生成是否精彩、是否充分,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追求智慧化。在生成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坚持正面引导,倡导无错原则,让每一位勇于回答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毫无遗憾地坐下,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即使是即兴评价,也不能草率、片面,力求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抑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创造精彩。

在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一节《封面制作》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环节,有太多不确定的生成可能,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教师无法准确预测,为此笔者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评价情况制定了应对策略,如当学生给出浅层次的评价,“整体设置很美观”时,笔者则引导:“你的直觉整体感很强,不过如果评得具体些则更有说服力。”当学生给出了恰当的评价,“封面素材和色彩与主题搭配和谐,且各部分大小比例设置合理”时,笔者则点评:“你的评价很专业,让大家知道了今后该如何设计美观的封面。”……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当课堂上生成了一些预设之外的环节时,更需要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呵护,多一点欣赏,多一点质疑,为学生创造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课堂动态生成的目的,进而实现深化教学的目的。

生成性课堂是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课堂,围绕预设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创造的火花,随时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重视学生在目标教学下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与激情的信息技术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