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管建刚《理想的风筝》看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管建刚《理想的风筝》看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预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出现相差的情况,那么如何认识和处理这种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也提到过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方法等的相关调整。

关键词:《理想的风筝》 预设 生成

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理想的风筝》一课,从整堂课的流程来看,他的课是成功的:教学目标明确、文体特征明显、内容集中、结构层次清晰、注重读写结合并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等等,但是其中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教学内容信息量过大、过于体现文本特点在人文关怀上体现不够、预设与生成把握不到位等等。文章主要针对教学视屏中两处忽视生成的情况进行分析:

片段一

师:写板书的时候,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特写,专门写刘老师转身的写的特写,请你把这句话划下来。

师:好,来,你来读

生: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师:是这里的请举手,哎,我来扮演一下刘老师,左腿……我写板书,写完了,是这样子吗(扮演刘老师的动作)?请同学扮演(急速地一转)……

师:急速地一转……读出感觉,读出急速

生:分开读

师:重音放在急速上,再读一遍找出的话

生:齐读

师:我请问你,刘老师干嘛要急速地转呢?急速很不稳的是吧,没慢慢来的稳,刘老师为什么要那么急速地转呢?就不能稳一点吗?慢慢转吗?

生:可能是他认为上课的时间很重要,不能浪费。

师:慢慢转的话会浪费一下时间,你,是吧?

生:就是不能因为他残疾而浪费我们学习的时间。

师:哦,一堂课要转很多次,一次一次这么慢慢会浪费时间,我想,哎……

生:一堂课要写的板书太多,如果不这样快的话,一节课的时间就会这样被浪费掉

师:上面讲的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哎,我想刘老师其实是这样想的,正常的一个两条腿的老师有没有因为写板书而浪费大家的学习?

生:没有

师:我也不能耽误,所以刘老师的写板书的急速地一转,其实是他不肯服输,有两条腿的老师正常的老师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这是写了两个故事……

片段二

师:好啊,现在我们又开始学课文前,我们说用故事写人的要点,第一是?

生:特点

师:第二是?

生:写好故事

师:现在我们又发现了用故事写人的三个新的奥秘

生:第一是故事的分配;第二是故事的长短;第三是内在的关联

师:这是三个用故事写人的奥秘所在,有没有第四个呢?你们自己看书,你们就琢磨琢磨看……有没有什么发现?你来说说看?

生:故事的升华

师:最后要升华一下,就是最后一段。刘老师啊,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如果以后写作文,他写到了一个奥秘所在,要升华一下。还有吗?你来

生:要真情实感

师: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这样子的,它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具备独特性

生:首尾呼应……

师:对的,呼应,这是你们经常要用到的手法,还有没有?告诉你,读书啊,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有刚才你读书的那种方法去发现他怎么写?

师:“课上”的故事,因为是一类的,故事跟故事之间,可以没有过渡;“课余”的故事,因为也是一类的,也不需要过渡。然而,从“课上”的故事,转到“课余”的故事,需要过渡一下。请你找一找过渡的句子……

师:在故事与故事之间,为了连接的更巧妙,作者用了写景,这是第四个奥秘所在,一起读

生:故事的连接

……

在片段一中,学生对于刘老师“急速地一转”这个动作的理解都仅仅在于不想浪费时间,不想耽误大家学习的功夫,但是没有生成刘老师个性上的不服输,管老师就对同学们解释道“没有正常的有两条腿的老师没有因为要写板书而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他也不能耽误,所以刘老师的写板书的急速地一转,其实是他不肯服输,有两条腿的老师正常的老师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这里的不服输是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学生主动获取或者引导后得出的。在片段二中,管老师在讲到用故事写人的奥秘的时候,要同学们自己在书中找到第四个,有同学提出了故事的升华、真情实感、首尾呼应等方法,但是因为不是刘老师预设中要生成的答案,所以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最后就分析课文,得出了故事的连接这个奥秘,这里没有抓住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没有做到有效的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深化,二者应该是和谐统一于教学的。由于教师思想的不一,对 “教”和“学”认识不同,以致没有重视或者是过度重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预设生成在课堂中没有有效形成。要使预设有效的生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备课:深入文本,了解学生

我们常说到备课的问题,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一个预设,怎么去做到有效的预设,又有动态的生成是需要讲求技巧的。在备课中,教师应该做到“备课备两头”,一头是教材,一头是学生。管老师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对于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并做了精心的预设,从写作的角度入手,着眼文本,教学生怎么去用故事写人;但是对于学生学情方面,把握不太到位。教师在备课时要首先做到充分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材本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形成一个“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使之能够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对问题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其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领性的存在。我们应该创设一种“生本课堂”的模式,让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学习阶段的情况有所了解,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使教学层层深入。

二.语言:准确生动,精心设计

预设好,并不一定能有效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引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兼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时反映,在轻松的话语环境下让学生自觉走向探求智慧的新天地。教师要做到提出的问题带领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生成相关的内容,如果语言引导指示不明,学生不理解,这样就做不到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了。管老师在《理想的风筝》教学中,大部分提问都是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的,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去学习这种方法、这篇课文,所以,总的来说,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生动,能向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不着痕迹的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产生一些紧张心理,主动的想去探究答案,从而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动态生成也就自然而然了。

三.反思:自我提升,加强研究

教师想要将预设与生成完美的展现在课上,就要做到反思,这种反思应该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在课后,教师要结合已有的教学实践,反思并形成一种教学能力,使之能够对文本有自己深入的理解并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学生的各类情况,推动教学的动态生成。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听取不同教师的观点并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与教学实践结合,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不断地进行研究学习,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教学机智,及时生成资源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信息,有的教师可以预设,这些是可以根据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下一步讲解的;对于教师预设不到的那些信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因势利导,收集并与预先形成的教学方案进行结合,形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往往教师预设不到的信息,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并生成教学资源,这不仅会提高课堂的质量也会对教师的成长起到积极地影响。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这些资源与课堂的一个结合,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一堂课上使预设有效生成可以从这些入手,逐步推进,管建刚老师《理想的风筝》一课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预设与生成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而实行的手段和措施,应正确认识他们的作用,而不是被他们束缚,在教学中注重的还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伟.《论生本课堂的情绪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2期.

[2]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27卷.

[3]于德明:《看似寻常最奇崛》[J]江西教育,2014年7―8月.

[4]李洋:《巧妙平衡预设与生成,追求有效语文学习》[J]科教导刊,2011年9月.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