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既做炸弹也做学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蔡元培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实打实的兵戎相见。在蔡元培当北大校长的时候,林语堂还是清华大学的教师,他请蔡元培为自己的一部书写序,当林语堂来到蔡元培办公室的时候,他惊呆了,只见校长候客室的正中有一个玻璃架,架子里放的都是炸弹和手榴弹。原来,蔡元培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为革命党人采购这些武器。
蔡元培的“好”遮盖不住他身上的锋芒,这种锋芒在很多时候虽然是无形的,但足够让一切自大的人赧颜。林语堂曾亲眼看到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是怎样被蔡元培的锋芒震慑住的:伦敦举行伯灵顿中国名画展览,派两三位代表来南京和上海监选故宫博物院名画。蔡先生当然参与其事。外国代表中有一位是法国汉学大家伯希和。你说他不通,他倒算通。妙在我们四五人在一室一室巡行观览之时,伯希和滔滔不绝地表示其内行。这张宋画,看绢色不错,那张徽宗的鹅,无疑是真的,墨色如何,印章如何。蔡先生却一声不响,不表示意见,只是客气地说“是的,是的”。后来伯希和忽然不说了,他若有所觉,有点怕了,不知在蔡先生面前出丑没有。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别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伯希和当然怕得有理。蔡元培曾为清朝进士,官居翰林院编修,对于旧学新学,皆有很深造诣,他能慧眼识出各派人物身上的才学和本事。自身没有对学问的极高眼光,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蔡元培学问精深,但他更为人称道的是对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的尊重。蔡元培和他聘请的北京大学教授胡适之间关系相当友好,但是两人在《红楼梦》研究中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蔡元培代表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力图把小说中的人物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考证“本事”;胡适代表红学研究中的“考据派”,强调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蔡元培的“索隐派”在学术上遭到了胡适的痛击,胡适甚至讽刺蔡元培的研究方法为“大笨伯猜笨谜”,这对向来温文尔雅的胡适来说,用词可谓相当尖刻了,尤其是针对十分欣赏自己的校长蔡元培。但是,蔡元培并没有因此而和胡适交恶,相反,他还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对手找材料。胡适为了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急需找一本清朝人写的《四松堂集》,但是各处寻觅均难以得到,最后竟然是蔡元培帮他找到了。在论辩中苦心为自己的对手寻找利于对手的资料,蔡元培的风格已经不是简单的“好”了,而是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尚。
(据《领导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