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归小学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归小学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是一个包容很宽的概念,它可能是儿童,也可能是成人。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其对象就是儿童。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应是小学儿童语文课堂。

关键词:儿童;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00-01

小学语文教学坚守“童本”取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往往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出现,在比较注重知识灌输的社会里就无形地拥有了主宰教学、主宰课堂的特权。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童本”课堂,我们自然可以作多向度、多层面的探索和阐述,但笔者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

一、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人类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这是自然界的恩赐,也是生命降世所必须拥有的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力。就如种子一定要顽强地发芽,草木一定要拼命地扎根一样。所以。学习应该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行动历程,我们所有的

教学目标和希望,都可以依托学生的自我生命来实现,而且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只能凭借学生内在的学习智慧来达到。必须认识儿童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他们承传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教学必须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他们吸收内化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成为儿童快乐起飞的平台。尤其是语文学习,语言学家都十分肯定人的语言本能的存在。从而认为语文原则上不是靠别人的教,而要依靠自己的学。语文可以“无师自通”几乎已成共识。父母并没有把他们送到专门的学校去,也没有学习口语的教材,更不上任何口语课,布置许多作业,当然也谈不上去补习班或请家教。可为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口头语言?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儿童作为天生学习者的潜力。儿童有三大特点体现了好学的天赋:一是“好问”。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这甚至令一些成年人不胜其烦。为什么“好问”?“好问”的实质是求知,儿童希望了解许多不太清楚的事。二是“好玩”。游戏几乎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儿童的文化精神便是自由的游戏精神。孩子正是通过“玩”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所以,“玩”就成了孩子最好的学习。三是“好奇”。儿童很容易发现新奇,也很喜欢新奇。“好奇”正是儿童天性的“求知欲”的强烈表现。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为什么又会有不少的孩子学不好?这并不奇怪,除极少数儿童有生理因素(智能发育不良)外,基本上是由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过高的要求,过多的作业.过分严厉的训斥,过于费解的交流……都有可能伤害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好学的天性遭到压抑。这就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认为:“受错误教育的儿童。比不受教育的儿童,距离智慧更远!”

二、“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语文教学最多不过是十几年.然而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运用语文于工作、学习、生活。最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教”自然应当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不需要教”这一落脚点上,但似乎很少有人考虑它的逆命题。即“为了不需要教”,今天我们又应当怎样教?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逐段讲解”那“授予”式的基本套路,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牵着学生走”的基本态势.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教师淋漓尽致地展示才情而只是让学生一旁“配合”的基本格局。如果我们能严峻地反思“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答案恐怕只能是一个,即这样的教不应当是教师的全盘授予.更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台作秀,而应当是“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学会”学习。我们过去过度地在研究怎样教,其实我们应当更多地研究如何“少教”、“不教”,实行“无痕之教”。

“教学论”发展至今,“教学”已不是视学生为容器,由教师单向灌输的行为。甚至也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授、受关系,而是“教师,教学生学”,一种应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理念。其实,教乃学之导的朴素意识,在古贤的教学思想中时有闪现,如子思在《中庸》的开篇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说:大自然孕育了人的本性,自然的人性就是“道”.对道的修炼就是“教”。所以,“教”也就是修道者的学,即学习者。而学习活动也就是率性的、自由作为的,就像婴幼儿的牙牙学语,都不需要刻意地去教。宋朝朱熹对此说得更为透彻:“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探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教学发展到今天。最有效的“教”.更应当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指导、引导和诱导。一位教师教学《爬天都峰》一课(人教版第5册),深读课文伊始,就有一位小朋友说:“课文的题目是‘爬天都峰’,这‘爬’字有点儿土。我们说‘登山队员’,就没有说‘爬山队员’的。用‘登天都峰’作题目不是更好吗?”老师正想解答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但又想何不把“教”转化为让学生自己“学”的过程。于是,教师现场改变了教学预设,便说:“你的话有道理。用‘登天都峰’作题目也可以,可作者为什么要用‘爬’,在这里到底用‘登’好还是‘爬’好,让我们来深读课文研究一下好吗?”于是有的学生找到了写天都峰特别高的第二小节作依据,说明“爬”比“登”好,因为“爬要手脚并用,正表现出这山的高,只能爬”。教师便乘机抓第二小节研读感受。有的学生说因为登山的“我”是个孩子。还有一个是老爷爷,这一老一小要登山多不容易,就只好“爬”了。教师便因势点拨学生深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七小节。有的学生还从课文的第八至第十小节,说明这一老一小是依靠了互相鼓励,“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才上了天都峰,不是轻易上去的,用“爬”更能说明这一点……就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了满足,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调动,用自己的学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老师的“教”只是渗透在“导学”的过程之中。实践证明。教师很多“教”的行为都是可以转化为“学”的活动的。应当说,“以学代讲”是实现“为了不需要教”的一条可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