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摒弃道德说教,让德育植根于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摒弃道德说教,让德育植根于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个误区,即崇尚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道德典范,侧重于脸谱化、抽象化的道德说教与反复灌输,以致德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取得真正的效果。教育的本义是灵魂的唤醒,外在的教育力量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生命自觉而起作用,德育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当下德育的深入开展,应遵循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的生活化两个原则,在保证德育的基本方向不动摇同时,努力使德育回归学生生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个人应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也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绝对真理”灌输,以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排斥心理。其实,热爱祖国,并以自己的切实努力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富强作出贡献,这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应具有的品德和责任。这一点,中外皆然。美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总统林肯有一句名言“不要问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们为祖国做了什么”,就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我们的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把个人的成功成才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具体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我们应避免简单化、抽象化说教的误区。我们可以援引具体事例、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例如,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曾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其中蕴含的拳拳的爱国之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萌发出一种与伟人同行的冲动。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集体活动来加强爱国教育,在平时正常上课之外,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的集体活动中,例如,一年一度的学校歌咏比赛、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学校也可经常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使学生真正得到启示与教诲。前不久的纪念抗战70周年大阅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许多学生表示,在观看阅兵活动的现场直播之时,意气高扬,激动不已,从心底萌生了作为中国人的一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以及跟随前辈英雄的步伐,为祖国的强盛尽自己一份力的强烈意愿。

此外,“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就是一位好老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影片,前辈救国救民的精神使学生感动,从而体会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为民族振兴而读书的信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能得到崇高信念的引领。

二、贴近学生实际,让德育植根于生活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教育环境和社会风气,当前德育工作在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基本方向同时,应遵循德育生活化的原则,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寻找德育的切入点。这是丰富德育内涵,避免德育沦为空洞说教的合理路径。

1.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经常会遇到困惑与挫折,这是成长路上自然而然的事情。此时,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引导和鼓励,而这,同时也是德育的良好契机。教师应坚持“爱和严”相结合的方法,拨亮学生心中理想的灯,鼓励他们说出“我能行!”,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路历程,对于意志消沉的学生,要适时把握教育契机,通过师生间亲切、深入的沟通,帮助他们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让学生时时感到老师是自己的坚强后盾。我们还可以活用传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坚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今天我进步了吗?今天我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明天我将怎么做?

2. 注重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树立的学习榜样,可以是伟人,或某一领域的一时之选,如邓亚萍刻苦训练,永不懈怠,赢得了18个世界冠军的事迹。此外,身边、日常生活中同样不乏感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教育素材,如二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学点的普通教师,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万难、逆境成才的脑瘫学生等等。相比之下,源于日常生活的德育榜样,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更能体现榜样的教育效能。因为,它们不是高不可攀的典范,而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之后能够触及的目标。

3. 立足课堂教学,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德育的深入开展当然离不开德育课堂的渗透与潜移默化。德育课程的开设,德育课堂的教学,要注重摒弃脸谱化、空洞化的道德说教,着力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媒体关于“中学生放学路上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却遭讹诈”的报道。这一道德情境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早有耳闻,讨论这一类问题,无疑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既理解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优良品德,又懂得在见义勇为的同时保护自己,同时深入思考见义勇为背后的法律保障等问题,达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可以说,让德育回归生活、植根于生活,使学生置身于各种道德冲突的情境之中,意识到道德问题的复杂性,才是对学生的思想与道德素养的真正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开发区潭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