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杨氏官厅地域景观建筑考察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杨氏官厅地域景观建筑考察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杨氏官厅,原名“杨氏宗祠”,坐落在城步苗族自治,杨家将后人杨再思后裔聚居地在此。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四合大院。这座典型的明代建筑,楼梯、天井、院落、晒坝。它们是建筑内外部空间联系和过渡的主要构件。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前厅、天井、正厅、左右两厢房组成的院落。对进一步研究苗族文化苗族历史和城步杨家将迁徙和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杨氏官厅 建筑景观 院落

杨氏官厅,原名“杨氏宗祠”,坐落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大竹坪村,杨家将后人杨再思后裔聚居地在此,城步古称“五溪蛮”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历史悠久。《宋史》有记载抗金名将杨再兴的英雄壮举,清道光《宝庆府志》载:“城步山峭多石,气象雄伟,历代名将出焉。在宋有杨再兴,元有杨完者,明有蓝玉、沐英、杨洪父子,丰功伟绩,照耀宙合。”《元史》、《明史》有记载杨完者及杨洪父叔子侄的英勇事迹。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活动基地,是历代城步杨家将回乡祭祖的主要场所。

一、杨氏官厅概况

杨氏宗祠据说为明洪武年(1369 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系南明唐王湖南巡按杨乔然的故居,明崇祯五年始建。明隆武二年,杨乔然由京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等先茔墓地,七户子孙在原址修建此厅,并提此名。明洪武年间,总兵杨N(原名杨再禄)回家乡祭祖扫墓,有感于杨氏先祖名望,并修“杨氏宗祠”,《明史》称“朝廷辅国安邦者“推杨氏”。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祖籍为城步大竹坪的湖广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亲临大竹坪杨氏宗祠祭祖,见宗祠正厅上方挂有“勋裔”匾额,亲题“派总关西”匾额挂于宗祠前厅之上,并将“杨氏宗祠”经南明皇恩准更名为“杨氏官厅”,“杨氏官厅”之名由此而来。直到清宣统年间选后分两次建成,整个建筑面积大约为786平方米。

二、杨氏官厅的景观建筑特色

杨氏官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四合大院。造型特色鲜明,气势雄伟。湘西南祠庙建筑林立,大多数都有高大的封火山墙,但是这一点在杨氏官厅并不突出,显得特立独行,大门后设戏台的则有较大的庭院,其他如正厅、正堂、后房等其他用房则紧凑批连,继承了传统的景观园林建筑的传统形式,并适应当地潮湿等气候特点。

1.建筑建筑形制源于徽派建筑又融入了多种风格,汉族四合院的礼制,少数民族苗寨的地域特色,与景观空间的过度与组合构成和谐。湘西南地区干栏式建筑、鼓楼、风雨桥、祠堂、家庙等都是极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杨氏官厅也是特色鲜明的,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祠堂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前厅、天井、正厅、左右两厢房组成的四合院落,座南朝北,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正厅柱体粗大,柱墩雕有龙腾图案和飞禽走兽。梁、檐、柱、门窗、屋顶、栏杆、马头墙等依据空间私密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建筑造型元素对空间进行划分。建筑空间中的天井建筑内外部空间联系和过渡的主要构件。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以内院为中心的向心性组织,所有建筑物均面对中心,背靠,形成一个舒适安定的环境。

2.采取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 传统四合院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往往采用多重封闭的手法,在在苗族中是很不多见的,此地的少数民族建筑多为吊脚楼,杨氏官厅的修建在当地建筑中颇为突出,这种建筑形制在北方却很普遍,在民族迁徙和融合中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跨越了广阔的地域,依旧沿袭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制造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且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经过改造,也适合南方这种潮湿的气候,在南方因气候关系,院落较小,亦较封闭,以避免过多的日照热量,并将自然要素引入院中,使得气温得到调节的作用,建筑本身也与景观发生了更多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在民族融合中的过度和与时俱进,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和价值观,

3.装饰风格鲜明,吉祥图案和湘西南浪漫楚巫风情的融入,既体现了苗寨传统文化,又展现了汉族传统文化,杨氏官厅从屋脊到梁柱再到支柱的下端、檐板和门窗,都雕刻装饰,在整个建筑群中甚至还有双面镂雕,体现了当地建造者的优秀的雕刻艺术,突显了当地人民和杨氏族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杨氏官厅的图案有人物故事、花草、鸟兽等,它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更重视一种吉利祥瑞的观念,并且体现了人们自由祥和的气质,如蝙蝠的雕饰表示“福”,鹿的造型表示“禄”,桃子的雕饰表示“寿”,花鸟龙凤变形装饰的符号雕刻于门窗之上,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主要纹饰是卷草纹,活泼的鱼虾嬉戏、鸡鸭鹅等农家动物图案,或者龙凤吉祥图案、并且以凤凰的纹饰居多,这是湘西南地区建筑群落所集中反映出的一大特色。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用在唐宋时期,一般是以花草进行处理成“S”形状,形成一个二方连续,或围绕成圆形在柱墩上,或围成方形在门窗上,造型圆润丰满,展现了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凤凰也是湘西南装饰符号之一,在历史上,凤凰神鸟有时候称为朱雀,是传统的四神兽之一,是火的象征,为了防火,这里的人们常常把火凤凰作为装饰,并且融合了这里地方特色,成为这里的主要装饰特色。总之,杨氏官厅的雕刻装饰纹样造型活泼多变,题材丰富多彩。这些图案,不仅增添了整个建筑群的美感,也反映了当地人们其乐融融的传统风俗习惯。

三、杨氏官厅的传承保护

这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明代建筑,先后经过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对大厅及两厢的重新修建。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经杨氏族众维修,并立有“重修官厅碑记”于官厅内。1987年7月,经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将“杨氏官厅”列为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族文化事也与时俱进,城步杨家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08年城步被命名为“中国南方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传承和保护杨氏官厅对进一步研究苗族文化苗族历史和城步杨家将迁徙和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邵阳市志》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长沙.1997.

[2](清)邓湘皋《宝庆府志艺文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94年).

[3] 周维权.的林卡[J].中国园林.1985(04):11.

[4]杨慎初主编.湖南传统建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