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集约化运营风险管控新路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集约化运营风险管控新路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适应日益激化的竞争态势,各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制不断在进行转型和优化,业务流程也在进行重大变革:一是营业网点由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二是“前台受理、后台处理”前后台一体化模式已初步设立;三是集约化运营作业和管理模式逐渐成熟。随着业务处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转型,运营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如何紧跟改革步伐进行转型,以及如何构建运转高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前后台一体化后可能引发的操作风险,是各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运营管理理念 管理方式 运营标准化

一、风险变化及特征

随着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集约化运营通过系统机制进行了有效的风险控制,但新的集约化运作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特征。

(一)集中运营使后台直接介入到生产流程当中,前后台业务联系更加紧密,各业务处理环节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业务的处理质量和效率。

(二)网点操作简单化,转由运营后台进行集约化作业,将分散在前台网点的风险向后台集中,加大了运营后台对操作风险集中管控的难度。

(三)在风险管理上在实现更多的系统参数化设置后,“机控”风险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参数风险则可能带来新的系统问题。

(四)由于前后台归属于不同管理部门,后台发现的问题需要前台反馈给客户,如不能完全达到一体化所要求的及时、深入和统一的效果,将带来声誉风险。

二、风险管控新路径探索

前后台一体化风险管控是一个全方位、多层级的风险防控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前后台一体化联动机制

建立前后台顺畅的沟通和联动工作机制,对加强前、后台协作,提高运营风险控制能力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交互、完善的员工响应体系,来加强对网点综合服务与支持。同时要加强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通过风险分析会等有效的后台机制,研究解决跨条线、跨部门的风险问题,加强对运营业务的综合管理。

(二)建立全流程风险过程控制机制

一是事前防范。网点人员要对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同时要建立不同突发事件业务应急机制。要根据业务峰值特点,合理进行有效劳动组合,提高人员复用率。二是事中控制。要明确各岗位职责,各环节操作人员都是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流程进行标准化作业,使各类风险在业务运作过程之中得到控制。要加强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明确系统问题报告路径,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理。三是事后稽核与检查。事后稽核与检查是事中控制风险的有效补充。要提高事后监督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要不断加强新流程下业务风险的监控手段和技术模型的应用,将检查结果与营业网点、柜员的考核评价相结合。

(三)提高运营作业标准化程度

1.流程标准化。通过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各项业务的业务流程、环节节点、调用的交易等,将规章制度对柜员操作风险的软控制转变为流水作业的硬控制,确保同类业务始终得到同质处理,保持操作风险控制的一贯性。

2.管理指标化。指标化管理是国际银行普遍应运的风险管理工具,旨在通过指标对重点业务活动和整体控制环境的风险状况进行日常监控,从而主动发现、报告风险,并提前采取管理措施。比如对各项指标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首先要明确各类评价指标和生产指标,其次要对考核或评价指标有具体的量化目标。抓指标,就是抓住了“纲举目张”的纲,在风险管理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绩效考核量化。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业务和技术持续性创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管理。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量化考核,在设计理念、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上,打破了传统绩效分配与管理序列或专业技术序列直接或间接挂钩的思维定势,将基础工资与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挂钩,绩效工资与岗位挂钩,同等级管理序列或专业技术序列人员,因所在岗位不同,绩效工资会有所差别,要让考核机制更充分体现岗位价值,更大地激发员工潜能。

(四)充分依托技术创新完善防控手段。

技术创新一直是银行运营业务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在业务模式的转变、工作效率的提高、用工成本的降低、风险的有效控制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要重点对自动化处理程度低、风险控制手段落后、人员占用较多的运营业务进行优化,努力提升系统自动化处理能力。

(五)依托数据化分析工具和数据模型。

通过数据化分析和研究,建立数据模型控制运营风险是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例如通过数据分析、设立数据模型监测操作风险,进行数据分析的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原因,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强化风险控制的管理体制

1.依托良好的运营文化。一是要充分发挥员工风险控制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员工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二是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注重与员工的思想交流,培养员工归属感。三是风险管理是运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探索和培养适合运营特点的运营文化和运营精神。

2.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一是制度先行,新系统、新业务,规章制度要先保驾护航,制度不能缺位。二是业务总在不断发展中,要应时而变,及时更新,防止制度滞后造成执行上的风险。

3.细化岗位设置。一是要确保岗位权限设置的合理性。二是要明确不相容岗位权限。三是要及时清多余岗位权限,确保岗位权限最小化。四是对因系统条件等客观原因限制,尚不能通过用户岗位进行风险管理的,要通过复核、授权等措施控制其使用。

4.优化业务流程。一是对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点梳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开展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评估。二是做好业务流程优化,在不降低风险管控的前提下去繁就简。

5.科学的人员管理。一是对集中运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打破行政、业务界限统一对人员进行调度,合理进行集约化操作人员数量和工作排班配置,不断提高人员复用水平。二是。对岗位和人员进行量化评估,达到人岗适配。

6.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随运营集约化的不断扩展,集中运营不仅需要操作型人才,但运营管理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专业化管理能力的人才,所以,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去适应运营未来发展是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