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与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调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结合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在考虑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生态脆弱性的前提下,认为: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要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积极开发科学考察游、生态科普游等旅游模式,让游客在欣赏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美丽景观的同时,促进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目前,我国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林场五大类型。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喀斯特森林旅游是依赖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而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喀斯特森林资源由于喀斯特地貌本身的脆弱性,相对其它类型的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既科学开发喀斯特森林景观,同时又保护好喀斯特森林景观资源,是摆在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面前的一道难题。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始森林我国是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2007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对于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同样具有代表性。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地文、水域、生物、天象与气候等分类标准,可将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按7大主类、16个亚类以及26个基本类型,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选取茂兰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特色景点18个,采用如下指标对这些景点进行定量评价:A、资源价值是否具有独特性;B、在国内市场上,对同质的产品是否具有商业上的竞争力;C、交通进入性是否较好;D、配套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的状况如何;E、景点位置、景观类型是否便于配套组合,形成组合;F、对全市旅游业的影响。

根据以上标准对候选区的景区进行评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评分结果如下表[18](表4-2)。

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名次的情况,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特品级景点2处,优良级旅游资源景点14处,普通级旅游资源景点2处。可见,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具有良好的品质。

(三)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根据卢云亭的旅游资源“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对茂兰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主要采用了其中的“三大价值”与“三大效益”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

(1)景观观赏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环境的完美统一和神奇的特色。而且保存着十分珍惜的濒危的野生动物、植物,如诗如画,俊秀独特。

(2)科学考察价值

茂兰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发育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森林,无疑是研究喀斯特森林动植物的天堂,具有极好的科学考察价值。

(3)民族文化价值

保护区境内分布着布依族、水族、瑶族等不同民族。在长期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环境和谐的建筑文化。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

(1)生态效益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成为共识。茂兰国家级保护区主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喀斯特森林群落学特征、森林的水文效应、特殊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广大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恢复途径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地表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自然本底,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基地,又是特殊地貌上众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由于喀斯特森林独特的水文地质二元结构所呈现出的水文效应,为茂兰周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2)社会效益分析

茂兰自然保护区地处贫困山区,是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7年荔波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员后,对外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自然保护区先后接待过日本、美国、瑞典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和国际友人来保护区访问考察、旅游。随着保护区保护和科研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科技、信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

(3)经济效益分析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多种经营和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可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社会效益,同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营业收入主要根据预测的游人规模和人均消费水平进行估算。参照同类项目及荔波樟江风景区的消费现状,结合茂兰森林旅游区的建设内容、规模、档次和时期其人均消费水平指标为2010年70元/人天;2015年80元/人天。经计算,2010年27.92万人,营业收入达1954.4万元;2015年预计总人数将达30万人,营业收入达2400万元。各时段的利润(按30%的利润率计算)预计为:2010年586万元,2015年720万元。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于2014年6-9月份发放问卷1500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样本1420份,有效问卷的比率为94.6%。整体上说,此次调查其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具有代表性。

(1)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人口学特征

从游客文化构成上看,(图3-1),大学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比重高达52%,其他文化层次的排序依次为初高中(31%)、研究生以上(14%)、小学(3%)。即中高等文化层次居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和学校研究人员,均有较高的学历。较高层次的客源市场意味着较高收入的市场,所以,茂兰在进行市场开发时要重视这一部分市场的开发效益。同时,研究人员也成为了茂兰的主要客源之一。因此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开发模式可采用研讨游的开发模式。在发展研讨游时,在三大分区中,严格保护核心区,允许研究者部分进入缓冲区。在开发当中,由于喀斯特地貌的脆弱性,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从游客年龄构成来看,(图3-2)21到40岁的青年游客占游客市场的主体地位,是总数的61.2%。其次是中年游客比例为27.9%、小于20岁的游客比例为8.3%、大于60岁的游客比例为2.6%。可见,青少年和中年游客相对来说经济负担较小,出游机会较多,成为茂兰旅游的主体构成。青少年天生好奇心重,接受性较强、爱探险,因此茂兰可以就其客源特点开发猎奇探险游和生态科普游,这也是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的较好的开发模式。

(2)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客源的地域特征

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的游客主要是以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游客为主,(图3-3)占到总数的51.3%。省内其他游客的比例为11.3%;省外游客的比例为37.4%,主要来自重庆、四川、广西等临近省和直辖市。在茂兰周边有着相同景区的竞争,广西的桂林、云南的石林是应用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成功案例,因此通过其客源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茂兰在开发喀斯特森林旅游一定要注意其资源的奇特性和原生性,以此吸引游客。

(3)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游客对景观偏好分析

选取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中的七个景点:螃蟹沟,青龙涧,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这三个角度分析游客的偏好,为茂兰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依据。

首先青龙涧瀑布群是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都最为青睐的旅游产品(图3-4),作为主体市场的21~40岁与41~60岁的游客的选择几乎完全一致,除了瀑布以外,其他旅游产品的偏好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螃蟹沟、旺牌山、金狮洞、野兰谷、瑶寨民族风情、梅林。另外由于少儿的天性,小于20岁的游客对于螃蟹沟的兴趣较大。60岁以上的游客对瑶寨民族风情这样人文景观的偏爱明显大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游客。

从游客职业来分析,(见图3-5),最受欢迎的景点为青龙涧、旺牌山、野兰谷。在喀斯特地区日趋石漠化的今天,旺牌山这一片绿色喀斯特林海,让人深思,给人启迪,受到了学生、教师、企事业员工的喜欢。

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偏好差异也比较大(图3-6),旺牌山、野兰谷等能凸显出喀斯特森林特色的景点受到有大学学历的游客的喜爱。

三、结语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旅游开发应注重旅游资源自身的独特性,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由于喀斯特森林旅游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资源不可进行大规划旅游开发,应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根据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游客的感知,可进行科学考察游,通过喀斯特森林科研价值高的特性,发展学术会议游和科考游。从游客年龄构成分析来看,具有大学以上21-40岁的游客所占比例较大;茂兰自然保护区可积极与各大院校地理、地质、生物、生态、水文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建立教学科研野外实习基地,结合茂兰喀斯特森林旅游资源内涵走科考和科普休闲型旅游之路。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