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脉物价走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脉物价走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价特别是食品价格,上牵国家经济平稳运行,下牵千家万户民生冷暖。如果说去年百姓已深感物价上涨压力的话,那么今年以来压力依然沉重。当前,物价一路走高的势头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呢?

把脉物价走势物价上涨形势不容乐观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月略有回落,但仍然同比上涨8.3%。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高出上年同期5.3个百分点。这是最近十几年单季CPI涨幅首次超过8%。

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一季度我国价格总水平延续了去年的走势,继续高位运行,房屋销售价格也继续上涨。去年8月至12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今年以来,受上年惯性因素和低温冰雪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涨幅又有所升高。

值得注意的一个新问题是,上游产品价格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些都增大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

另外,价格变化不像其他的经济指标那么快,上升很缓慢,下降有时候也很缓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说,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行为,当价格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社会上一旦存在囤积、哄抬物价等现象,将传导不确切信息,使价格产生波动。因此,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把物价降下来。

价格上涨主因:“一升、一增、一影响”

今年以来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是食品涨价。2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3%,拉动当月80%以上的CPI涨幅。2月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蔬菜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鲜菜价格涨幅达到46%。涨幅较高的还有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45.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油脂价格同比上涨41%。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物价上涨仍然属于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价格结构性上涨,它与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是有所区别的。其主要原因可形象地概括为“一升、一增、一影响”:

―――“一升”即成本上升。现在国际原油的价格一路飙升,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推动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上涨幅度也都比较大,加上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因此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上升。

国际原油价格在2007年一年间猛涨近60%,为过去10年中涨幅最大。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基础经济资源,石油几乎位于所有产业链的顶端。受此影响,我国农资价格一路高攀,近5年来我国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

―――“一增”即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超过10%,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快,进城务工的农民每年也以8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国家为企业职工、企业退休人员等人群提高工资和退休金水平,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适当提高扶贫标准等,这些举措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标准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的态势。近几年,我国的粮食每年的消费需求增加80亿斤,每年肉类的消费需求要增加80万吨,这对价格有很大影响。

―――“一影响”即国际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原油价格都在上涨,不少国家的通胀都呈现加速态势。因此,国际输入性传导的影响比以往都大。

今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7%以上,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上涨30%~40%。世界的粮食库存已经下降到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特别是燃料乙醇等产业快速扩张,农产品的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上美元不断贬值,一路走低,使得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粮油、奶制品等农产品均出现大幅度涨价,而且涨幅远远高于国内。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认为,“从总体上看,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很大的恢复性,是对前几年过低价格的一种补偿”。他强调,不可否认,涨价确实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有好处的,必须通过增加生产、改善流通,保证农产品的基本供应,避免价格大起大落。

如何看未来物价走向

当前我国价格形势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但同时国家财力基础较好,粮食储备比较充裕,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控制物价上涨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面对严峻的形势,去年至今,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力遏物价上涨。4月1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特别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央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是坚定的,举措是有力的。对未来物价的走势,我们可以作出比较明显的判断。

首先,作为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食品价格年中将出现供需改善。

食品需求有一定的刚性,其受居民收入和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决定其价格涨落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而作为食品供给主要来源的农产品生产有其自然生产周期,与工业品不同。在自然周期未完成时,无论市场价格如何上涨,政策支持力度如何加大,都无法显著增加相关供给。而在生产周期结束时,供给则会大量增加,市场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会集中显现。

导致去年CPI上涨的部分短缺食品,其生产的自然周期长短不一。其中鲜蛋较短,因此三季度以后,其价格水平就出现明显下降;猪肉、油料作物生产周期较长,由于供给未明显增加,因此其价格持续上涨。据专业人士分析,猪的生产有小周期和大周期之分,前者决定于仔猪成长的时间,大约半年左右,后者决定于母猪的成长时间加上仔猪的成长时间,大约一年半左右;油料作物产量的提高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正是由于这些情况,使得价格上涨和政策扶持没有很快体现为市场供给增加和价格下降,但不意味着这些因素不发生作用,预计将在2008年年中左右开始明显显现,其价格水平也将出现明显回落。

其次,国内外成本上升会推高价格,但影响仍有限。

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铁矿石、锰矿、精炼铜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已分别达到29.7%、30.2%和29.5%,原油净进口占原油供应量的比重达66.5%。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对国内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但当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美元走弱和对冲基金炒作初级产品的结果,这一价格水平变化的空间很大。随着美元走强,近期初级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一些变化。

从国内成本因素推动看,由于农产品受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不大,需求刚性较强,因此要素成本增加会在长时间内持续推动农产品价格攀升。但从农产品生产周期性变化看,2008年中一些短缺农产品供给数量会明显增加,在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成本上升因素通过价格上涨释放的空间将明显减小。

就工业品等非食品类产品而言,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潜力较大,且近几年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上下游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较强,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有利于遏制工业品提价冲动。

第三,总供求关系趋向好转,对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减小。

从供给方面看,随着新一轮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增强,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基础行业供给紧张情况逐步缓解,总供给增长潜力扩大,这是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和较低价格的基本条件。

预计2008年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状况将趋于改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趋于回落。根据有关部门对投资和生产资料价格周期性波动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2007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幅提高的滞后表现,由于2006年下半年投资即开始趋稳,因此,从投资增幅回调趋势的滞后带动效应看,今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可能随之回落。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