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论文 关键词】马尔库塞 文化 向度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的文化批判理论,其旨在揭示这种外在性的现存的资本主义文化使人和社会失去了否定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事实。在我国向 工业 化推进的过程中,了解一下这种振聋发绩的分析和批判是有益处的。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和创立的,在西欧和北美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学派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 阶段,成员很多,思想丰富。马尔库塞是该学派最富有代性的理论家。他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达工业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压抑人性、摧残自由,使人和社会失去了批判力和否定力等现象的分析,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

一、文化批判理论提出的逻辑思路

1.文化批判理论的立论根据为了弄清“压抑”的问题,马尔库塞把压抑分为“基本压抑”和“剩余压抑”两种。“基本压抑,是为了使人类在文明中永久生存下去而对本能所作的必要‘变更”’。在他看来,这种压抑最初出于 经济 的匾乏,由于它能使本能的力量指向外部世界,推动文明的进步,故有一定的合理性;“额外(剩余)压抑”是为了维护社会统治而强加于个人的控制。它是对人的本能压抑之外的附加于入的压抑,给人带来紧张和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继续发展。

马尔库塞分析了压抑类型之后,又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本我努力获得快乐)和“现实原则”(对本能和欲望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受到节制,以适应外界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行为原则”的术语,认为“行为原则”是现实原则的特定 历史 形式,它表达了“额外压抑”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剩余压抑”和“行为原则”的分析,企图说明在 科学 技术高度发达物质丰裕的 现代 社会,压抑则更多地表现为“剩余压抑”。比如,现代社会使力比多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行为上,不再是为了谋求快乐,而是为了需要的满足,驱使人们去进行一种痛苦的劳动,可以说在行为原则的统治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并以此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本质,从而为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立论根据。

2.压抑与文化批判马尔库塞认为,是的升华:在对象上,已超出性客体范围而广涉非生殖性活动,如文化创造、审美过程等,并从中得到满足;在作用上,已从生物内驱力变为文化内驱力,不仅生育肉体,而且生育精神,成为文化的建设力量;在目标上,从追求局部快乐,推广到社会各领域,要求实现消除苦役、改造环境、征服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生活。总之,他把扩展为创造文明、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力量。可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这种不可能充分实现,是受到压抑的。“行为原则”就是对进行压抑的特定历史形式。

他指出,“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川(导言pas)力比多本身固有着表现文化而又不受外部压抑性变化的趋势。即文化是受压抑的性本能升华的产物,是力比多向有利于社会活动的转移,从根本上文化应该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应该有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但是现有文化是对和人性的压抑,是摧残自由的,完全丧失了批判的和否定的向度,而变成了单向度的维护现存秩序的肯定性文化。为了消除对人的压抑,必须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他的逻辑思路表示为:

这便是他以深厚的情怀关心着工业文明中的人 的种种压抑,从解放的独特视角而提出的关于文化批判的理论。

二、文化批判理论的内容:

1.对肯定文化的批判什么是肯定的文化?马 尔库塞解释说:“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通强制 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日常生存竞争的实际世界 的世界,但可由每一个追寻自我的个人从‘内心’而无需改造现实状态加以实现的世界。其基本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实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反叛的欲望。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这是一种使人丧失了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向度文化。他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

(1)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之所以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是因为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压抑人、操纵人的功能空前增强,形成了一股严重威胁社会解放的阻遏力量。具有操纵、欺骗和辩护性质的意识形态,都是其制订者们为巩固和扩大自身的阶级利益而杜撰、虚构出来的,以满足狭隘的阶级利益为准则,压抑着人们的需要,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决定着社会的生活。它的任务不是确证事实,而是给行动以指示;它的命题是绝对僵化的公式,却要求人们无条件的、强制的服从。因而,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只是“大众的欺骗”、“公开的谎言”。

(2)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在当代工业社会的肯定性文化中,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对现存秩序的维护和对大众意识的操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术的合理性变成 政治 的合理性和技术变成控制的新形式而实现的。

马尔库塞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了科学技术,一方面,它产生了对人的负面效应,觉察到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人类主体与他所创造的客体之间角色颠倒的异化,人类面临生存威胁,抗议人失去人性而变成自动机器的现象;另一方面,又觉察到科学技术已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来利用的局面,技 术的进步及其合理性的扩张,已成了巩固现存秩序 的政治手段,使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政治的合理性。 例如:工人和老板能够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领略同 样的风光,打字员和雇主的女儿可以打扮得一样漂亮等等。这虽不意味着阶级的消灭,但至少也表明无论何种人都分享着现制度的好处,这样,维持和改善现存制度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

随着技术合理性变成政治合理性,技术也就成 了一种控制的新形式,即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首先,它能使肯定性文化通过先进的文化传媒:广播、电视等,去占领人们的内心世界,占领人们的闲暇时间,向人们灌输美化现实生活的种种虚假意识。其次,技术的进步,使“当代工业社会的力量(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这意味着社会对人统治的范围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最后,这是一种更令人愉快的形式。因为它对人的压抑主要是通过它所创造的富裕社会来实现的,让人们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满足于眼前的舒适生活,却放弃对超越性理想的追求,付出了自由的代价。所以“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总之,他对 科学 技术的批判,实质上是对科学异化、理性异化的批判。科学与理性作为人摆脱 自然 强制性的工具,转化为统治人的工具,这是科学技术的悲剧、理性的悲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欲横流、文化 工业 对人心的控制日益增强的西方社会里,他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保持人的独立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对今天

(3)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它溶合了 艺术 、商业、 政治 、宗教和 哲学 ,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被称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

他的批判,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大众文化呈现商品化趋势。在当代工业社会中,文化成果已变成文化商品,文化的产生已变成文化的生产,在完成大众文化的生产中,一切成果都是预先计划好了的,以便经得起市场的竞争。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资产阶级的艺术品都是商品,它们也许甚至是作为上市销售的商品而被创造出来的。第二,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扼杀个性。由于文化消费者的顺从听命和文化供应者的厚颜,使文化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性化和非个性化倾向,剥夺了个人的创造能力。第三,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履行着操纵意识的控制功能,文化中心成了市政中心的适当场所,文化成了肯定现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失去了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力量。从他的深刻批判中,可以引发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泛化”和“文化商化”等现象的反思。

2.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才能以人为对象,运用辩证的方法,关心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价值判断。

在《单向度人》出版之前,法兰克福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还停留在纯理论领域。把以实证主义为主体的各种资产阶级理论,称为“传统的理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运用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以攻击封建秩序为目的的理论。在《单向度人》出版以后,马尔库塞把实证主义与当达工业社会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对实证主义运用传统概念和判断结构,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结论进行了研究,指出这种理论是维护现存社会体制、扼杀革命意识、阻遏社会变革的单面思维、单面哲学。“因为它把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操作等同起来,并把既定事实无批判地接受下来,从而把多向度的语言清洗成单向度的语言。

总起来说,马尔库塞等人主要指责了实证主义思潮盲目崇拜单个事实、经验、语言形式,轻视总体、理论和理性原则;只承认事实判断和自然科学知识,排斥价值判断和伦理、美学等知识形式;肯定目前存在的事物和顺从既定的秩序和社会现实,缺乏否定思维和批判意识;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忽视对事物本质以及对人和社会的探究,等等。这一切无疑击中了实证主义思潮的要害,使其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3,对传统美学的批判马尔库塞对传统美学进行批判,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思想:艺术即现实的“异在”。“艺术表现了一切革命的最终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美被抬高到“自由的决定性因素”和“自由社会基本的质”的高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是否受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尔库塞质问道:希腊悲剧和中世纪史诗尽管分别出自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何以到今天仍然被感受为“伟大的”、“真正的”文学,原因在于艺术的“自主性”或“自律性”。即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内在 规律 ,并非完全由生产关系决定。第二,艺术的价值是否决定于阶级性?马尔库塞认为,一件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的利益或观点,并不能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因为它还不具有艺术的普遍感染力。在他看来,“艺术的普遍化不能以一个特定阶级的世界和世界观为基础,因为艺术预想着一个具体的全称命题,即人性,这是任何阶级,即使是马克思称之为‘普遍阶级’的无产阶级也不能体现的”。第三,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他认为艺术与政治有一定的联系,但反对正统美学把艺术与政治等同,以政治代替艺术的倾向。第四,在艺术形式上,主张多种表现形式,反对正统观念把现实主义作为唯一创作原则的“僵硬图式”。

三、结论

通过对现有文化的一系列批判,马尔库塞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和解放的理论。非压抑性文明所遵循的是消遣和表现的原则,即苦役性劳动变成人的消遣活动,劳动服从于人的潜能得到自由实现的原则。解放是文化批判的目的。马尔库塞的解放理论,实质上是人和人性的解放论,他希求的解放,不仅是从个体方面而言,而更重要的是要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统治的社会;他希望处在非压抑性的生活方式下的人,不仅能解除物质和精神上的压抑,而且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和个人能在和谐的互爱中实现社会关系化,从而形成适合人们全面 发展 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的主体而存在。

从他的批判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具有的合理、积极的因素,最值得重视的是其对人文精神的执著追求,强调精神、价值、独立对人的终极意义。我们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对他的理论完全地赞同,认为它尽善尽美,更不意味着我们把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视为洪水猛兽,一无是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了解马尔库塞对工业文化的强制性、压抑性的振聋发馈的批判,使我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得到一种 历史 的启示,自觉地克服工业文化中的种种负面影响,使文化的发展以人为本,更充分地展示人的意志力、批判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