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中学语文课改导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中学语文课改导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命题指导思想

黄冈市2006年中考语文命题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命题材料和试题编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重视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了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理解并尊重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总之,试题的命制给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良好的导向。

二、 试卷分析

试题根据“注重积累,突出读写,着眼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理念,充分彰显课改特色和创新精神。全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卷保留四大板块模式,总题量23小题(含作文)。“积累运用”15分,“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阅读理解与欣赏”45分,“作文练笔与展示”50分。其中客观题(填充题、标识题)占22.5%,主观题(表述题、作文题)占77.5%。试卷结构简约,题量适中,留给学生较充裕的思考和答题的时间。试题力求信度效度良好,难度区分度合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适当。每道试题的考查目的明确,题干表述清晰。试题讲究科学性,题型呈现多样性,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

1.注重学科特点,彰显人文性和教育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则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从06年黄冈市语文试题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多以文化材料为载体,无论是语言积累与运用,还是综合学习与探究,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如第2题品味当代文化,第3题积累民族文化,第4题思辨多元文化,第7题赏析诗歌文化,第10题理解古典文化,第20题探究哲理文化,第22题走进读书文化等等,文化内涵使中考试题厚重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帮助。命题者除了引导学生领略文化背后的人文理念外,在阅读题的选材上,还闪耀人文思想的火花,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让考试担负起文以载道的功能,实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如《水塘边的鸟窝》一文实则是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视生命,敬畏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人生的标点》则借标点符号的外形特点和不同作用来揭示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两则选文均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铸造灵魂、塑造人格的教育作用。试卷中的作文考查设计了两道选做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教材,亦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黄冈市中考题还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在试卷形式上和试卷语言用语上去体现人文性,凸显考试的教育功能,让新课程的检测荡漾着生命的气息。如不少主观题有这样的字样:“我来品析”、“我的介绍”、“我的想像”、“我的理由”等等,这些语句可使学生以一种主人翁姿态进入考试情境。不仅如此,试题在呈现上还图文并茂,变“死板”为“活泼”。如第16题的图片设计,而第22题在题目的要求中,命题者还良苦用心地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享受隐性的人文关怀。茅盾和华罗庚的读书方法,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闸门,它使我们不仅联想到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欧阳修的“三上”(马上、厕上、枕上)读书法、张溥的“七录七焚”读书法,更让我们想到平时老师强调的精读法、略读法、圈点批注读书法等等。总之,命题者以一份试题为窗口,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体现了十足的人文关怀。

2. 立足探究创新,坚持开放性、实践性。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近年来探究题逐渐在各地中考中出现。探究的问题包括对感情、生命的体验,对和平、友善等美德的体会和思考,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等。黄冈市06年中考语文卷继续增加了“开放性探索题”,在这一类型试题的驱动下,语文实践和语文创新才有持续发展。所谓“开放性探索题”是指试题立意具有新颖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解法具有探索性,思维具有发散性,答案具有多元性,总之,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独特个性和特长。如第4题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它让考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入到材料中,对探究的材料进行解剖及谋求相应的思维策略,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充足理由,考生既可以提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理由,也可以阐述接纳包容西方文化的道理,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而11题的人物介绍,16题的图文转换,答案极具开放性,图文转换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且语言简洁,优美即可。人物介绍则能从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此外,21题对想像能力的考查,23题对读书方法的检测,答案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考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尊重和强化。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考查明显增加了阅读反思、阅读探究、阅读品析、创造性阅读等,这不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提高了阅读质量,使试题的开放性更明显。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黄冈市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的材料更倾向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体现学生文化需求的热门话题。如多元文化热潮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第4题)、科技发展对人道德的呼唤(阅读二)等等,这种命题取向取决于语文的实践性,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特别是语言积累运用部分的第1题,为了考查学生的书写、拼音、辨词等知识与能力,命题者则提供了相应的语境材料,引导考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选题作文中的“感动”“和谐”“竞争”“奉献”等体现传统与现代意识主流的关键词,无不说明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不竭的源泉。总之,黄冈市中考命题的开放性、实践性,重视创新能力考查,最终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语文教学被动局面。

3. 重视能力立意,体现综合性、过程性。

课程改革继承传统教学中强化基本功的训练,加强知识落实等精华,同时注重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信息筛选、概括等能力的培养与考查。综览整套试卷,着眼能力的题目比比皆是,考生领悟、想像、分析、综合、比较、鉴赏、演绎、归纳等思维活动伴随考试的始终。如第4题的对多元文化的思考,第14题对句意的理解,对18题对写作意图的探究,第21题对人生的诠释等都是对考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有力检测。第2题、第7题的选句赏析,第15题的用词推敲,第20题的品析内涵等都是对考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这些考题不仅能引导考生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评价阅读材料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有利于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第4题的提取信息,第22题中的名著讲述和人物个性概括,能让考生在大量纷乱无序的材料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特别是第22题让学生在回忆阅读中去“想”,其思维过程为“识记――再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一评价”,反复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的推求过程”,考查思维流程不言而喻。第11题要求考生根据《五柳先生传》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家人或同学简介五柳先生,这是一道亮点闪烁的语言运用题,它既考查了分析能力,又考查了信息提取能力,仿写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这实则是把语言运用题整合到阅读中去考查,是一种学科内综合的命题理念。又如第22题对读书方法的探索,问题的设计以方法为核心,需要考生从相关资料中整理分析、迁移拓展,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经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过程,试题综合考查的意图明确、合理。此外,整套试卷还有选择、填空、简答、作文等题型的综合,也有读写的结合,有知识与能力的重合,也有课内与课外的勾连。总之,这套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强化了语文的综合功能。本套试卷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大亮点是,每一道阅读题,在整体设计上都有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与学生的阅读思维流程十分吻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通过文本激发学生的主观感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在考点上没有高难度的繁琐分析,而是以“词句理解――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语言品析――拓展延伸”的基本程序来展现的,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学习过程、思维过程。

三、 几点反思

1. 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可惜的是,黄冈课改试验区的中考题将明显属于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课文自主解读等方面的内容,统统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范畴,导致“综合性学习”平庸化。其次,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按要求,在单一的思维领域开展有限的活动,缺少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综合考查。“综合性学习”如何在中考中实现选拔功能和科学有效的评估?这是摆在每一位中考命题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向来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但我们的中考作文,偏偏来个“诗歌除外”,无情、残忍地扼杀了中学生的诗情和个性,不考虑他们爱诗和如诗的年龄,把他们一脚踢出诗歌的大门,造成“青春在中考作文中缺席”。这不仅有违中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诗教传统的文化背景,有违传统语文教学的特长,也让人有点费解。

3. 如果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那么,文言诗文教学就是“少慢差费”的典型。文言“诘屈聱牙”,内容上远离生活,学生大多厌学,中国古诗博大精深,学生沉溺其间,亦难把握其精髓,但为了中考试题所考的22分,也只能接受教师逐字逐词逐句逐章灌输,哪怕消化不良,文言诗文教学所花时间与精力在中考教学中几近二分之一,但教学效果甚微,这不仅需要教师检讨自己的教法,也需要中考命题者反思自己的“考”。比如说古诗比较阅读进中考是否值得商榷,文言字词考查是否应避开生僻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