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中国梦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中国梦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意识层面的价值论,必须落实到物质实体的身上才具有可评估的价值。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都是一种发展理念,属于意识的东西。它应该在当前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中找寻到建构的基体。林业的发展暗合了这一需要,本文也即是从这个层面展开,从中国梦的语言视角,结合目前林业工作的现状,扼要陈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领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林业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最核心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显而易见,可持续发展是手段和方法,二生态文明和中国梦是目标。二毫无疑问地,中国梦比生态文明具有更宽泛和扩大的定义和内涵。

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经济、政治、生态等各项活动的时候,首要做到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办法展开,然后当此种理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并实际作用到实体经济、政治和生态的运营并逐步向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趋近之后,中国梦才有可能得到真实而具体的实现。由此可见,纯粹的理念必须要得到实体的支撑才能最终转化为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更加文明的力量。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近些年来在林业工作的一些情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理念做浅层次的探讨

1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是我们也都知道系统的工程,也必须得从一丁一点做起。因为系统之下还分化出了不少的子系统,子系统又有枝干叶之分。也就是说,如果生态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的话,那么在其下一定有许多的分支学科来支撑它。正如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一样,林业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构件。毫无疑问,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解决这诸多问题的思想路径,并不仅仅是靠林业经济这样独一门学科可以完成的。它关涉万端,必须有更多的视角!生态文明的内涵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兼顾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重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林业,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1 经济视角

经济发展的问题,无外乎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为谁发展。我们认为只要解决了这三点,这个经济体就一定是和谐的,可持续的。林业的发展业同样如此。随着人们认识观念的提升,林业的发展理念也从“传统林业”、“现代林业”慢慢向“可持续发展林业”阶段过度。显然,不同生态文明理念必然衍生出差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差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引导着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和思路办法,如图1。生态文明内涵的升级更新必然导致森林价值观、人类对森林的功能与作用认识的不断转变和深化。反映在实体的林

业经济发展当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发达经济体和正在向发达经济体靠近的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慢慢地认识并逐步承认了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各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血泪教训告知我们:林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绝非危言耸听。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注重眼前利益显然已经不可行。而把先进的林业经济发展理念当成一纸文本,并不在实际的林业经济发展中身体力行更是要不得。我们必须走集约化的、友好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子,这样,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影响后辈人的需求。

1.2 政治和生态层面

从当前我国决策形成机制来看,政府无意具有较大的话语权重。这就是说,林业从业人员和区别于行政体制内部的社会决策者在作出相应的决策是,必须关注行政部门的意向。而从生态的视角来看,加强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显得愈发明显而迫在眉睫了。当前,一次性砍伐,永久性毁林开发区;过度捕杀等问题在世界欠发达经济体中不仅没有因为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战略的普及而得到改善,反而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

2 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不可持续问题

讨论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承认并找出当前我们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或者可能会导致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或因子,这样,我们的论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并非是空泛议论。

2.1 政府和社会方面

认识不到位。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工作不扎实、进度不快,法律保障难落实,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投入不足。林业生态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但当前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针对性不够。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的意识不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末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另外,长期以来社会上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制约和舆论监督机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地方政府,改革以来功利主义的日渐主导我们的经济等各项生活,是我们短视意识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2.2 林业从业人员

中国的决策形成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家长式的机制。即便政府重视的领域,在社会上也不一定得到好的反响和应和;更不要说是那些政府不重视而个人或是某一个行业自发进行但短期内却无力可图的公共服务产品。我们认为:多数林业从业人数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一个世纪性的宏观长远的工程上是投赞成票的。他们也大多意识到了增长和发展的重大区别,但是每每为窘迫的经济收入水平所限制或是相应的国家法律缺失以及执行力度不够而做了“挖墙脚”的事情。

3 对策

3.1 政府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指导,建构宏观制度和颁布微观法律。宏观层面的制度,主要从长远的、整体的视角出发,对林业发展做框架式的规范和约束,以指明发展的方向,不致“误入歧途。”微观法律,主要用以规范参与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的行为。政府应该制定中长期林业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和税收扶持计划,以提供支撑性的力量,不致因为缺乏资金而致使相关项目止步不前。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裁判,而不是运动员。只需制定规则,但绝不允许参与之中。

3.2 林业人

林业从业人员应该熟悉国家林业中长期规划,并遵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出事宜自己岗位或是环节的发展计划。当自身计划于国家规划出现差异时,不应该立即屈从于国家规划,而应该先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谁更接近于科学合理。毕竟国家级别的规划有时候是宏观的,大面的,并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具体的林业发展节点。过去那种,不允许有个人见解的观念是错误的,应该予以批评和指正。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学习自身岗位所需要的前瞻性的知识。

3.3 社会

社会方面主要做到监督和支持。监督室参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核心内涵而进行,而支持也应该是基于此。

参考文献:

[1]张引,张国良.基于生态文化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

[2]郭鹏飞.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生态建设[J].甘肃林业科技,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