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唱读的可取之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唱读的可取之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不管是新课标还是教学参考书,都要求语文教师注重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对于念口歌似的唱读尤为反感。摈弃唱读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响彻云霄。本人是一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师,以前只要一听到班上学生唱读,就非常心烦和着急,立即对学生进行纠正,杜绝孩子进行唱读。可我一不在场,学生又津津有味地唱读起来。我觉得奇怪,为什么同学们总是改正不了刺耳的唱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有心去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探究唱读的奥妙,结果发现唱读在小学生的读、背、记的训练中,确有可取之处

一、读得轻松

学生第一次接触一篇陌生课文,如果让其有感情地朗读,他们会感到非常吃力。由于学生不熟悉课文内容,不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而难以把握语句之间的停顿、重音、速度和声调。有90%的同学会不由自主采取唱读形式,因为唱读可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深浅,自由把握朗读时的轻重缓急,不用担心由于读得结结巴巴而导致同学们的嘲笑,他完全可以用拖长语调去赢得时间,去回忆、去斟酌某个字句的读音读法,去自然进行停顿。停顿是语言进行中在词语或句子中间声音上的间歇,它不仅是表情达意的需要,也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唱读从生理角度来讲,还迎合了儿童轻松换气的需要,因此,一开始接触课文,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采取唱读。唱读使他们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都可轻松自在地进入新课文的学习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二、诵得愉悦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会要求学生去熟读、背诵一些美句佳段,甚至全文。而绝大多数学生背诵使用的方式往往是唱读。他们捧着课本摇头晃脑、琅琅而诵,颇有古代文人骚客吟诗作赋之风,读得甚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唱读,调子拖得长,又有一定的节拍,使语言富有音乐美,颇有唱歌的韵味,而唱歌大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好的心情。同学们在唱读时,感受到了那和谐、明快的韵律,显得特别愉悦。犹如在随意哼着一首快乐小曲,如果许多同学齐声唱读,更是其乐无穷,他们或相视而笑,或捧书而诵,或击掌踏脚,身心完全融入到“大合唱”的愉悦境界中去。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更喜欢唱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寓教于乐”,变枯燥的朗读为愉快的诵读呢?当然这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文本的内容适时而用。

三、记得牢固

笔者曾就“唱读”进行过一次试验。同样一篇文章——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让十位同学采取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十位同学采取唱读背诵。一节课下来,十位有感情地朗读的学生中有四位背诵过关,而十位唱读的学生中却有六位背诵过关。在两个星期后,我又出其不意对这两组同学进行背诵复查,结果发现,采取有感情地朗读的同学大多数背诵得结结巴巴,时断时续;而采取唱的同学,却能将课文背诵得如歌谣般顺畅。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唱读的同学把背诵的内容诵成儿歌,或在跳皮筋,或在做游戏等玩耍时加以运用,那明快愉悦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调子,不绝于口,要记住当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这样看来,唱读不仅可以通过读其文、解其意,还可以通过唱其调、歌其声来辅助记忆。古人读书非常注重背诵,许多古代的学子,能够把四书五经等众多经典文著,熟记于心,除了勤奋刻苦,跟古代的背诵方式也是分不开的。著名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熟读成诵,一句句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还是不甚了了,现在回想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在这段话中,朱先生所说的“熟读成诵,一句句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就是我们所谓的“唱读”。不难看出,在这段话中,朱先生对唱读的认可和喜爱,尤其是对唱读的记忆效果甚为推崇。

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满了生机,唱读犹如一朵短墙边的蔷薇,在教改的春风中也有其独特的芬芳和色彩。“教无定法”,如果广大教师能够根据教材,根据学情,在小学语文的朗读和背诵训练中去试一试,择其善者而从之,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