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古族历史文化资源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古族历史文化资源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具有浓重独特的草原文化色彩。在吉林省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发掘蒙古族历史文化资源,将之实践于我省城镇化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特殊意义和必要性。运用好这些资源有利于吉林省文化城镇、民族城镇等特色城镇化的打造和经验获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我省的振兴计划,对农牧业的文化品牌活力注入,以及少数民族创意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机构性改革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 吉林省 城镇化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4-02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共有33个民族乡镇。2012年,少数民族人口已达2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96%。其中,蒙古族人口145039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3%,[1]仅次于朝鲜族和满族。在行政区划方面,除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外,另有松原扶余县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白城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乡、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乡、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四平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等10个蒙古族自治乡镇。可见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蒙古族文化资源,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融入这些民族资源有着特殊意义和必要性。

据吉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网站2012年统计总结绘制

一、打造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特色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并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等。这对于我省而言是一笔宝贵财富,尤其是当这笔财富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实现其最大价值。从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入手,推广各族优良的民俗文化和团体文娱活动,有利于新城镇中各民族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我省西部地区是蒙古族群众聚居较为密集的地区,如白城、松原等市。这些城市在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中,可以寻求蒙古族历史文化资源这一宝库的支持。在城镇建设、产业规划、文化建设等方面,吸取蒙古族文化的经验和精华,如蒙古族式建筑、饮食特色、娱乐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等文化特点,从而构建具有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貌的城镇,打造特色民族旅游经济,树立蒙古族农牧产业品牌等。再通过合作共赢,配合我省其他地区、民族的城镇化建设,实现交相辉映。对于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树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良好形象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和决定意义

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的大时代背景下,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适应地方需求的新型城镇化才是本项任务的立足之处。因而,从本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入手,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着手,努力建设具有吉林省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树立吉林省城镇化的独特品牌。

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探索城镇化发展可操作的文化规律

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总结以往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经验,在解决问题中活学活用,充分释放城镇化的力和效应,推动城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新形势下,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农业与非农的二元户籍制度,引发出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如安居、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等。不仅导致经济与行政资源的浪费,还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矛盾。可以元朝为借鉴(元朝建立后实行阶层分明的等级制度,将社会阶层构成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群,并实行有差别的权利和义务,最终导致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鉴元朝的政策性问题,突破行政性的身份类划分,实行较为灵活的、自主的户籍政策,有助促进人群流动,可自发地解决就业和产业调整等问题。同时,使社会资源更为公平、均衡、节约、科学地配置利用。

城镇化发展中,新成立的城镇要避免出现政府、企业以公共资源、服务作为资本,抬高新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土地开发方面,要有所借鉴。清末,长春地区的城市发展已经有相当规模,成为包括奉天、吉林在内的东北地区三大城市。城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依靠长久出租耕地给商户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王爷,面对与商人阶层收益不对等,意图毁约。1889年,当时的长春府在前郭尔罗斯蒙王的要求下,开展清查“浮地”,导致与商人团体和市民阶层的激烈矛盾,出现了长春的“反清丈”运动。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避免出现以公共资源“博弈”民生的社会矛盾。在城市开发之前,要做好规划和准备,力争实现城镇建设与人民幸福的关联发展进步。

三、打破民族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地区与民族利益双赢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城市的现代化,根本是人的现代化;不是城镇人口的单一发展,而是城镇与乡村协调同步的发展;不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代化。

城镇化建设是惠及基层群众的一项国家战略,要使各民族各阶层群众都得到政策实惠。由于地理和资源因素限制,吉林省各地区和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是可以理解的。怎样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机遇,解决上述问题,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方面。要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发展特色、具有的优势,取长补短,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用所擅长的弥补所欠缺的。

例如,在我省蒙古族聚居地区,可以充分发挥民族特色,着力发展民族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引导蒙古族群众以本民族特色,发挥能动性,实现创业创新,构筑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收益、共同发展的大屋檐。而且,吉林省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自然面貌有着天壤之别,充分利用好西部地区的湿地资源、地貌景观、草原经济、游牧文化、人文历史风貌,构筑具有区域特点的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与吉林东部地区的风格差异化和有着对比效果的特色发展路径,有利于迅速打破我省城镇化不平衡态势,实现全局与局部、各个民族的共赢,为我省保持民族和谐稳定,共筑中国梦,为吉林省和本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