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团队精神与教师专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团队精神与教师专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教师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有学者指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不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的诉求,而成为各国学者、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不约而同的呼声。”[1]

一、教师团队的最高境界是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每位教师的能力水平都能够得到发挥,各尽所能,同心协力为专业建设和学科教学服务。二是指团队教师的个人奋斗精神和专业能力的自我发展。如果说,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是推动专业发展的纵向动力,教师团队精神则是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横向动力。

团队精神是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创造团队业绩。一个教学单位,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都很强,这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就很高,其社会声誉也随之增高,团队成员的自身发展和教学成果频出。教师的创造性成果不仅是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问题,也是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团队凝聚力也体现在教学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一个教学单位除了教学和科研外,还有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教师之间相互协作,服从调配,教师主动承担或协助他人完成单位临时性和突击性任务,体现教师团队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和谐共振等也是教师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二、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单个孤立发展,而是建立在团队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是整体师资力量发展的结果,单一的个体发展是不可能支撑起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有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必然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教师团队的有效发展又为学科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教师的发展与教师的德性品质以及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有直接关系。德性品质低下,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这样的教师无疑是得不到很好发展的,一个团队里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人,这个团队就不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教师个人的不懈努力与德性精神外化,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团队凝聚力的动力要素。精神外化是精神内化的外显形式,也是德性精神的行为表现。教师通过知、情、意、行的实践与体认,能够把自身发展与彰显德性精神联系起来,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彰显个性,弘扬德性精神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团队凝聚力的根本保证。由于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师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的冲击,学校也并非一块净土,学术腐败和人情关系使部分教师的德性精神失落,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师发展及团队凝聚力,从而也制约了专业和学科发展。因此,弘扬团队精神,加强师德建设依然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传统的看法是教师发展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先有专业发展才后有教师发展。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在教师发展范畴内,它不仅涵盖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创新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与教师德性精神的彰显与弘扬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团队凝聚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方面,学科与专业发展是学校专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能力的基本条件。各学科和专业发展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一个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专业实力的加强所带来社会信誉度增加,从而带来生源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同时也给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学科和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受益者。团队凝聚力也是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的人气指数及专业质量的基础。一个专业有不同的学科和方向,它们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教师队伍的人气指数以及学科和专业的信誉度等。笔者曾经历过的一个专业原是一个人气指数极低,教师之间充满矛盾和危机,原有的两名教授同时跳槽,致使专业陷入极度困境。近年来,单位经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优化了专业建设,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原先离去的两位教授又回到了原单位。这一事例说明,专业的发展与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以及教学单位的人气指数是密切联系着的合力系统。

综上可以看出,有了教师的发展,然后才有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有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发展,才能够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发展是根本,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目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是方向。因此,优化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是促进教师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释:

[1]张民选.教师发展――学生成功的基石.译丛总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9.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