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我国自1998年以来,保障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过于狭窄

我国国土资源部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实行无偿划拨的土地取得方式,土地供应后不得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性质,这种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收益,这是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由此造成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不高,使得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严重不足。保障房供应量的不足势必影响到覆盖面,使得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滞后。按中国社科院2011年经济蓝皮书提供的数据,85%家庭无能力购房,也就是说仅有15%的家庭有能力买房,显而易见,大量的中等收入家庭,既享受不到保障房,也无能力自购住房。

(二)保障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落实的不到位是保障性住房落实缓慢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我国的保障房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支出;二是社会资金运营;三是银行政策性信贷资金;四是增值收益扣除费用后余额。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资金都没有完全到位。从地方政府角度上看,按照我国现行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低于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是地方财政却要承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非常庞大,这导致地方财力不足。因此,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就很有限,甚至挤占挪用住房保障资金。这使得保障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资金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的3%~8%,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0.3%。保障房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程。

(三)保障房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目前来看,我国各个地方对保障性住房供给范围的保障各异,但是基本上是从户籍、家庭年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方面来界定。可是由于现今我国居民就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使得居民的隐性收入无法统计,从而收入状况的审查难度大,存在不少“搭便车”的现象,降低了保障房政策的效用。

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是指对住房保障体系内部不符合标准的对象所设立的必须退出的各种标准。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完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当申请人条件发生变化时难以有效监督管理,使得一部分人弄虚作假,这一现象直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回收力度。

(四)保障房制度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的廉租房政策针对的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由于其保障范围覆盖较窄,夹心层(指部分游离与我国保障房制度之外的住房困难群体)、流动人口、农民工等住房弱势群体被政策排斥在外,这不利于公平。还有保障性住房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受益者应该是中低收入群体。但从现实来看,权钱交易、暗箱操作,让许多高收入者浑水摸鱼也加入到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行列,而真正需要扶持的中低收入者却被排斥在外。

二、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针对的是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但是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无法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倾斜。因此,当保障性住房的保有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住房保障手段和方法,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并实现应保尽保。

(二)建立稳定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

稳定的资金来源,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保证。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公共产品属性的保障房,其建设的主体资金应该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同时,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保障性住房领域,带动社会资源参与保障房建设,以此来改变目前单独由政府承担建设、进展缓慢的局面。由此建立以财政预算为主,多渠道资金筹措的机制。

(三)切实建立和完善保障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首先,完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目前,收入标准难以核实,这是导致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建议实行税务、民政和社会保障部门数据库的共享,共同来审核个人收入信息。另外,尽快建立个人收入监测机制,以便与保障房的退出机制相适应。与此同时,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尽快建立与公民相关信息数据库。

其次,建立住房档案信息系统。整合公房的档案信息资源,规范其管理,使其透明度加深,这一信息系统的建立,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保障房的分配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支持,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

(四)完善保障房的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相对较短,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各地方政府执行的法律依据是相关部分颁布的有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因此建议待时机成熟后国家开展《住房保障法》的立法工作,以此来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

参考文献:

[1]南平.社科院经济蓝皮书:85%家庭无能力购房[N].经济晚报,2010-12-8

[2]张道航.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住房保障体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0.4

[3]龙奋杰.经济适用房政策绩效评析[J].城市问题,2005.4

[4]邢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