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5个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青薯6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推荐在龙山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新品种;生育期;植株状性;产量;抗性

中图分类号 S53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55-01

为改善龙山县马铃薯品种单一、抗性差、产量低的状况,2009年龙山县农业局从青海省农业科学院、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等引进5个马铃薯新品种,分别于2010年、2011年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选择适合当地自然和生态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以推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现将马铃薯引种试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2010年试验设在茅坪乡光荣村,海拔910 m,2011年试验设在茨岩塘镇,海拔710 m;土壤肥力中上等。参试马铃薯品种为青薯6号、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陇薯3号、俄引15、马儿科(当地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参试品种为1个处理,以当地马铃薯品种马儿科作为对照(CK)。采用随机排列设计,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3.4 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于2月14―17日旋耕整地,并按100 cm开沟起垄,垄面宽65 cm、垄高25 cm、垄沟宽35 cm,在垄面开20 cm宽的施肥沟,施肥后盖土。2月18―20日在垄面两侧开沟进行双行播种[1]。4月10―12日,第1次中耕培土,追施尿素225 kg/hm2进行提苗[2]。4月20―22日进行化学调控,用5%烯效唑3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促矮壮,提高大中薯率[3-4]。5月8―11日进行第2次中耕深培土,施45%氮磷钾复合肥150 kg/hm2。5月底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防治二十八星瓢虫;用代森锰锌、杜邦克露等药剂防治晚疫病[5]。

1.4 测定项目

各处理全区收获,分区称重、计算单产,综合评估各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6-7]。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青薯6号、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陇薯3号、俄引15生育期2年平均分别为112.5、92.0、93.5、98.5、91.0 d,马儿科(CK)生育期为96.0 d。青薯6号、陇薯3号生育期分别比马儿科(CK)长16.5、2.5 d;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俄引15生育期分别比马儿科(CK)短4.0、2.5、5.0 d。

2.2 植株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中,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叶片较小;青薯6号、俄引15、马儿科(CK)叶片适中;陇薯3号叶片较大。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陇薯3号、俄引15、马儿科(CK)花冠颜色为白色;青薯6号花冠颜色为紫色。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块茎形状为扁圆形;陇薯3号、马儿科(CK)块茎形状为椭圆形;青薯6号块茎形状为圆形;俄引15块茎形状为长扁形。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陇薯3号、马儿科(CK)块茎颜色为黄皮白肉;青薯6号块茎颜色为白皮黄肉;俄引15块茎颜色为黄皮黄肉。

2.3 产量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陇薯3(下转第157页)

(上接第155页)

号、青薯6号、俄引15的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35 497.5、33 975.0、27 435.0、34 252.5、29 302.5 kg/hm2,分别比马儿科(CK)产量26 827.5 kg/hm2增产8 670.0、7 147.5、607.5、7 425.0、2 475.0 kg/hm2,增幅分别为32.3%、26.6%、2.3%、27.7%、9.2%。

2.4 抗性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综合2年的试验结果,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青薯6号高抗马铃薯晚疫病;陇薯3号、俄引15抗马铃薯晚疫病;马儿科(CK)感马铃薯晚疫病。

3 品种简评

3.1 鄂马铃薯8号

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89~95 d;株高59~60 cm,茎、叶绿色,叶片小,花冠白色,复叶小,匍匐茎短;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单株结薯7.2~7.7个,平均单薯重89 g,商品薯率83.7%;高抗晚疫病;2010年折合产量37 980 kg/hm2,较马儿科(CK)26 925 kg/hm2增产11 055 kg/hm2,增幅41.1%;2011年折合产量33 015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6 285 kg/hm2,增幅23.5%,增产潜力大。

3.2 鄂马铃薯5号

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3~94 d,生育期相对稳定;株型半扩散,生长势较强,株高60~62 cm,植株整齐,茎叶绿色,叶片较小,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长扁形,表皮光滑,黄皮白肉,芽眼浅;单株结薯8.0~10.0个,平均单薯重85 g,商品薯率约78.5%;高抗晚疫病;2010年折合产量为37 140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10 215 kg/hm2,增幅37.9%;2011年折合产量30 810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4 080 kg/hm2,增幅15.3%,增产潜力大。

3.3 青薯6号

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10~115 d;株高55~59 cm,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叶片中等,茎、叶绿色,花冠紫色,块茎圆形,白皮黄肉,芽眼浅;单株结薯数5.3个,平均单薯重137.5 g,商品薯率84.7%;高抗马铃薯晚疫病;2010年折合产量37 035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10 110 kg/hm2,增幅37.5%;2011年折合产量31 470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4 740 kg/hm2,增幅17.7%,增产潜力大。

3.4 俄引15

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0~92 d;株高56~60 cm,株型直立,分枝少,茎、叶绿色,叶片中等,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单株结薯数8.0个,单薯重75 g,商品薯率82.6%,抗晚疫病。2010年折合产量30 570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3 645 kg/hm2,增幅13.5%;2011年折合产量28 035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1 305 kg/hm2,增幅4.9%,增产潜力一般。

3.5 陇薯3号

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92~105 d;株高54~65 cm,株型半直立,较紧凑,叶片较大,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皮稍粗,块茎大而整齐,黄皮白肉,芽眼较浅呈淡紫红色,薯顶芽眼及脐部下凹。结薯特集中且较浅,单株结薯5.0~7.0个,单薯重80.5 g,商品薯率81.9%。2010年折合产量29 445 kg/hm2,较马儿科(CK)增产2 520 kg/hm2,增幅9.4%;2011年折合产量25 425 kg/hm2,较马儿科(CK)减产1 305 kg/hm2,增产潜力不大,且种性不太稳定。

4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8号、鄂马铃薯5号、青薯6号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结薯率高,增产潜力较大,经济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高抗晚疫病,适应龙山县气候条件,可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俄引15生育期适中,产量一般,结薯率高,商品薯率高,但对晚疫病抗性一般,增产潜力一般,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5 参考文献

[1] 刘生学.水地马铃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6):84.

[2] 李汉铣,李达贤,林采文,等.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6):122,124.

[3] 罗金玲,彭顺湘,彭顺光,等.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6).

[4] 潘海虹,曲淑萍,敖永军,等.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06-107.

[5] 陈亚伟,李彩霞.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10(8):116-118.

[6] 陈志.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35-36,41.

[7] 赵沛义,妥德宝,段玉,等.内蒙古后山旱农区马铃薯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20(S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