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的角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的角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的过程,是课堂教学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前,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是:形式单一、缺乏情感、有效性差、课堂效率不高等。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在教互动中的角色,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创造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和积极发言。不要打压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教科书质疑,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例如,在教《雷雨》这一课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排练话剧,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创造力也充分被发掘出来,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惟肖惟妙的表演,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认识到了这不仅仅是周家的一场暴风雨,这更是整个社会将要经历的一场暴风雨。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和团结与互助能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观察者

在组织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身份。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者,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与方法。既然是互动,就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老师在自己动起来的同时,更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教学《阿Q正传》一文时,设置话题“阿Q的可悲性”,它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理解的难点。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讨论热烈,既能够找出阿Q自身的原因,又能够分析出阿Q悲剧的社会原因。通过观察,这个话题就远比问“阿Q的结局或下场”有针对性,其内涵也丰富得多。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以自己的一两个问题,引出学生的多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通过观察学生的问题,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考深度;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判断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情况。

三、组织者

在江苏新的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可以说,语文在学生的高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音美特色学校,许多语文老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此语文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更多,对学生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更加有利于开展教学互动,老师将所有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过多地关注了那些能说、会说、愿意说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不能说、不会说、不愿意说、不喜欢说的学生。久而久之,这些不能说、不会说、不愿意说、不喜欢说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被老师遗忘了,使他们感到失落,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害怕老师的想法,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教学互动模式,可以成为拉近这些学生与老师之间距离的有效桥梁。通过老师组织的互动,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不再害怕老师,而是把老师当成学习和生活中的朋友,建立了友谊,密切了关系,互动教学的效果也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中,要当好组织者,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鼓励沉默不语的学生,善待调皮的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学生提高自信。

四、培养者

不是每一个学生一开始就能够拥有很好的互动意识,也不是每一个老师一开始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互动型教师,“善教”和“乐学”是一对孪生兄妹,他们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因此,老师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指望那些后进生能够立即改变,很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没有任何反应,面对这种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老师要有耐心和信心。为此,要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通过课内的分组学习、朗读比赛、作文竞赛、讲故事、排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节目等,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同时,通过举办多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借此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老师要走近学生,尝试和每一个学生用心沟通,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以及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包容、共享的互动关系。加强师生合作,是培养学生养成互动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困难的时候,是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需要的时刻。在师生合作中,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答案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预期目标。有了预期目标,师生互动就不会只流于形式,能使互动过程有序化。在此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才能产生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能超越预期目标,产生新的问题,对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全面,更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