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阴县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阴县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日渐改善,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解决我国扶贫问题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从陕西汉阴偏远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应用状况就可见一斑。但是,从调查看,汉阴在“互联网助推扶贫”工作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和不足,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推进和解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下,2015年11月,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就扶贫开发立下军令状,以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它要求改变过去粗放的扶贫模式,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采取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无疑将会拓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维与作为,并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调研团队在汉阴县内10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后,对当地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状况和致贫原因,互联网在经济发展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状况以及当地扶贫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有了进一步了解。

汉阴县互联网普及和应用状况

汉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分流其间。南北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北部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好,南部多为山地,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缺乏集体经济,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突出,生态建设任务重。当地扶贫与发展的重点是要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培育特色农业。

汉阴县户籍人口为313391人,有贫困人口6.38万人,贫困发生率约为20.4%。在我们调查的90个家庭中,70%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多为缺少壮劳力,交通不便,因病致贫。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多为在家务农和在当地务工,只有少数贫困人口在外打工,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并且只有13%的贫困人口拥有简单劳动技能。从事r业生产的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多为自给自足,由于交通状况无法在市场上售卖,经济收入单一。政府帮助改善居住环境,但是难以改变生活环境;政府可以派专家、请教授普及农业新技术,但是无法为其解决由于交通、市场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大量滞销的农产品。在统计数据中发现,贫困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在所有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77%,初中文化程度占比1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4% 。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原因,汉阴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我们调查的10个行政村的互联网普及状况也不尽相同。汉阴县北部川道地区的3个行政村中,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健全,宽带光缆已连接至村,而位于南部山区的7个行政村只有两个拥有宽带基础设施。但互联网并没有普及到每户村民家中,特别是贫困家庭更无法负担网络宽带费用。

在所有调查的贫困户中,有约21%的贫困户中有家庭成员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网。这一群体是农村中的年轻人,但他们多在外务工或学习,无法凭借其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经济生产提供帮助。不难发现,农村贫困人口由于经济和文化水平限制,会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极少。

为了解互联网在农村人口中的应用状况,项目团队调查了人们使用互联网从事哪些活动。统计数据表明,90%的人使用互联网只是用QQ、微信等软件从事社交娱乐活动,几乎没有人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了解关于创业指导,技术培训,市场需求等信息。总体来说,当地互联网普及率低,会使用互联网的人少,没有很好地将互联网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互联网在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状况

汉阴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汉阴县着力将互联网与特色产业结合,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富硒农产品,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的途径,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是电商平台与农户对接,田间地头实现收益。以巨川实业为代表的多家公司正在推行农村电商的“火把工程”,以“硒田四季”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为纽带,使农民的土鸡蛋、野生蜂蜜、山珍富硒菌在家门口搭乘网际快车销往全国各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拓宽了农产品市场,还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帮助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部分实体商家转型升级。县政府协调打通物流快递、宽带接入、线上运营、产品聚集等通道,目前有邮政网点8家,快递公司和物流企业达到26家,277户餐饮住宿商家借助美团、百度糯米等平台实现了转型升级,6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建商务网站,电商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6人,网店数达到64家,网络上行交易额达到1500万元。

三是农村互联网经济初具规模,相关政策日趋完善。汉阴县筹划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示范村、示范镇,成立电子商务协会,抽调干部成立电商办,制定和完善《汉阴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用积极的政策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汉阴县利用互联网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

一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新路径”。靠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最大限度拓宽市场半径,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无限的空间。以“互联网+”为抓手,汉阴县通过促进互联网服务企业与扶贫领域深入合作,实现贫困村、贫困户与先进生产要素的对接。创业者将富硒大米、富硒茶叶等农产品包装,利用网络电商平台远销各地,实现年销售额过百万元。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巨大变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二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公益活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志愿服务不仅是服务社会的善行善举,更是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借网络平台可以让志愿服务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众多社会公益组织(例如汉阴志愿联盟、电子商务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利用互联网便捷、高效、广泛的优势,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组织开展形式众多的社会帮扶爱心志愿活动,为因灾致贫,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募集物资,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此外,“邻里守望微公益”主题活动,以扶贫帮困为主题,通过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形式的志愿服务。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不同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帮助,这对当地扶贫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利用互联网开展爱心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滞销的农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1月,由于外省低价莲藕对本地市场的冲击,电商外销渠道受物流快递的限制,莲藕采挖成本的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全县25家莲藕种植大户、预计有250万斤优质富硒莲藕滞销。为在春节来临之际帮助藕农寻找销路,支持汉阴莲藕产业的健康发展,汉阴县举行了“情系藕农 爱心促销”活动,全面启动爱心促销活动。在网络媒体的广泛宣传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活动,解了汉阴藕农的燃眉之急,让藕农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新年。

三是尝试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管理贫困户信息。扶贫工作重在精准,强调有的放矢,把政策和资源落实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身上。蒲溪镇率先尝试利用互联网对贫困户准确识别,精确管理贫困户信息。采用与传统纸质版建档立卡不同的二维码管理方式简化精准管理程序,贫困户个人信息、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帮扶记录、帮扶成效等多项内容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更高效便捷。当然,为保护贫困群众个人隐私,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采取封闭运行规范管理,由专人负责,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帮扶信息、脱贫信息等及时更新维护。

当地“互联网助推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和不足

创新工作方式,由“输血”变“造血”,着力解决只扶不脱和脱而又贫的现象, 已被写入当地“十三五”规划,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全县预计实施搬迁脱贫21787人,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48789人,医疗救助脱贫9789人,教育扶贫脱贫11285人,2019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摘帽”。当地注重改变扶贫工作的思维与作为,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的新模式,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限制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且不成熟,缺少规模效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少熟悉互联网的技术人员。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新兴产业,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从事经营管理,但当地农户文化水平有限,互联网对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新事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能力独立经营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副产品。而原有的商业部门也没有实现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传统经营方式下,农产品在当地销售量有限。

二是网络、交通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使当地特色农产品没有很好地“走出去”。凭借春季的油菜花节,汉阴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例如菜籽油、野生蜂蜜、有机大米、富硒茶叶)。特别是2016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汉阴县漩涡镇有机大米的丰收,产生了较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农产品并未因此而走俏,原因在于:一方面,汉阴县南部交通不便,现存物流行业运量小、费用高、时间长,不适合农产品的保鲜运输。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还未普及,没有相应的统销统购政策。在南部山区,大多数农户都是分散经营,缺少规模效应,单个农户无法建立电商平台,稳定供应产品,再加之每一笔订单数量较少,农户往返发货不便,所以农村淘宝等行业不能较好发展。

三是农产品没有很好地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汉阴县部分农产品富含硒元素已经经过中国科学院认证,但此类产品知名度不高,在市场上影响力较小。此外,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包装企业,深加工企业,产品形象设计部门,产品依靠原始形象进行销售,缺乏吸引力,产品竞争力不够,附加值较低。

四是缺乏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在调查中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统计,有76%的人认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是缺少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淘宝村、电商平台的建设需要相关技术与大量资金,当地贫困农户有参与创业增收的意愿,但是无力承担相关建设的费用。并且对农户创业技能的培训还不够全面,资费补助力度还不够大。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还正在建设,特色产业项目还正在培育,“互联网+扶贫”的脱贫模式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

五是农户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了解,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不清楚,调查对象中有20%的农户缺少创业增收的意愿。少数村民认为扶贫就是发钱,有“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创业增收致富的胆识。

六是扶贫工作缺少监督,在此前出现过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扶贫失准的问题。在精准扶贫的要求下,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工作进度、脱贫质量、资金使用、作风纪律等方面严格督查审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和纪律规定进行严肃追责问责。但以上都是内部监督,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还需要强调群众的外部监督,使用互联网对扶贫工作进行网上监督。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将相关事项利用互联网向全社会进行通报,让扶贫开发工作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开展。

对当地应用互联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交通状况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行业,加快改善贫困村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将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作为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任务,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交通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扶贫模式,不只是“输血”救急,更是“造血”新生。在实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健全交通运输设施,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后,推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路通即富”。

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打响特色农产品的品牌

之前由于汉阴县所处地区环境较为闭塞,很多特色有价值的农副产品无法被外界知晓。在信息化时代,这一障碍可以被清除,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宣传,为农民生产的产品拓宽销路。政府也要通过媒体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导下,一些拥有良好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乡村古居,挖掘自身潜力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落成为旅游设施,让绿水青山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利用村民活动室互联网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的远程培训,对从事电商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利用多媒体设备,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家的技术指导,了解到市场需求,寻求潜在商机。对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通过培训,让创业者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带领更多的农村青年群众创业增收奔小康,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助推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扶心扶志

针对一些村民不仅要重资金和技术帮助,还要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政策和信息,动员他们走适度规模化经营之路。在脱贫攻坚战中,可以应用生动形象的网络教育资源对贫困群众加强农村政策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激活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变“帮我富”为“我要富”,鼓励他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大胆创业增收,实现勤劳致富。

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精准扶贫到户工作平台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动态的监测,针对他们的不同需要进行精准帮扶。在蒲溪镇“电子信息平台监督管理服务”试点取得成效后,应积极向全县范围推广。借助脱贫攻坚电子信息系统,准确把握贫困户的情况,清楚干部帮扶的过程,让贫困户信息管理更精准,提升脱贫工作透明度和管理效力。

利用互联网将农业产业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相连接

对产业园区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产量的增长。当地重点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取得一定规模效应,但缺乏专业技术支持。互联网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产业园区及时获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健康有效发展。

利用互联网广泛性、时效性的优势,动员广大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公益扶贫中

互联网助推扶贫是一种扶贫方式的创新,这种低投入、灵活性更强的方式也扩大了参与扶贫人员的规模和资助范围,能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提供了多种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有助于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不同问题,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也有利于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帮扶,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更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扶贫工作前线,一户一策,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众望,兑现我们向广大群众许下的诺言。

参考文献

[1]《汉阴县政府2016年工作报告》

[2]韦永耀.《“互联网+”背景下河池市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王 翔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