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0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0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诊治的160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儿发病年龄以≤3岁居多,临床表现除发热、疱疹外,以合并四肢反射性抖动、嗜睡、易惊等症状多见。辅助检查方面.92.3%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69.2%的患儿静脉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48.7%的患儿血糖轻度增高。结论 肢体抖动、膝反射亢进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具特征的表现,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对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有提示意义。对于重症病例早期综合治疗有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多个地区爆发疫情,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普通病例多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症状轻微,预后良好,而EV7l型病毒感染则较闪险,除引起手足口病以外,又因该病毒有一定的嗜神经性,更易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千脑炎、脊髓灰质样麻痹、迟缓性肢体运动障碍等。而且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现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160例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科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160例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重点分析手足口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高发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以及转归。

2 结果

2.1治疗 ①综合治疗:注意休息及对症处理,视病情给予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严密调控电解质平衡,给予全身支持治疗,注意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血糖、心率、呼吸等变化;②降低颅内压,甘露醇0.5~l g/kg静脉注射,每6~8h1次,逐渐减量,总疗程3~7d,必要时可与呋塞米联合使用;③激素的应用:160例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小剂量治疗,2~3mg/(kg・d),每12h1次,共4~5d;④部分患儿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300~500mg/(kg・d),共3d;⑤抗病毒治疗:炎琥宁10mg/(kg・d),共7d;⑥其他:给予营养脑细胞及神经治疗。

2.2预后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有14例患儿住院2d内病情进行性加重转ICU治疗,其中,1例患儿出现肺水肿和(或)肺出血,1例脑脊髓炎患儿出院时肢体肌力改善。总疗程8~32d。

3 讨论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COX)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ECHO病毒和EV71型等,其中EV71和COXl6病毒最为常见。其主要经粪、口、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夏秋季节,以学龄前儿童发病居多,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为其主要特征,给予常规抗病毒、降温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而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继而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而危及生命。其中神经系统受累多早于其他系统受累[2]。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症状多样,轻者有精神萎靡、嗜睡、头痛、呕吐、易惊、惊跳、烦躁,重者出现意识模糊、肢体抽动、无力、震颤后肢体瘫痪等,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亢迸后减弱甚至消失。所以在工作中要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十预。

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时,易并发病毒性脑炎,具有年龄小、危险性高、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患儿可短时间内死亡,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结合我院重症病例分析,在手足口病的诊治过程中,若出现下列症状应引起重视:①持续高热不退≥3d,退热困难的;②精神差,出现恶心、呕吐、易惊、肢体痉挛的,尤其是肢体抖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③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的或明显减少的;④年龄偏小的;⑤血糖轻度增高的[3]。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以上高危因素,要积极地早期给予综合治疗:①降颅压药,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要适当地控制出入水量;②要早期大剂量使用免疫球蛋白,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可早期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还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病毒抗体.中和脑内病毒抗原与释放的有害物质,减少脱髓鞘的程度,同时,人丙种球蛋白所含的独特型抗体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作用,可有效地减少脑水肿,促进神经系统的复苏[4];③降温:针对体温持续不退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例如冰帽、冰枕,可以有效地降低脑组织耗氧量,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稳定细胞膜。具有脑保护作用;④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重症可给予5~10mg/(kg・d),危重症可采用冲击量15~30mg/(kg・d),连用2 d,短时间内撤停;⑤抗感染治疗: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抑制RNA病毒的复制,若合并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⑥其他的为降血糖、加强营养,出现烦躁、躁狂、抽搐等症状,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镇静药物。

总之,要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患儿。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儿,要早期发现,早期用药。以期最大化地减少病残率、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吴疆.我国手足口病与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册[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00-102.

[2]尚云晓,蔡栩栩.JL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诊治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17-319.

[3]李迎春,李凤华,刘.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七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9,16(2):17I-172.

[4]杨善志,都鹏飞.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