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进行,在它的指引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通过45分钟的学习获取知识。但现在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试图从创设问题情境、提倡合作学习、一题多解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完成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目标。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合作学习 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力图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而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使学生通过45分钟的学习获取知识。如此一来,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数学课比较枯燥,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2)“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消化的时间和空间。(3)搞“题海战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每天为了做题而做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那么我们就要利用课堂的一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现在的中学教育,学习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技能,以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所讲内容空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如何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这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数学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探究、合作、实践,获得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有利于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成为一项有趣活动,让他们真正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地进入学习与思考之中,并为解决本节课的数学问题提供相应的渠道和方法,即可以加强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例如,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的知识性不强,它的教学目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点的坐标。但是在寻求点的坐标时,学生容易将横、纵坐标的位置写反。而这个难点的突破又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寻,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中采用了生活中的场景作为这节课的导入。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学生在电影院拿着一张2排3座的电影票找座位的情况,并且给出的图象是横为排、纵为座。

问题1:如何能尽快地找到座位?

学生会根据他们的生活常识脱口而出:先找排后找座。

这样就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先确定横坐标、再确定纵坐标联系起来,为以下的教学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问题2:将电影票中的2排3座变成有序数对,并在坐标系中标出它的位置。

学生将2排3座变为有序数对(2,3),在先前例子的基础上,先确定横坐标2的位置,再确定纵坐标3的位置。

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无形中将本节课的难点降低,学生会根据这个实例产生一种印象:先找横坐标后找纵坐标。这个例子避免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硬性规定,坐标的写法是由学生自己体会得来的,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

总之,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创设情境,就会使数学知识融入到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中,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从而使学生带着浓烈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相互和谐,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的规定:“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课堂布置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有意识地创造合作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从自己的认知特点出发,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课堂中的数学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单纯地传授得到的。

在合作学习中,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每个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活动形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面对不同学生的不足。对学生而言,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自身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由此加强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给予学生消化的时间与空间。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