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波托西省北齐查斯区找矿前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波托西省北齐查斯区找矿前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波托西省北齐查斯区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山的中部世界著名的安第斯多金属成矿带锑多金属成矿亚带上,矿区内有(有丰(YOUFENG)、圣地亚哥(SANTIAGO)、卡米诺(CAMINO)、罗伯特(ROBERTO)、釖靶休(TOPACIO))5个矿点,均具有一定的规模,矿化类型及蚀变特征基本一致,为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该热液型矿床类型属于斑岩型矿床系列,因此,在本区开展以寻找与斑岩型矿床有关的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关键字]锑多金属矿 热液型脉状 斑岩系列 北齐查斯区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波托西省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39-2

0 前言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锰、锡、锌、锑、钨、铋、镁、锂、铀、铌、钽、双色水晶等。据不完全统计,锑储量占全球14%,居世界第二位。锑金属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根据相关政策,锑金属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属国家鼓励进口资源。波托西省北齐查斯区处在一个锑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化类型及蚀变特征基本一致,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开展以寻找与斑岩型矿床有关的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有较大的前景。

1 区域地质概况

北齐查斯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山的中部,为世界著名的安第斯多金属成矿带。

安第斯带的古生界从寒武纪早期的海侵开始,奥陶纪、早志留世和早泥盆世的海水分布范围最为广泛。泥盆纪的海水进入安第斯带。石炭纪出现冰川作用和火山活动。早二叠世末的海西运动使海水全部退出南美大陆。安第斯带的中生界主要由巨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其次是陆相红层,海相的沉积范围比较局限。晚三叠世海水进入安第斯带北部,侏罗白垩纪和古新世为广泛海进时期。地台的大西洋边缘从侏罗纪开始发育地堑,接受了侏罗纪-第四纪的海相和陆相沉积。

新生界在中新世以前,安第斯带西海岸普遍为海相-半咸水相沉积。随着安第斯带的继续上升,在山间盆地和山麓地带沉积了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系。第三纪末因地处热带环境而广泛发生红土化作用。

前寒武纪岩石占国土面积的30%,西部高原山区分布大量的火山岩地层、奥陶系和志留系的海相沉积地层以及白垩系陆海交互相的红色砂岩和粘土沉积。

安第斯带岩浆活动非常强烈,以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为主要活动期。安第斯带大部分由火成岩构成,是岩浆活动的集中地,至今仍是活火山的强列活动区。

成矿带内多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点星罗棋布(图 1、图2),尤其是锑矿、锡矿、铅锌矿床(点)达数百个,构成一条北西向多金属成矿带,是玻利维亚的多金属矿集区,与斑岩型成矿作用有关。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大面积分布古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岩。奥陶系沉积岩有页岩、板岩、泥质砂岩、碎屑砂岩,呈互层状产出。地层总体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地层岩石发生具有大规模的角岩化,并伴随有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

新生代主要为第四系冲积、湖积、湖泊冰积、崩积、冰积、风积物。

2.2 构造

Caledonica造山作用使奥陶纪地层发生强烈构造活动,形成褶皱和断裂。矿权区内的构造主要为褶皱,其次为褶皱形成的前期和同期断裂。褶皱和其同期形成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的赋存状态。

褶皱轴总体走向300-310°,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40°-70°。

断裂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平行于褶皱轴的轴向断裂,多顺轴向形成断裂带。断裂带内岩石较破碎,并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角岩化及褐铁矿化。北西向构造是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其次,还见有北东向的垂直于褶皱轴的轴向断裂,与矿化关系不密切。

2.3 岩浆岩

岩浆岩在矿区出露较少,仅在一些山头上可见一些零星的岩石碎块。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岩石呈浅肉红色到浅黄色,中粒花岗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其主要成分为斜长石、正长石、石英、黑云母。

3 矿化地质特征

矿区内有5个锑多金属矿点(有丰(YOUFENG)、圣地亚哥(SANTIAGO)、卡米诺(CAMINO)、罗伯特(ROBERTO)、釖靶休(TOPACIO)),共发现内生锑多金属矿脉15条,均位于古生代奥陶纪沉积的板岩、碎屑砂岩中,锑多金属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化类型及蚀变特征基本一致(表2),同处在一个锑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锑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与地层走向一致且平行分布。矿体总体形态为念珠状,长350-1600m,宽1-5m。主要矿物为辉锑矿,次要矿物为黑钨矿、锡石、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菱铁矿等。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等。矿石呈致密块状、团块状、针状集合体产出。

本区矿石主要含辉锑矿,一般品位 0.88-10.62%。

3.1 圣地亚哥矿(SANTIAGO)

出露古生代奥陶纪沉积板岩夹砂岩地层。地层总体走向300-310°,倾向南西,倾角65°左右。矿体产于砂板岩断裂破碎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已发现矿脉3条,平行分布,走向310—325°;长400-1600m,宽1-3m,地表连续拣块品位Sb为3.96-6.05%。30多年前,当地人对1、2号矿脉地表进行过少量挖掘,留有采矿痕迹。

3.2 釖靶休矿(TOPACIO)

出露地层为奥陶纪沉积的板岩夹砂岩。矿体产于北西向构造破碎带及层间裂隙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矿脉3条,长350-900m,宽1-3m;走向310°左右,倾向南西,倾角60-70°。地表连续拣块品位3.85-10.62%。该区矿体早期曾被当地人进行过挖掘,留有采矿痕迹。

3.3 有丰矿(YOUFENG)

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纪沉积的砂岩。矿区中部零星出露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碎石露头。岩石呈浅肉红色到浅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区内发现矿脉3条,长350-850m,宽1-2.5m。走向310-330°倾向南西,倾角60°左右,地表拣块品位Sb为0.88-8.25%。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及层间裂隙中,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脉体为含硫化物石英脉。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锑矿,伴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黑钨矿、黄铁矿等。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角岩化及褐铁矿化。

3.4 罗伯特矿(ROBERTO)

区内主要出露古生代奥陶纪沉积的碎屑岩、砂岩地层。地层总体走向300-310°,倾向南西,倾角65°左右。

区内发现矿脉1条,断续延长约1000m,宽1-5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60-70°,地表拣块品位Sb为1.25-5.85%。矿体产于砂板岩层间破碎带中,为硅化石英型,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角岩化、褐铁矿化。

该区矿体早期曾被当地人进行过挖掘,留有采矿痕迹,但从未开展过地质工作。

3.5 卡米诺矿(CAMINO)

区内主要出露古生代奥陶纪沉积的板岩夹砂岩地层,地层总体走向300-310°,倾向南西,倾角65°左右。

矿体产于砂板岩断裂构造破碎带中,严格受构造控制。区内发现5条平行分布矿脉,走向320-345°,长400-500m,宽1-5m,地表连续拣块Sb品位为1.83-5.21%。开采了部分矿石。据现场考察,矿体为脉状产出,含较多的块状富矿石。

4 找矿远景分析

从区域地质看,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成矿模式较为单一,以斑岩型矿床为主(图3)。在找矿过程中,以斑岩成矿理论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广泛借鉴国内外同类矿床的成矿模式,深入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和成矿规律。

成矿带内地层均为古生代奥陶纪沉积的页岩、板岩、泥砂岩夹砂岩地层。受区域构造作用影响,地层发生形变,形成一系列的走向为北西向的向斜、背斜构造。沿褶皱轴部发生轴向断裂,后期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形成与花岗斑岩体有关的斑岩型热液脉状矿床。

矿石近地表多为氧化矿,由锑华和石英脉组成为主;向深部过度为辉锑矿、锡石、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原生矿。地表找矿标志明显,矿化分布范围广,显示本区矿产资源丰富。

因此,在本区开展以寻找与斑岩型矿床有关的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有较大的找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