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火山口上的城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火山口上的城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斯洛伐克作为一个新兴国家似乎并未为外人所熟知,虽然它独立已经20多年,但人们依然对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名称记忆犹新,以致当地的旅游手册上都在刻意强调斯洛伐克不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省了。经过十余天的旅行,我发现捷克与斯洛伐克的确有着相当多的差异,有些地方甚至截然相反。单从两国首都布拉格与布拉迪斯拉法来看,一个华美张扬,一个朴实低调,一个感性自我,一个理性务实;如果说捷克出产的大都是文艺青年和诗人,那么斯洛伐克塑造的大都是科学家和矿工。带着这点粗浅的认识,我走入了斯洛伐克中部的古老城市班斯卡-什佳夫尼察,试图透过这座城市的兴衰过往,来探寻斯洛伐克民族独特的历史脉络。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位于斯洛伐克中部的火山群地带,曾是欧洲知名的矿业中心。漫长的中世纪,这里一直为欧洲源源不断地输送金银币,兴盛时城中聚集着大量的矿工、工程师和科学家。人们终日不停地用锹镐和炸药攫取财富,由此建起水坝、围堰、教堂、钟楼和城堡。匈牙利人、土耳其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轮番进驻这里,各色旗帜和号角声在城市上空飘扬。终于有一天,城市地下的资源枯竭了,人们又像退潮一样纷纷外迁,争前恐后地撤离这里,最终这座被遗弃的城市重归平静。如今,整座城市蹲伏在一座崩塌的古火山口上,进山道路崎岖而陡峭,外界车辆很难进入。不过这也使得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成为斯洛伐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中世纪工业城市

长途汽车把我丢在一个孤零零的站牌下,路标写着由此去市中心还有2公里山路。我背着包沿山路往上走,行不多远就看见路旁有一座半地下的绿色梯形小门,门下伸出两条30厘米宽的轨道,这就是一个矿井入口,如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工业遗迹,梯形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矿车进出。入口的门楣上镶嵌着石刻的圆形标志,左右两侧有两只蜥蜴衔着,这个图案源自于一个古老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牧羊人在附近山下睡觉,醒来时发现两只蜥蜴在身边爬动,后背上沾满了金色和银色的粉末,牧羊人吃惊地走过去,从蜥蜴爬过的地方发现了一锭金子。从此这座山中蕴含金银宝藏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蜥蜴因此成为“好运”的象征,一直受到当地人的青睐,城市的旧徽章就被设计成蜥蜴趴在铁铲上的图案。如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当地居民都会举行盛大的“蜥蜴游行”,一个打扮成牧羊人模样的游行者总是手捧蜥蜴走在队列的最前面,而居民们则装扮成当地各个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紧随其后。

史料记载,凯尔特人于公元前3世纪率先来到这里着手开掘露天矿床,并铸造硬币。到了11世纪,强大的匈牙利帝国入侵至此,并霸占了这里的黄金、白银和铜矿。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匈牙利皇帝贝拉四世聘请了采矿技艺高超的德国人为其工作,并许诺给他们一系列特权。我沿着主街西行至路口,右边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教堂位于陡峭的斜坡之上,与一侧道路形成30度夹角,显得高耸巍峨。当地人告诉我这座教堂又被称为“德国教堂”,最初就是由来此采矿的德国工程师集资建造的,归德国贵族所有,当年教堂的地下室就是城市的金库。

老城堡坐落在主街尽头的台地上,城堡的外墙已斑驳破败,窗棂好像的巨大牙洞,但城堡内那座建立于13世纪的哥特式修道院仍遗世独立。当年这里先有了这座修道院,随着财富的逐步积累,修道院周边又陆续增加了钟塔、监狱和长官公署,最后干脆在周围筑起高墙,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堡。现今在斯洛伐克境内还存有数百座类似的城堡,是欧洲境内城堡最密集的区域,它们的起源大多与当地丰富的矿产和财富有关,当然还有随之而来的战争和掠夺。

1526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了这座矿业城市,但于9月撤退。为了防备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再次进攻,当地人在对面山顶上修建了更加坚固的新城堡。新城堡修建于1564-1571年,与老城堡隔山相望。这是一座白色的正方形尖顶建筑,四角筑有四座圆形棱堡,整座城堡像一架蓄势待发的火箭蹲坐在城市的制高点上。我沿着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爬上山坡,经过一片萧瑟的墓地,就来到了新城堡门前。顺着一段陡峭的楼梯进入城堡,里面阴暗狭窄,石阶逼仄,使得城堡看起来更像一个石头砌成的洞穴,一个封存了许久的坟墓。这也是我对欧洲古城堡的普遍观感,它们完全不像外面看上去那般典雅迷人。大厅昏黄的灯光下,展出的是当地军民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史料,以及锈迹斑斑的中世纪盔甲、刀剑、徽章等纪念物,散发出悠远时代的霉味。中世纪的欧洲给人的印象大抵如此,是非模糊的战争、劫掠、屠杀,在黑暗中等待曙光。

同时期的班斯卡一什佳夫尼察也陷入衰退期,露天矿藏被开发殆尽,想要开采深层的矿藏就急需解决排水和挖掘技术的难题,这时科技的大门被开启了。1627年,矿山技师们在开采金银矿脉时,第一次尝试将火药装进圆木桶运入坑道,炸药沿挖好的坑道滚入地下,炸开了覆盖矿脉的岩石,大大地节省了劳力和时间。此后这种技术开始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推广,在矿业开采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解决矿坑的渗水难题,水利专家开始在矿山周围筑起水坝和围堰系统,这样既防止了山体渗水,又可以用水流来冲洗矿石。

如今,在城市东北方的山坡上有一处名为Beliansky tajch的人工湖,我按照地图指引的路线找到了那里。人工湖仿佛是一片隐秘的林中胜地,湖水主要来自山泉和雨雪,由于混合了矿物质,湖面呈翠绿色,岸边落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落叶。如果没有特别提示,很难将其与冲洗矿石的水槽联系起来。湖岸边一侧是水坝,水坝旁有一个木制的小房子,一个在湖边钓鱼的老大爷告诉我,这个小房子里有一台抽水机,通过地下管道可以把矿坑里的水抽上来。从前这样的人工湖在班斯卡一什佳夫尼察附近大约有60个,如今还保留大约20个,大都成了当地人钓鱼、游泳、野餐的场所。

17世纪以后,班斯卡一什佳夫尼察的金银产量一度占到欧洲大陆的五分之一,城市中心的圣三一广场以及遍布街头的大量巴洛克风格建筑都建于此时。受陡峭的地形所限,圣三一广场呈独特的倒三角形,中心是1710年建立的黑死病纪念柱。柱廊采用当地特有的含矿物质的砂岩建造,通体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下部是圣徒的装饰雕塑。由于广场的地形过于陡峭,所以自建立那天起,石柱就一直在缓缓向下滑动,至今已下滑了4.5米。纪念柱后面有一栋灰色立面的三层小楼,门前写着“约瑟夫・科勒画廊”,这座小楼是广场周围最古老的民居之一,斯洛伐克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约瑟夫・科勒(1899-1982年)曾居住在这里。如今故居被改成一座艺术馆,陈列着画家的代表作品。老实说,这位画家的画风并无新意,取材也大都是农田收割、山峦河谷、村庄市场等场景,留下了浓浓的时代烙印。

从圣三一广场向东是一段连续下坡的石子路,当地人称为“玫瑰下街”,据说从前路两旁都种满了玫瑰花,转角处有一栋黄色绿坡顶的三层楼房是斯洛伐克采矿博物馆。自16世纪开始,这里一直是斯洛伐克的矿业本部,管理采矿、选矿、林业和铸造等事宜。如今,矿业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地出产的矿石样本、采矿工具及矿车实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游客稀少,本来用来参观的地下矿坑最近一直没有开放,所以这次我只能从博物馆的照片展板上看个大概。地下矿坑很宽阔,头顶和四周都布满了灰色的岩石,看起来坚固异常,而且四通八达,每条通道都铺有窄轨,可供矿车出入。矿井顶上松动的地方都由木柱和木板支撑,洞穴之间有时还有木质小门开闭,很像动画片《鼹鼠的故事》里鼹鼠的家。鼹鼠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经典卡通形象早已风靡世界,它的身上既有捷克民族乐观、幽默、活泼的元素,又有斯洛伐克民族勤劳、朴实的性格;它居住在地下洞穴中,手中总拿着个小铲子的形象就是很典型的斯洛伐克矿工形象。不过真实的矿工生活远没有动画片中那样美好,墙上一张当年矿工下井前的照片就说明了这点。照片中的矿工们形象邋遢,衣着破旧,身材瘦小,目光空洞,看不到一丝欢快的神情。

采矿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敲击塔”,矿工们的日常起居都要以此为准绳。塔楼顶上挂着一块木板,每天早上有管理人员用锤子敲击这块木板,矿工们闻声就要下到矿井里进行暗无天日的劳作,塌方、爆炸等危险事故时有发生。楼内有一间办公室,专门为死去矿工的家属及孤儿发放抚恤金。地下室还有一座矿工监狱,用于处罚那些不听调遣的叛逆矿工。如今每逢节庆的时候,当地女人会跳起一种特殊的舞蹈――三百寡妇舞,舞者在悲伤的华尔兹曲调下起舞,据说是为了纪念17世纪一次矿难中被埋在井下的300名矿工。

从此处往山上走不远,是建于1914年的文法学院大楼。这是全城最年轻的一座建筑,它的后面是1762年由匈牙利女王玛利娅・特蕾萨建立的矿业专科学校的旧址,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矿业专科学校。女王聘请了欧洲最优秀的教师到这里任教,使学校声名远扬,吸引了欧洲各地的孩子来此上学。但是到了19世纪末,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附近的矿藏消耗殆尽,城市由此开始急剧衰落,人口只剩下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舞台谢幕了,时间悄然静止在100年前。如今,那些洗尽铅华的古建筑被完整保留下来,默默地向访客诉说着过往的繁华,在纵横错落的街道上,唯有阳光日复一日地在古老的墙壁间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