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马斯洛的心理健康观及其当代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马斯洛的心理健康观及其当代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马斯洛坚持从需要层次论出发,既阐明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别,又看到了健康心理的思想源头。马斯洛的心理健康观的当代意义在于:首先,从需要满足的角度正确理解健康心理;其次,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新的理论意义;最后,对当前如何建设幸福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心理健康观 思想源头 当代意义

如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强大生命力,是一个经受了一定时间考验、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观点。从理论角度探讨心理健康观是为更好地理解马斯洛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践角度来看,探讨心理健康观是为实现马斯洛所追求健康社会和完善人格的现实途径。

一、马斯洛关于正常与异常心理的认识

何谓正常心理?首先有必要理解异常心理。目前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起到决定作用,人的内在矛盾冲突或者情绪扰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障碍都是诱发焦虑的环境条件与特定的行为反应相结合而获得的。例如,一个喜欢惩罚儿童的父母可能成为儿童产生恐惧与萎缩反应的条件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持续下去并且产生泛化,以致儿童长大之后害怕陌生人或者造成社交障碍。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造成异常心理的根源不在于外界不良刺激事件的存在,而是在于人自身所具有的非理性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

马斯洛认为,过去的心理健康概念一直是控制、抑制、纪律、教育、家庭训练、养育孩子、一般的文化适应,而这些都被看作是控制人内在黑暗力量的方法。全面的健康状况应该在于实现人类的基本天性,在于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在于沿着隐藏而模糊不清的基本天性所控制的轨道,逐渐发展成熟。这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而不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那种外界刺激塑造的过程。因此,心理正常与否主要依赖于以下方面: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助于向着人的内在天性的实现方向发展,就是好的,而只要阻扰、阻挡或者否定基本人类天性,就是坏的或者变态的。那么内在的人性是什么?它具有何种特性?他认为,人的内在天性并不只是他的解剖构造和生理机制,还应包括他的基本的需要、欲望和心理能力,这种内在天性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通常是掩盖起来,尚未实现、处于弱势而不强势。这种弱势的天性与动物的本能相差很大。低等动物对于它需要什么、不要什么和爱什么,绝对不会产生任何怀疑。然而,人类对于爱、知识或者某种需要并不明确,甚至非常犹豫,也容易被掩盖掉。因此,人的本性太容易被掩盖、学习和他人的偏爱所窒息,进而消失在视野中,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二、马斯洛健康思想的思想源头

马斯洛认为,几乎所有旨在解释心理病理是如何起源、持续的理论,都极为依赖于冲突、挫折和威胁这些概念。关于冲突的概念,马斯洛认为,每个人日常生活都充满着无数次这样的选择。有一些选择对于机体来说并不重要,其心理反应几乎也不是病理性的,而大部分的选择意味着放弃一个必需的目标,即便作出选择之后,威胁性后果依然存在。前一种是无威胁的冲突,后一种是有威胁的冲突,后者往往是致病的。

挫折通常被定义为我们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一个愿望或者一种满足受到妨碍。但是一个目标或者愿望对于个体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对于机体并不重要,失去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波折,但是另一种是对个体的生命目标、防御系统、自尊心、自我实现和基本需要会产生伤害,此可以看作一种威胁。比如,一个儿童被家长拒绝买一个新式的书包。有部分小孩子只是丧失一次换掉旧书包的机会,然而另外一部分小孩子不仅仅是丧失了一次机会,更重要的是剥夺了获得书包的目标,打击了自尊感的动机,因为一个新的书包承载了心理价值。当孩子眼中的目标物代表爱、身份、尊重或者其他基本需要的时候,对于它的剥夺通常才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因此,威胁才可能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挫折和冲突两者的定义常常都是只依据外部的情况,而不是依照机体对这些外部情绪的内在反应和感知而下的。因此,冲突和挫折不能代表感受,而威胁则不同。那一种情况被机体理解成了威胁呢?马斯洛把我们无能为力的境遇理解成威胁。当个体不能再控制局面,难以承受这世界以及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的时候,都可能把自己置身于无能为力的境遇。其实,威胁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威胁的核心是需要的剥夺。马斯洛认为阻碍个体内在本性发展的需要都是致病的。因此,威胁的核心就是直接地剥夺、阻碍或危及我们的基本需要。这些都是具有直接的威胁性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是阻碍个体内在本性发展需要的境遇,都是一种威胁。威胁应该包括:对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以及它们的前提条件的可能或者现实的阻碍,对生命本身的威胁,对机体总体完整性的威胁,对机体整合性的威胁,机体对世界的基本把握所受到的威胁,以及对终极价值的威胁。马斯洛强调,环境尽管在塑造人格方面非常重要,真正决定的因素是人的目的和天性,但是环境只是起到一个外部的条件。

三、马斯洛心理健康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破除对健康心理的误解和偏见。

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对于心理病源认识存在误解和偏见,把心理病原归咎于环境和教育,如把一个孩子染上网瘾归咎于学校的管理或者身边的环境因素。在马斯洛看来,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马斯洛指出,所有人类的需要可以根据层次进行排列,从对空气、食物、水和盐分的生理需要开始,接下来是心理需要的四个层次――安全、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强调,任何阻扰需要满足的事情都可能是致病的。网络成瘾更多与家庭因素有关。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染上网瘾。如果我们从马斯洛的病源理论中加以理解,就会发现,任何致病的因素其实根治于其需要的缺失。在单亲家庭中,孩子大多和一方居住,母子之情或者父子之情很难保持离婚前的那种融洽,更多的是随时光流逝,关系愈加恶化。因此,孩子寻求爱的需要无法加以满足。在隔代抚养的家庭里面,父母长期在外面,孩子寄居在爷爷辈家里,爷爷奶奶只能管好孩子的吃穿住行,而对于孩子其他需要的满足无法了解,更无法满足。这两类孩子更愿意在其他情境中寻求需要的满足。网络世界的游戏奖惩心理效应让他们暂时得到心理满足。

(二)正确认识马斯洛的健康心理观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马斯洛看来,威胁等同于抑制成长,是一种需要的长期妨碍。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助的教育现状。教师是一个权威、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而学生是一个追求知识的人。课堂教育主要沿着教师的思路开展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然而,这种教育对于学生的需要满足了吗?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与学生的愉快合作,而不是意志、权威、尊严等冲突,教师不再试图做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并且把师生和生生理解为一种平等交往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竞争关系。所有这些关系的转变会创造一种没有猜疑、小心翼翼与防御,没有敌意和担心的课堂氛围。当这些课堂威胁消失的时候,阻碍学生寻找需要满足的威胁也就消失了。

当然,马斯洛对于教育的启示还不止在课堂情境当中,还对于正确树立一个教育观方面贡献良多。对于教育的目的,他有明确的论述:“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倾向,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的往往是分数。这样做,学生需要的层次是低的,即可能是躲避老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老师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性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教育就是帮助孩子确定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此帮助孩子达到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三)对幸福社会的启示。

至于良好社会是什么?马斯洛认为,良好的社会是依照如下方式建立起制度上的契约安排的一个社会:它扶植、鼓励、奖励、产生最大限度的良好人类关系及最小限度的不良人类关系。因此,马斯洛十分重视契约在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契约在维持和保护基本需要的满足,而病态社会就是对于基本需要的阻扰。健康良好的社会的前提就是建立法律制度健全的社会。要解决民生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有一个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做过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广阔多变的社会管理领域对法律法规的需求来说,我们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已经明显滞后,有些领域甚至是空白。这种滞后将会阻碍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因此,建立一种合乎人们需要的法律管理体系,将为健康良好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另外,马斯洛对于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良好社会健康途径其核心要义就是社会应该促进基本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得以满足,才可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社会管理的本质不应该是约束人的内在力量,而是要发展人的内在力量。我党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这种社会能让人民自主、自信、自强,不断地开发自身资源,发挥自己的潜能。马斯洛健康心理观的社会启示意义在于我党应该不断创造条件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促进民众心理潜能的释放,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幸福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彭运石.走向生命的颠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马斯洛著.林方译.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