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后,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如何促进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省内研究的热点。同时,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一个重要契机。因此,研究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现状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长期经济发展,要素成本持续增加,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全国重要的产业承接地,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商务部提出旨在促进国际产业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的“万商西进”工程后,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河南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得到快速增长。河南省省利用省外资金2003年仅为300亿元,2005年达到503.55亿元,2006年比上年基本翻了一番,跨过千亿元大关,达到1003.98亿元。自此,河南省利用省外资金快速增长,至2011年,全省新增省外资金项目539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016.3亿元,年平均增长60%,2012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027亿元。其中,2008-2012年间五年间全省吸引境外省外资金折合人民币1.8万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四分之一强。省外资金成为河南省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二)在引进省外资金过程中产业转移特征明显,沿海地区是河南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地。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全省新增省外资金项目3169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612.9亿元。其中在向我省转移产业的省份中,广东省实际投入资金364.3亿元,居第一位;其他依次是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福建省,这些省市共实际注入我省资金达1706.8亿元,占比超六成,成为我省承接区域性产业转移的重点省市。

(三)承接区域相对集中在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承接区域看,郑州、洛阳、商丘、安阳,新乡、焦作、周口等地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实际利用省外资本约占全省的56%,我省各地市在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中相对集中。

(四)从产业看,以工业项目为主,其中高成长性产业签约项目和资金所占比重较大。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新签约的高成长性产业项目339个,占签约项目数的51.7%,合同引进省外资金1056.45亿元,占47.4%。包括装备制造业、轻工业、食品业、电子信息业、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建材行业等。传统产业项目195个,占39.7%,合同引进省外资金660.24亿元,占29.6%;先导产业项目69个,占10.5%,合同引进省外资金310.8亿元,占13.9%。

二、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产业转移能够非常明显地拉动承接地区经济的增长,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希望借助产业转移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就业,因此都在积极地构建良好的环境,抢客商,争项目。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

(一)我省承接的产业多数仍是发达地区的不完全产业转移

当前,我省承接的产业多数仍是发达地区的不完全产业转移,即承接的只是这些产业的某个环节,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其他研发、销售等环节仍然没有转移到河南及其他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发达地区产业转出的楷模——富士康,其实转移的只是一些电子产品的生产线。我省郑州承接的富士康主要生产Ipone线,富士康在深圳以研发为主,保留少量的生产基地,把低端组装环节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为深圳和广东的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再如,近几年洛阳通过引进的太阳能电池用硅片等生产能力,移人企业以初加工、组装等环节为主,重要工序仍运回总部进行深加工,本地研发环节投入较少,这种情况在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中并非个案。可见,我省承接的产业转移仍主要是生产加工环节,属于不完全的产业转移。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面临其他欠发达地区的竞争

虽然河南有较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但依然面临着较强的外部竞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部其他省份,中部六省发展环境相似,资源禀赋差别不大,相互之间各有所长,竞争尤为激烈;如富士康曾与各地政府谈判,包括郑州、成都、太原、武汉以及重庆、天津等地,经过3年的激烈竞争,2010年才最终敲定落户郑州,可见招商竞争之激烈。二是包括苏北、鲁西南、粤北在内的东部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与产业转出地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很接近,加之其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这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在各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也有河南省内兄弟城市之间的竞争。

(三)产业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占主导地位,但配套设施与环境建设仍然滞后。

近年来,河南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省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到位资金1088.1亿元,占71.8%。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但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与软环境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薄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尤其是外部支撑产业供给能力偏低,配套能力不足造成了产业转移的“两难”,即龙头企业希望当地有较完善的配套,而做配套的小企业要迁移,在龙头企业没走之前自己不敢轻易进入。另外,软环境存在着对正在引进的项目热、对已经引进的企业冷等现象。在港货速度、零配件配套采购、外包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交易成本偏高,由于高层次产业与高附加值环节对软环境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附加值环节承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