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玛卡的引种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玛卡的引种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玛卡是一种在海拔3500~4500m、低纬度条件下生长茁壮的植物。为验证在其它环境的生长情况,特从云南丽江玉龙引进优良黑色玛卡种子在贵州省六盘水市蟠龙乡高众村因地制宜展开育苗、栽培试验。实验结果,玛卡可以在海拔1000~2200m,环境温度在18~24℃,pH7.83的沙壤土中生长.但果根较原生产地小、颜色相对浅。

关键词:玛卡;育苗;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16

1 玛卡的概况

1.1 玛卡生产发展情况

玛卡又名吗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m的南美安第斯山区。五千年前玛卡在南美洲被发现,198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国际植物遗传研究所通过国际会议向全世界推荐种植后,我国1999年开始将玛卡引入国内培育种植,并在云南丽江、林芝、新疆喀什、阿坝等地成功种植。

1.2 玛卡的生物学特征、营养成分及价值

玛卡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储藏根,圆形,直径2~5cm,为主要食用部分。目前有黑、紫、黄、白4种玛卡。叶为条形羽状,总状花序,花小而多,自花授粉,果实是短角状,果实成熟后分裂出椭圆形的种子。由于玛卡含有多种均衡合理的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因此玛卡具备多种保健和治疗功能。

2 春季玛卡的栽培

2.1 种植地的自然概况

实验地选择在水城县蟠龙乡高众村,它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东部,海拔1100m,土壤为沙壤土,平均有机质含量1.85%,平均pH值7.83,年降水量1214.2hm,年平均气温12.30℃,最高温度32.90℃,最低温度-12.60℃,日照时数1466.8h,无霜期230d。

2.2 苗床的选择、准备、土壤处理

苗床选择在朝阳、背风、水源好、交通方便,四年没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沙壤土,深翻、碎土、除杂草石块后,按宽长1.2m×10m规格开厢,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10kg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用塑料薄膜覆盖,闷10d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第8天开始播种。

2.3 种子处理及播种

3月5号,将购置的优良品种用纱布包裹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24h后,再用300倍福尔马林浸种杀菌15min清水冲干净,凉干待播种。播种前将苗床浇透底水,,种子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再覆盖0.5cm后的细土,为保湿保温在细土上覆盖1咏湿的干制青苔,用竹子搭成小拱棚,四周压实,棚顶盖上遮阴网。

2.4 苗期管理

苗期的管理主要是肥、水、温、病虫害的管理。每月用大粪水10倍稀释液追肥。适时浇水催芽,出苗率达80%时,将青苔清除,为防止露根倒苗,苗床上需要撒1层薄土。为防止小苗猝倒病和土蚕的为害,出苗1个月还需要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和敌杀死1200倍液喷洒1次,拆除遮阴网进行炼苗。炼苗期注意除草和早晚浇水。

2.5 大田移栽

整地、施基肥及土壤处理。选择连续4a非同科作物地,在腾茬后经深耕晒垡,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kg,并加入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50kg,做平畦。为了防止小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在土壤中喷洒2.5%敌杀死,为防止玛卡根腐病的发生,在土壤中需撒入多菌灵做土壤消毒处理;定植和密度。5月初,采用按株距挖穴,覆土后浇水法进行定植.定植前把苗床浇透水,带土取苗;按株行距15cm×20cm的密度进行带土移栽。为保证成活率,苗移栽后浇透水,移栽时根要平直不能弯曲,苗要露出层,不能将生长点埋入土中。

2.6 大田管理与收获

玛卡的田间管理和常规农作物一样,主要是浇水保证成活,成长期进行3~4次锄草,防止杂草和玛卡争肥水,消除病虫害生存环境。为增加产量,每20d施粪水或腐熟油枯水1次,连数施3次即可;注重虫害和病害的管理。玛卡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小地老虎、蛴螬、根蛆、蚜虫、小菜蛾;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黑斑病、玛卡霜霉病、玛卡根腐病;要经常到田间进行观察,发现病虫害时应在萌发期抑制住,特别是根腐病,治疗晚了,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根腐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 结论

10月是庄稼收获的季节,也是春季玛卡收获的时节。玛卡果根不大,一般是单株单果,在挖掘玛卡的时候注意离株杆稍远一下,防止挖破。玛卡挖收后,考种结果是:产量152kg/667m2,圆形,没有地下害虫危害迹象,颜色是淡黑色,果根分3级处理:其中直径4cm的占12%,直径3cm的占35%,2cm及以下的占53%。因条件没做营养成分检测。通过引种试验证明:玛卡可以在海拔1000~2200m的环境正常生长,只是果根较原生产地小、颜色相对浅。另外,种植过玛卡的土地可以种植作物,一些资料上所描述的寸草不生不切实际。

作者简介:李建淑(1971-),女,贵州六盘水人,大学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农林基础综合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