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育人育心 育心养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注视角】
从某种程度讲,远离学生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是导致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致命原因。
践行“人本关爱”教育思想,探索“育人育心,育心养德”的学校德育新路径。四川省华阳中学从“人”的教育入手,以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出发点,力图通过优化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方式方法,实现知情结合、知意结合、知行结合,走出了一条“育心”为魂的学校特色路线:从心理诊断辅导、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教育活动,到心育与德育融合、学科渗透心理教育,进而展开“育人育心、育心养德”德育特色文化建设,既有效提高了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开启了新方向。
摘要:“育人育心,育心养德”是华阳中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践行“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寻求德育新路径的实践尝试。学校从“人”的教育入手,以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出发点,力图通过探索优化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方式方法,实现知情结合、知意结合、知行结合,有效提高了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育人;育心;养德;学校德育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3-0067-07
得益于区域教育改革开放的优质环境和学校自主创新的不懈努力,短短十年,我校从成都优质教育的夹缝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四川省高中样本学校,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不折不扣实践“人本关爱”教育,跳出了扭曲生命个性和素质发展的应试教育藩篱,探索了一条以“育心”为魂的学校德育路线:从心理诊断辅导、心理教育活动课、心理教育活动,到心育与德育融合、学科渗透心理教育,进而展开“育人育心、育心养德”德育特色文化建设,既有效提高了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开启了新方向。
一、实践主张:“育人育心,育心养德”
“育人育心,育心养德”,是从学生生命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入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充分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生命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的育人,是指学校德育着力于“人”的教育,把提高生命价值、发展主体精神和判断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努力开发生命潜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自主发展空间。这里的育心,是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活动等,在“心育”实践中生成教育智慧,培育和发展健康心理。养德则是在学校德育活动中,通过育知、育智、育情等活动及其体验、感悟,培养德心、润养德情、习养德行、修养德性。
我校展开的“育人育心,育心养德”德育创新性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以“人本关爱”为指导思想,以开发学生心智潜能为出发点。在这里,“人本关爱”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师德核心,更是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不同的个性心理,单一追求应试的教育必然约束人、控制人、扭曲人的发展。
第二,心是德育的基础,心理因素必然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存在不健康心理,则很可能会产生不良品德甚至违法行为。
第三,人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就身体素质而言,不仅人的体能和运动水平与心理素质有关,而且体质和健康状况也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联系。道德素质中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都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联系。在科学文化素质中,认知的过程就包括了动机、兴趣、感知、表象、观察等心理过程。每个人的劳动观念、态度、习惯的形成,也离不开心理活动。
第四,育心育德,融合是关键。德育活动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这种结合既是中学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求。
第五,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内化过程,内化需要做到知行结合、知情结合、情行结合。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它是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反思等过程的认识,进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的培养、润养、习养和修养。
“育心”“育人”“养德”结合,构建“实践、体验、内化、感悟、升华”为核心的主体性德育机制,是我校十年德育实践探索的重要特色。它明确表达了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就是培育健康的心理,德育的主要内容是育知、育智、育情,德育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培养、润养、习养和修养,德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会生存,善于学习,心智健全,理想崇高,视野开阔,富于创造”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学生。
二、实践动因:基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一)破解学校生存发展之困
1.绝地求生的学校现状
十年前,在优质高中林立的成都天府大道,新建华阳中学刚出世就置身于近乎白热化的高中教育竞争绝地:成都三环教育带已见雏形,紧邻成都拥有87万人口的双流县高中教育也是强手林立:两所“国重”、一所“省重”、三所市级示范性高中,稚嫩的华阳中学要从中切割一块蛋糕,谈何容易?学校起步时的全部家产,仅是原双流师范学校留下的50亩校舍,包括一栋旧教学楼、一栋学生楼、一个300米炭灰运动场。加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流两次创办华阳中学的失败阴影,更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一所无文化底蕴、无历史传统、无骄人业绩的“三无学校”,华阳中学要在三到五年内,如期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成“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水平、精良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效益的示范性高中”的发展目标,更是难上加难。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2.处于劣势的生源现实
十年前,华阳中学招收的首届480名高中新生和180名初中新生,仅在一夜之间就走了四分之一。面对家长、学生失望的眼神,我们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把能请到的学生家长都请到学校,祝长水校长在屋顶漏水、四面透风的阶梯教室,站着与家长、同学苦口婆心的交流两个多小时:讲政府创建华中的初衷和“愿景”,讲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讲过去成功的办学经历,终于止住可怕的“灾难性生源流失”。
2001年8月31日,667名新生走入修葺一新的校园,其中464名高中新生符合条件的只有176人,中考成绩排在全县前500名的仅有两人。即使到现在,我校每年新生的入口成绩绝大多数依然在全县靠后,而且这种生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更为严峻的是,我们通过对每年入学新生的心理素质测试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习惯、信心、学习适应性、耐挫力、自控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3.个性鲜明的教师团体
华阳中学初创时期,教师主要来自四部分:一是从全国各地选聘来的优秀教师;二是原双流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教师;三是原双流师范学校的教师;四是选招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年龄看,教师队伍呈“哑铃型”;从职业角度看,我校教师的心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发展需要强烈;从性格看他们是个性女青年和性格男青年的集合;从专业发展看:老师们具有学科教学优势,但教育专业能力薄弱,“眼中有分数,心中有知识”的教师多,而“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的教师少。总之,教师队伍能教善教知识者多,能育善育人者少。如何改变老师们“教书不育人”的状况,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面对学校发展的困境,是借鉴其他学校成功办学经验,寻求一条“一夜成名”的办学捷径,还是另辟蹊径,趟出一条独特的学校发展新路?
面对生源劣势,是不顾学生身心健康,迎合时尚“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还是脚踏实地抓素质教育,将生源劣势转变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优势?
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弱势,是选择新知识、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师德全国整齐划一的培训学习方式,还是结合实际注入新的培训内容,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坦诚地说,面对学校巨大的生存和升学压力,面对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担当,我们确实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困惑、痛苦到明晰、探索、实践的过程。
生源结构的定位,学生心理的现状,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显缺陷,学校生存发展的艰难,使我们萌生了对“人本关爱”教育的朴素追求:学校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每个生命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从开发心理潜能入手,发掘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就能唤醒、激发、孕育生命成长的本质力量,肩负起奠基生命终身发展的教育使命。而背离教育本质和生命成长规律的应试教育,必然走向衰亡。
教育的诉求不仅是升学,还有学生身体、能力、心理、情感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求表面的分数,舍弃的必然是人的发展和教育的根本。必须依靠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开启学生的美好未来,赢得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力量。
基于此,我们选择了从“人”的教育入手发掘素质教育的根本力量,确立了“育人育心,育心养德”的德育核心价值和力量取向。
(二)应对学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华阳中学仅用四年时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后,各种品牌纷至而来,学校社会影响也逐步扩大,但我们又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
一是争创全国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009年,国家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启动“全国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验项目,我校成功申报教育部“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人本关爱的育心文化研究》,并成为全国100所实验示范学校之一。
二是四川省高中课程改革示范。作为全省首批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改变旧的不合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真正起到优质教育、特色示范的作用,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且这里面的一个重要背景是:随着国家级示范学校评审停止,创建学校品牌初告结束,我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了一些松懈、自满情绪,有了一些沾沾自喜的感觉,但是教育形势的急剧变化和高中课程改革的日益临近,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学校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是成都城市南移和天府新区建设带来的成都教育形势巨变。成都四、七、九等名校外迁扩容,本县双流中学、棠湖中学的集团化发展,天府新区规划的出台和启动,既给我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使我校面临巨大挑战。
有人说:愚蠢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把握机遇,智慧的人创造机遇。怎样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改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怎样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全省高中课改样本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基于这些决定学校前景问题的持续追问,我们在用“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关乎师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行为方式的全面变革,意味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向特色学校的学校文化再生和重建。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个性、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心理潜能的有效开发,前提则是忠实践行“人本关爱”教育思想。
做出“育人育心、育心养德”德育特色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我们还基于一个基本判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仅仅依靠教师观念、态度、习惯、方式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和方式的相应转变。要使学生在学习观念、态度、习惯和方式上,摆脱被动学习和依赖心理,就需要在德育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采取相应的德育跟进措施。这也成为我们转变德育理念、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方式和德育工作习惯的现实动因。
(三)改变中学德育现状的理性思考
2008年国家推出的首届《开学第一课》,是基于“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背景,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去年,国家实施的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从“我的梦”、“梦想需要坚持”、“梦想需要探索”和“中国梦”四个篇章对“梦想”进行阐述,李连来、马云、试飞英雄李中华、袁隆平等社会知名人士都积极参与了节目录制。
这些活动的开展启迪我们思考:什么样的学校德育才是有效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观念、德育方法、德育教材、德育内容、德育评估标准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学德育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简单行为的机械练习。对中学生的各种道德标准、行为标准要求很多,德育的教材、书籍也不少,但仅用这些条条框框进行灌输,要求学生要如何做,实际是在让德育远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要,使德育成为了一种空谈,即使是让学生去“做”了也是过于形式化、机械地的操作。
第二,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造成德育效果不理想。有学者作过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随着社会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界对学生的影响因素顺序则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在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从老师那里、从书本上学到的德育工作方法和经验,去对待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学生,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他心中在想什么?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很多老师既不关心也不去研究这些问题,这也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第三,过多的成人化,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德育中,老师们常常是用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成长经历,凭借自认为是“千年不变”的德育法宝,去教育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使学生成为了等待加工的“产品”,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等都是由老师决定的。
这样,学校德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做法的潜在逻辑就是学生需要成人的道德,学生就是要按照社会和成人们设计的路线前行。
第四,德育与心育脱节,造成德育的途径、方法单一呆板。虽然历经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原有的德育政治化倾向得到了一定改变,德育的规律受到了尊重和重视,但是学校德育仍然未能与心理健康教育统一起来:不能很好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德育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德育方法也只是对一些行为规范的简单学习和操作,或者就是集中学生课堂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样的学校德育,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并进而排斥,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从某种程度讲,远离学生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德育,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致命原因。
三、实践探索:“育人育心,育心养德”的路径选择
(一)育人育心――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1.确立德育“心”理念
德育“心”理念的确立,源于我们对“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内涵的不断深化,对“人本关爱”教育思想的实践内化。
建校之初,我们从“人”字解读入手发掘素质教育的动力之源,明确了“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核心价值和力量取向,确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为了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功”的“人本关爱”教育思想。
“人本关爱”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眼前和未来两个阶段、教师专业和学生身心两个发展。在动态生成学校教育教学新思想的过程中,我们鉴于学生生源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确立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健全人格,优良品德”的德育理念,对学生成长全过程进行方向导航和动能培育,并以此激发、聚集、释放师生自我发展的力量。
2.学习德育“心”知识
由于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学生的个体需求尤其是心理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强化对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论等现论的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更充分地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帮助学生缓解各种心理压力或心理烦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影响,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质培养,常常采取“唯本”“唯书”“唯分”的教育行为,培养了大批“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的人,使教育越来越背离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使教育回归本源,我校将掌握并运用心理教育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借助中国教育学会丰富的专家资源,创建华阳中学教师发展学校,举办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聘请全国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卢家楣、杨鑫辉、陈安福、张大均等来校举办心理教育讲座,不定期开展教师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共享、个案交流等校本形式,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教育技能,较好地改变了教师“眼中只有分数,心中只有知识”的片面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3.建构德育“心”机制
要将“心育”融入学校德育中,就需要建构德育“心”机制。
(1)构建学校“心育中心”。在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我校聘请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著名心理学专家陈安福教授为心理健康教育首席专家顾问,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主持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心理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师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的开展等。
(2)构建教师“育心”机制。一方面,我校建立心理预警机制及由班主任、年级专职心理教师、年级兼职心理教师等组成预警监测队伍,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特别是情绪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以便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及时救助。另一方面,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多渠道增强学校安全管理中的心理安全预警意识等。
(3)构建学生“育心”机制。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协会,年级、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学校醒目处设立心理信箱等,定期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出版心育报,开展心连心活动。我们通过这些措施,对师源性的不良心理影响和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发挥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4.拓展德育“心”内容
德育活动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拓展德育“心”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持“人本关爱”教育。十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人本关爱”教育活动,通过“人本关爱、铸造师魂”讨论和交流,将办学理念和师德建设相结合,促进教师知心、懂心,关爱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适度宽容学生。通过“知爱懂爱、感恩关爱”活动,让学生感受关爱,接受关爱,感恩关爱,进而学会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己,关爱生命。
(2)坚持“心理教育”。十年来,我们根据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对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了年级心理教育目标,确定了各年级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一年级着重“人生激励辅导”。迈入高中以后,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学业进入一个新起点;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适应更快,大多数同学开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高一年级是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的关键期,因此人生激励和成长心理辅导就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围绕主题,我们设计的心理教育活动为:步入高中生活;规划人生目标;我健康,我快乐;友情与爱情;跌倒了,爬起来;利用学力优势优化学习;时间助手;活在当下等。
高二年级着重“自我修养辅导”。进入青年期,随着认知和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情绪情感更加丰富多彩,情绪向内隐和自制发展,理智感增强,对伙伴和知己的渴求上升。因此,这一阶段心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气质,增强人际吸引力和自我修养,进而完善自我。围绕主题,我们设计的心理教育活动为:增强自信,走向成功;塑造良好的性格;气质对你的影响;心晴―雨晴,雨晴―心晴;顺境与逆境;悦纳自我,开发潜能;嫉妒,心灵的府蚀剂;性别角色认同―男生女生。
高三年级着重“升学与择业辅导”。进入高三,升学与择业问题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中之中,伴随对未来的憧憬和人生道路的抉择,学生产生了兴奋、紧张、担忧等复杂心理,因此,考试焦虑、应试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为高三年级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围绕主题,我们设计的心理教育活动为:透过那扇“窗”;为谁读书;走出学习高原期;学习焦虑的调节与控制;学会减压;学校与专业谁更重要;考前心理调适;考后心理调适等。
(3)开展“三维教学”与“三维学习”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相继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学习心理辅导训练、课堂教学“育心”管理、优化学习心理环境、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实践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核心指向“教学育心”,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教本课堂”为“学本课堂”,“知本课堂”为“育知、育智、育情”结合的“三维课堂”,创建了充满生命灵气与活力的高效课堂。
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生活、人际等心理发展状态,向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心理援助,是我校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经过十年实践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心理课堂、心理活动、心理辅导、心理组织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较好地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了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使教育从“重知轻能”“重知轻情”“重知轻德”,逐步转向“知情结合、知行结合”。
(二)育心养德――内化品德,外化行为
1.课程“育心”培养“德心”
西方有位哲学家曾说:潜入心灵的才是教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把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知识来掌握,其结果可能导致他在内心不愿意接受规范要求。道德观念的形成,不仅要求学生首先了解知识,掌握道德概念,还要在获得道德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和道德观点,用于指导、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道德认知能力出发,开发相应的课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获得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我校依靠2名心理教育专家和7名专职心理教师、152名心理课程研修班毕业教师、100多名获得心理咨询C级证书的班主任队伍优势,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全校性的学生心理教育活动课、编写《心路导航》校本心理教材、举办班主任心理辅导培训班、心理教育课程学习班、课堂教学心理课程学习班等,较好地整合了学校“心育”资源,开发了德育“心”课程。
育心课程体系的建构更好地适应了学生个性差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应强化了教师“育心”意识,提高了“育心”能力,使老师们的课程观、教育资源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教育评价观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也充分体现了我校“人本关爱”“育人育心”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推动了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以“育心”为魂的特色学校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
2.活动“育心”习养“德行”
“德行”即道德行为,它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和教育等影响,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就必须创设良好行为习惯的情境,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采取行为模拟、情境训练、角色扮演、道德实践、自我评价等行为训练方法,让学生学会在社会情境中,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符合自己内心的价值观、信仰,并形成无需要努力的道德行为习惯。
(1)开展“四情”教育活动。我校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和国庆节、教师节、母亲节等现代节日为载体,开展以祖国情、师生情、亲子情、友伴情为主线的“四情”教育。将情感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知情、懂情、移情,从而习得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2)开展自主教育活动。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养成自主教育的能力,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学生群体的自主管理实现思想道德的自我修养,设置从校长到班主任的各级学生助理,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学生在接受管理、学会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实现育心育德的目标。二是通过学生个体的争创“学生之星”活动,让各种层面、有各种潜能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有所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发展的坐标,体验“成功在华中”、“成才在中华”。三是通过班级“争先创优”活动,培育集体荣誉感,树立自信心、责任心和爱心。
(3)开展适应性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学,我校各年级、各班都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针对本年级、本班学生实际,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学习、心理、环境、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让学生心理安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状态良好。
(4)开展“心育”主题班会活动。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心育”主题班会,给学生以及时的心理援助,减少和克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预防新的心理问题产生,减少学习障碍,维持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这些活动把育心、育情、育德、修行有机结合起来,将德育目标和内容指向培育和发展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通过活动体验,学生体验了人生的价值与成长的快乐,感悟做人的哲理,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环境“育心”润养“德性”
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作为现实中的具体的人,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道德标准和道德行为的判断,即“德性”,都“是在他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的过程……它必须在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在某种物化形式中,也就是说,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传递。”实践证明,在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环境的熏陶和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置身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学生就会形成健康的个性。
(1)精心设计和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我们从学校环境的整体规划到教室设计,从绿地设计到墙砖颜色的搭配,从楼道、走廊到学校道路、树木、房屋、石头的命名,都渗透“育心”思想,体现“育人”理念。
(2)精心设计和建设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我们用温馨提示替代处罚,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中接受爱的教育和行为修正。建立校园背景音乐系统,从校歌《青春华章》中选取主体旋律取代过去作息单调的“铃声”。精心设计校园各种展板、教室黑板内容以及阅览室、图书馆、体育场地,定期出版《华中心育报》等。
(3)建设“多向人际互动交往”环境。我校实施“师生导师制”“学生互助制”、小组合作学习,从生活、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减少影响学生的师源性心理因素和其他干扰因素,唤起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的能力。
通过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让同学们在“育心”环境的陶冶中深化道德认识,正确认识自己、反思自我,正确监督自己和调控自己,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
4.文化“育心”修养“德慧”
“德慧”也即理性,指蕴藏于人体中的道德智慧。“理性是人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潜意识中善恶兼存,要扬善抑恶就需要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就是理性。”如果说道德教育目的定位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那么,开发人的心智潜能,启迪人的智慧,彰显人性的光辉,则主要依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实现。基于此,我校根据陈安福教授提出的“十心”教育理论,遴选传统文化中忠心、爱心、孝心、诚心、信心、雄心、恒心、勤心、专心十个方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与现代德育有机结合,编写出版了《“十心”教育》校本教材;建设“十心”文化走廊,花园草坪放置“十心”石刻,楼梯楼道悬挂“十心”名人名言,教室、寝室布置融入“十心”元素,营造“十心”校园文化;加强学生中英文广播站、华中电视台、学校校园网、气象观测站等校园媒体文化建设,使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
由于这些文化现象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的,它能给人以亲切向上的感觉,也使师生在这种优美而又充满热情的校园环境中,自觉地认同和接受学校文化。
总之,着眼于灵魂塑造、潜能开发、素质发展的“育人育心,育心养德”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从“知本”向“人本”,从“人本”向“生本”,从“生本”向“心育”,从“心育”向“育心”的转变,找到了回归和兑现全面发展人、培养人的“人本教育”行进路线和力量源泉。
(作者单位: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成都 6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