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生产性实训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林博韬(1979.11-),就职于中国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

【摘要】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办学的教育,职业学校在与企业无缝衔接办学的过程中,“五合一”工作室制是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也是生产性实训的一种全新尝试与探索。笔者将从“五合一”工作室制的概念提出、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中职;生产性实训;五合一;工作室

“五合一”工作室制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转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同时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五合一”是指:工作室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和育人与创收合一。

“五合一”工作室不仅具有公司的性质,又能保留充足的教学空间,它既是教学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也是对常规教学的引申和延续。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能成功的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缩短甚至避免了从毕业到工作期间的适应期。

1 理论依据

1.1 建构主义理论:以皮亚杰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或四大属性:

(1)情境,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分析、假设、验证,以及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意义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它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1.2 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九个范畴,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 、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智能。早在我国《论语·雍也第六》中有提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其主张对于智力不同的人分别实施教育,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以当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其教学具备有美术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两个学科交叉组成的特点,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个别差异比较大,有些侧重于美术方向,有些侧重于软件方向。面向不同的学习对象,在构建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推荐运用“头脑风暴”、“任务驱动”和“差异分层”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将训练项目拆分由不同的岗位负责,并且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采取轮岗式的生产线流程。在选择任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团队的沟通、协作意识。

2 实施策略

2.1 注重学生职业规划,启蒙式引导:现实中,许多中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茫然的。所以在初进工作室时没有立刻让学生选择岗位,而是利用假期和周末带领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公司去参观走访,请一些专业人士来介绍各行业的工作情况,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些相关行业的人才标准。同时安排学生进入工作室不同岗位进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清楚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取向。另外,老师要结合前期的观察针对每位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慎重合理的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的岗位。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从我是谁?我在哪?我能做什么?我要怎么做?逐渐形成自我的职业意识观,从而激发学习动力。

2.2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梯队化建设:我们常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工作室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个体,老师更多的角色变成了引导者。在工作室里学生是梯队式管理,有主管,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和组员的层级关系全部由学生自己竞聘选拔上岗。学生能在接到一个项目产品任务时,从制作的分工,到生产流水线的安排和制作全部自己执行和完成,因为在平时的培训和实践中学生已经能了解整个项目产品的产出的全过程,而且彼此分工明确。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强。每当工作室有新成员加入时,自然就会形成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现象。所以即便是有人员调动对工作室的岗位生产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2.3 教、产、训一体,经营化管理:“五合一”工作室制执行“工作室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和“育人与经营合一”的教学理念。坚持专业与公司一体化的原则。学校与校外公司合作搭建对外实训经营平台,工作室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公司的一个生产经营部门。

工作室教学中注重分层式教学原则运用。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陆续进入各个工作室进行职业引导和岗位训练,这个阶段称为“集训”阶段。“集训”阶段的学生会通过大量的公益项目和职业技能赛事来提高后备队伍的战斗力,例如:全国中等职业技能大赛,青工状元大赛等。到二年级开始,工作室学生的专业基础教学培养完成后,就正式进入“实训”阶段。“实训”阶段中,工作室主持导师的身份就是部门负责人,相关教师就是技术总监,骨干学生就是项目经理,完全实行公司化经营式运作管理。

工作室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共享工作室的教学生产资源。教、产、训一体化模式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发挥,大大节省了办学资源。

2.4 能力本位为先,“多元”化考评: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掌握三个相互依存而有机联系的本领:一要学会独立地制定计划,这是一种预测性、诊断性的工作训练;二要学会独立地实施计划,这是一种过程性、形成性的工作训练;三要学会独立地评估计划,这是一种总结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

在当前的中职课堂上,对技能的学习需求逐渐细化,即便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行业,其对不同岗位技能的要求不同。对在一道工序中的操作领悟力也不同。如果仅仅利用笼统和单一的技能评价标准作为学生整体能力层次的评判标杆,那是不利于目前我国中职生能力教育长远培养目标的。学生的“关键能力”,也往往会因为评价过程中的单一性而体现不出来。

“以能力为先” 的评价机制,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多元能力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专项能力。 同时,兼顾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作为学生通过考评的重要依据。

3 结论

“五合一”工作室制对于中职实训教学是一个创新,它能让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更贴近市场,更深入的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质量。它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喜好,懂得自己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它还是学校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渠道,吸引了许多相关人士来校参观学习交流以及企业的大力支持。由于工作室是在工学结合思路下的教学 ,大大的缩短了学生从毕业到融入企业工作岗位间的磨合期,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合一”工作室制是中等职业教育一种新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值得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继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