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凭借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树一帜,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现状以及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一、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河南省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工业基础薄弱、人均收入较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性改变。在此背景下,河南省从2008年开始谋划产业集群区建设,经过五年多的时间,目前已建成180多个工业产业集群和一批商务中心、特色商贸区,这些产业集聚区日益成为推动河南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12年河南省产业集群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47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00多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完成投资1万多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50.4%。产业集群为河南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加快内部结构调整和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河南省各地在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特色产业优势的构建与培育,不断优化特色要素和优势资源的有机聚集,大力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各特色产业集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对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豫政[2010]3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0]34号)和《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方案》有关要求,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认真协调好产业集聚区各项基础工作。各特色产业集群紧紧围绕“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的要求,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政策为驱动,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撑了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多种农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粮仓”之称,因此,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农业特点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实践表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深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截止到2013年8月,已形成130多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如小麦、棉花、大蒜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今后,河南省将继续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扶持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快速发展。

三、 河南省特色高科技产业集群

自1988年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河南省各地都陆续发展了多种多样的高科技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成为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2009年,为了加快全省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河南省科技产业的集群创新竞争力,河南省科技厅按照《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条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认定洛阳硅材料光伏特色产业基地等7家产业基地为河南省首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自此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驶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多种类型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如表1),尤其是在硅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领域,已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培育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

四、 河南省特色工艺美术产业集群

在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省逐步形成了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具有一定规模和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产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陶瓷系列产品主要有钧瓷、汝瓷、官瓷、绞胎瓷、卫生工艺瓷、建筑工艺瓷、日用工艺瓷、黄河古陶、黑陶、虢州澄泥砚等;针织绣品系列产品主要有:汴绣、地毯、丝毯、抽纱刺绣、布艺制品等;雕塑雕刻系列产品主要有玉雕、石雕、木雕、根雕、泥塑等;编织系列产品主要有:柳编、竹编、草编等;还有绘画、烙画、书法、玩具、乐器、工艺镜、包装装璜、工艺时装鞋帽、剧装道具、烟花爆竹、工艺伞扇、漆器、剪纸等。2011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开封县朱仙镇等25个区域和企业获此荣誉称号。

五、 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郑州的少林武术文化、洛阳的龙门石刻文化、开封的宋文化、新郑的姓氏寻根文化为代表的河南文化产业不仅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享有很大的声誉,因此,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文化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就业人数增幅等多项指标都高于全省水平。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在弘扬中原文化、发展文化强省、振奋河南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赢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以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日益凸显,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不仅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一些新型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如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制作等也在快速兴起。

六、 河南省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作为全国的粮食产量大省,河南省食品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粮食增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2004年的27个到2006年的72个,数量上增长1.67倍。截至2011年,河南省年销售收入超lO亿元的食品企业达到15家,超5亿元的有3O家,超亿元的有150家,有16家企业的19种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占全省中国名牌总数的60%。特别地,随着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迅速崛起,河南食品工业形成了五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以双汇、华英、邦杰、汇通、大用、永达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肉类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白象、、天方、国华、豫竹、博大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面及面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以三全、思念、科迪、云鹤、胖哥、笑脸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以莲花味精、驻马店十三香等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健丰、梦想等企业和临颍黄龙食品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河南省又成为全国最大的饼干和休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七、 加快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 科学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运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特色产业集群总体规划,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将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东部产业转移相结合,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等相结合,将区域建设、品牌营造和竞争力提升相结合,并建立相关的考评机制,把推动特色产集群发展纳入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范畴,建立组织机构间的协调与联动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 创新体制、完善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以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示范区和实验区为载体,为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探索政府体制改革的新模式。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软环境的建设力度,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打破行政壁垒,在加速发展中介机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全方位、高效率、优质量的服务保障。

3. 政策支持、发挥杠杆作用。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要继续落实中央财政对中小企业的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国际市场开拓以及发展融资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撬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奖惩政策,鼓励创业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投资,为企业创新、技术改造提供风险担保,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04,(12):32-33.

2. 刘善庆,叶小兰,陈文华.基于AHP的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8):141-146.

3. 杨凌.全省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态势良好.河南日报,2012-04-19(第2版).

4. 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11-08-24.

5. 王燕,徐妍.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3,(1):3-5.

6. 左和平.全球价值链下特色产业集群升级机理探析.财经问题研究,2010,(4):43-47.

7. 刘红霞.加快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开封市传统产业改造为例.学术论坛,2013,(6):136-140.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号:2013B132);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号:2013-ZD-059);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号:14A790010);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号:649266)。

作者简介:李创,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