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融“写”于课堂之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融“写”于课堂之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崔峦先生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然而实际教学中常常是口头训练多,动笔训练少,学生动口多动手少,忽略了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的优质资源,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作文基本功学练,从而逐步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

我们应该讲究策略把“写”挤进课堂,读写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一、无痕策略 堂堂动笔

课上坚持堂堂动笔写,培养学生勤于动笔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教会学生读书做记号,画重点词语,画重点句段,加点评批注,标记答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板书,练习写体会、感悟,摘抄好词佳句。课堂上听写生字新词,书面造句,练写片断。再做填空、改错、判断、选择、问答等书面练习。总之,要把“写”挤进课堂,让学生堂堂动笔,使写的训练在无痕策略中提高写的能力。

二、整体策略 “笔答训练”

上阅读课,多是老师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学生一个一个的回答,有时总是叫那么几个“优秀生”,他们会答就代表全班了。其他多数学生当听众,长期处于“陪读”的地位上,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是造成个别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实行整体策略“笔答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文本提出问题,先让大家动脑思考,然后让全班同学一齐动手把自己的答案写出来,写完之后读出自己的书面答案。为了扩大参与范围,可进行“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论说,全班选说”的形式,练习口答,进行说的训练。口答补充完整之后再一齐动手补充、修改自己的答案。这样动脑――动手――动口――又重新动手,突出训练,做到了读写结合,训练了每个学生的思维。学生写的时候,教者应加强巡视,对学生写的字,写的姿势和写的内容,都要及时指导,适当启发,特别要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时候让学生练笔,他们不会觉得是老师“要我写”,反而是老师在满足大家的倾吐需要,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兴致盎然。

三、“中转”策略 重视造句

学生认为作文难,出现作文中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现象,忽视造句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就是说,写作的过程就是文字呈现的过程。而造句是学生作文的重要基础,是作文训练的一部分,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中转工程”。

因此,要重视造句教学,具体说来:

(一)材料上下功夫。教师在指导造句时应有心地点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扩大思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在丰富多彩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和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捕捉自己感兴趣的造句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语言上下工夫。学生造句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整、通顺,还要形象具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心中丰富的语言积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及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对句子润色,添枝加叶,加强句子感染力,在训练中让学生逐渐学会把句子说具体,无形中品位语言的神韵。

(三)形式上下工夫。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进行句式间相互转换训练,引导学生走出表达一个意思一味使用陈述句的误区,要学会多变,巧妙的运用反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等句子类型表情达意。要训练学生会用一个词写好几句话,写好一个句群;学会围绕一句话写好一段话,学会围绕一个题目写好一篇文章。这样,从训练造句入手,经常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学生写字、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以上教学过程,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多费了一些精力,但值得。学生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知识:造句的材料应新鲜,语言应具体,句式应多样。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但在阅读课上的练笔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常练不懈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责编 / 董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