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方言的接触探究社会因素对方言变体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它具有变体性。同一地区语言变体在相对同一的地区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或差异增大,或趋同。本文以温州方言为例,同一方言社区中人在交流和使用方言时,对各自地区方言的取舍和融合,来探究这些社会因素对方言变体造成的影响。
【关 键 词】变体 方言 社会因素
一、引言
温州方言曾属百越方言,现为吴语中的瓯语片区,具有极其悠远的历史。它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有着古越语的遗留痕迹。因此,与其他地区方言不同,很难看出它与普通话有些关联。在温州方言在地区上又细划为温州话(市区)、永嘉话、乐清话、瑞安话、平阳话等。来自温州南部和北部地区的俩个人交流时,可能会遇到有不少的障碍。同时,这种障碍也在慢慢减少。在此,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温州市区方言和农村方言(边区郊区方言粗概为农村方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方言也或多或少地与其他地方言接触,有融合状态。这种融合程度和来自其他地区的方言变化过程跟其所属社会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市区标准方言与农村方言的对比
作为方言的各种变体,它们同样承载着交流使用的功能,并无优劣、高贵之分。而造成人们更倾向于某一种方言的使用,更多的是人为意识的作用。我们将其从发音(口音)、词汇、语法上对此两种方言进行对比。
1.发音
口音是特定的个体、地方和国家独特的发音方式。[1]对于方言学研究来说,口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中有句俗话:The moment you speak, you are placed.也就是说你一开口,就透露了你的生活地方,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等。在《皮革马利翁》这部剧本中,一开头有这么一段:
旁边的人:他不是侦探,他就是他妈的好管闲事,你的话不会错的,你们瞧他的皮靴就知道了。
作记录的人(希金斯):(和气的转身对他说)?你住在塞尔希的家人都好吗?
旁边的人:(惊疑)谁告诉你我的家在塞尔希的。
作记录的人:你别管。反正不错就是了。(向卖花女)你怎么跑到东城来了?你是丽孙林地方的人呀。[2]
希金斯就凭借着自己语言学家对语言口音的敏锐判断,对其周围讲着各地方言的人进行了准确的归位,令他们惊讶不已。由此可见,口音是一地方言的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也是方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温州地区,对于同一词的发音,差异特别大,各个地区也不尽相同。以才、齐、罪等词为例:
注:1阴平、2阳平、3阴上、4阳上
从上面的材料看,我们可以得出从母(中古汉语的一个声母,属齿音精组,全浊声母)除了个别字读塞擦音,其他的都是擦音。就擦音而言,乐成、柳市、瑞安从母一般读z。温州地区从母的腭化程度可以这么形式化表达:虹桥、乐成、柳市、瑞安
2.词汇
温州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俚语、谚语和俗称与生活中息息相关,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地区,这种情况尤甚。如做人家(节省)、媛主儿(姑娘)、罪过媒(谢谢)、大蛮人家(成人)、无空白地(平白无故)、过里过格(形容行为过分)、地滚儿(雏鸡)两头脱(鸡蛋)等等。相比较,市区方言没有那么多偏僻的词汇,更新换代比较快。
3.语法
在语法层面上,温州市区方言与农村方言差异不大。如在词缀方面,农村方言经常在名词,形容词前加“阿”,“老”,如称呼某人时“阿乐”、“阿敏“等。在语序方面,“先”、“添”字经常在农村方言里放在动词先,如我们会说走先,吃先。反复问句的一种常见的格式是:动+也+不,例如:船开也不?你走来也不?[4]市区方言在语法上与农村方言差别不大。但受普通话语法影响,市区方言更接近普通话语法。
三、温州方言变体变化现状
针对温州方言各变体发展变化,作者对温州地区的碧莲中学和温州职业中学1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94份。考虑到被调查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熟练程度和对自己文化认同感的强弱程度,这次调查人员均选为温州土生土长的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自乡镇的学生占92%。温州高中入学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他们代表的温州人具有普及性。
问卷内容是对其使用的方言和方言的变化作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56%的学生认为其所在方言与市区方言有差别;而53%的学生认为其家乡口音在其生活的十几年中有变化;在与讲市区方言的人交谈时,只有8%的学生选择用其自己的家乡话与其交流,选择用市区方言的为22%,而其余的70%更愿意用普通话与其交流。通过上述的分析,方言变体正经历着或多或少地变化,农村方言的使用普遍在下降,只有在与家人交流时才会使用频率最高,更多的人采用了市区方言,或者普通话代替了日常交流。
四、方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引起方言变化诸多因素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因素其中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社会阶层、人口的迁徙、教育政策等等。
1.教育政策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和应用,现在在学校里,教师响应使用普通话的教育政策和兼顾各地学生,均以普通话授课,自然而然,学生也习惯于用普通话交流。这也是在问卷中,学生们与讲市区方言的人交流时,大部分人选用普通话的现象。学生的普通话的应用能力远大于方言。上一辈人能对着课本很流利地用方言读出来的情况在当今的学生中实属罕见。新词的出现,方言使用的较少,往往在进行语码转换时会遇到瓶颈或者产生石化现象。从而学生更习惯于使用普通话交流。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方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调查中只有2%的学生选择在学校使用的频率较高,同时虽然有92%的学生认为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时使用方言较少,但与其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很有局限性,从而造成一些农村方言的词汇遗忘和舍弃。
2.政策和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的兴起和流行,如地方台的方言节目异常火爆。这与温州方言的特殊性有关。许多上一辈的人听不懂普通话,因此非常依赖于方言类新闻节目。温州地方也积极弘扬地方文化,增加娱乐新闻的方言内容。由此在这类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主要以市区方言为标准语言媒介进行播报。在这方言的接触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方言变体的取舍显得很明显。
3.个人社会心理因素
语言是人主观能动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或变体的使用是人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各种群体有各种不同的心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对语言使用的影响是表面的,但透过这些表面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对语言变异的影响[5]。当人们在身边周围寻求文化认同感,往往会摒弃原来的农村方言的发音等等。一口标准的市区腔好比《窈窕淑女》中让令人羡慕的伦敦腔,能让人获得其他人对其身份的尊重和认同,也能有这一口标准的发音谋求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人们在求雅的心理下,往往会改变自己的一些口音用词等,使其更接近于市区方言。当然,在文化大爆炸的时代,各类新词的涌现,市区方言如通过新闻媒体等最早使它们流行和活跃起来。人们在求新的心理情况下,更愿意去使用市区方言。
五、总结
通过对94位学生对方言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类方言变体的接触下,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的方言变体在逐步被遗忘和舍弃,而同时城市标准方言却由于政策媒体、人们心理因素等而没有没落下去。但是随着进一步的城市化进程,市区方言也受着普通话的危险。各地因做好语言规划和保护工作。作为各地的方言变体,它同样承载着当地深厚的文化,是无形的遗产。由于篇幅和作者能力所限,调查的对象仅限于学生而未覆盖到所有人群。对方言变体的现实情况没有足够说服力的数据,但总的来说,从方言变体的接触,社会因素对其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he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林小平.语言变异的社会心理成因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6.
[3]叶春莉.从《卖花女》看英语方言的社会属性[J].昌吉学院学报.
[4]叶晓峰.温州方言语音研究[M].2008.
[5]永嘉方言研究文献综述,引自网页:http:///linkurl=kHoKGJqjJ4zBBpC8yDF8xDhitT_bK9c8ZyoEbodONdamQlVcFmYcgh9wAzP9-mO32Y7W_6Ctx96m_kssOfeL0G0-
bGTQUl-FRiwa.
[6]张敏.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方言变异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方言变异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