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髋臼骨折的治疗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25~60岁,平均405岁。左髋臼骨折30例,右髋臼骨折20例。髋臼骨折原因:车祸伤35例,高处坠落伤8例,墙体砸压伤7例。X线诊断:按Judet提出髋臼骨折常规三个角度X线片。伤髋前后位片:观察X线片上5个标志,即髂耻线、髂坐线、泪滴线、髋臼顶线、髋臼前后唇线,了解髋臼前后柱、前后唇,髋臼底和髋臼内壁的骨折移位情况。伤髋闭孔斜位片:主要了解前柱、后壁、髋臼顶部骨折移位情况、伤髋髂骨斜位片:主要了解前唇、后柱线骨折移位情况。髋臼CT扫描:能显示出复杂髋臼骨折的形态,以及臼内壁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块,是手术治疗、选择正确手术入路的很好依据。骨折的分类(按Letourel和Judet分型):后柱、后壁骨折8例,后壁骨折8例,后柱骨折7例,前柱骨折7例,横行骨折8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双柱骨折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前期处理 对10例髋关节中心型脱位,入院后即进行股骨髁上牵引并侧方骨牵引;25例后脱位急诊在静脉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闭合复位,复位后予以股骨髁上牵引。对合并有其他损伤的积极同时处理。
122 手术时间及方式 时间选择,一般患者在伤后2~6 d手术,复合伤患者则在伤后6~10 d手术,其中1例合并严重颅脑外伤者,待脑外伤病情病情控制稳定36 d后手术治疗。麻醉选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手术入路选择,根据Judet分类法对其中8例髋臼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8例后柱合并后壁骨折采用KicherLangbeck入路。7例前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8例横行骨折,6例横行伴后壁骨折,6例双柱骨折采用联合入路。术中力争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类型酌情选用重建钢板、螺钉或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完成内固定操作后,即活动髋关节检查是否有阻挡、摩擦感以及弹响声。如无异常则证实固定位置正常。关节内五异物、其中7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经探查证实为神经钝挫伤,未做特殊处理,术后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例因延期36 d后手术。术中发现骨折块有部分纤维连接,复位困难,移位约3 mm。术后患者均继续牵引3~4周,去牵引后患髋做不负重活动。8~12周扶拐下地逐步过渡到弃拐行走。
123 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尽可能解剖复位,减少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合本组病例,遵循朱通伯[1]提出的手术指征:①髋臼负重顶的骨折移位>3 mm②关节内有碎骨片③伴有坐骨神经损伤④合并有股骨头脱位、半脱位⑤后壁骨折块较大影响髋关节稳定性。关于手术时机,本组有2例合并复合伤于伤后23 d手术,因骨痂生成血肿机化,影响复位而导致复位不满意,孙俊英等[2]研究显示,解剖复位率在伤后手术时间小于3周和大于3周分别是886%和667%,说明手术复位质量除骨折端吸收、瘢痕组织形成、软组织挛缩和畸形愈合过迟等影响手术复位外,伤后手术时间也是影响复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应力争在伤后3~7 d,最迟不超过3周。
2 治疗效果
本组均获随访5~24个月,平均为146个月,随访内容主要是拍X线片、CT检查、临床检查及功能锻炼。本组50例患者术后髋臼骨折均骨性连接,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伤口感染发生。术后1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股骨头坏死者3例,2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7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5例1年内完全恢复,2例随访16个月未完全恢复、采用Matta评分法:疼痛、行走、髋关节活动范围各6分;优为17~18分,良为15~17分,一般为12~14分,差为<11分。本组优30例(60%),良10例(20%),一般8例(16%),差2例(4%)。
3 讨论
髋臼骨折属高能伤复杂骨折,位置较深,骨骼形态不规则,其复位与固定难度很大,尽可能将骨折断端及其周围软组织及血肿清除,用环形拉钩提拉,配合螺丝钉钢丝缠绕拧紧复位,复位后用铝片试模做出髋臼骨折周围形态,以此预弯出重建钢板形态,良好固定骨折。本组应用重建钛钢板固定效果佳。
对髋臼骨折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已得到骨科医师的公认,但对复杂的髋臼骨折治疗意见尚不统一,笔者认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骨折线波及负重区采用保守治疗不能有效复位及可靠固定,即使达到了有效了复位也容易再移位,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易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近几年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已被广大骨科医师采纳,手术治疗可使绝大部分骨折获得解剖复位,保持髋臼面的平整,减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挽救了髋关节的功能,减少了后期并发症。
髋臼属复杂的三维结构,为髋臼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术前需仔细阅读骨盆X线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资料,可详细了解骨折及移位情况,对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材料提供了重要依据。复合伤患者伤后6~10 d为切开复位的有利时期,理由是6 d前须稳定全身情况,11~12 d将进入免疫抑制期。本组50例除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推迟手术外,均在3~7 d内完成手术。笔者选用的钛质重建钢板具有塑型好、强度高、固定牢靠、组织反应小等优点。可吸收钉仅用于单一、负重小的骨块、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医师操作经验的不断丰富,手术本身的难度已相对降低,同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减少。
参 考 文 献
[1] 朱通伯,戴尅戎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78.
[2] 孙俊英,洪天禄,唐天驷,等.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质量的若干因素中华创伤杂志,2002,1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