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导致企业灾害性损失的人为致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导致企业灾害性损失的人为致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企业灾害性损失的发生及其破坏性影响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作为造成企业财产灾害的因素中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和把握好人为因素,对于科学管理企业各种突发事件,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事实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自身的脆弱性以及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都是财产灾害的人为致因。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产 灾害 人为因素

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是“人—机—环境”综合体的存在形态。而“人”不仅是企业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承灾体,同时也作为突发事件的致灾因子之一而存在。由于人的因素(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等)和技术性过错(如设备性能低下等)所导致的灾害性事件的产生及其破坏性影响,在当前科技发展迅速的企业中,尤其在厂矿企业事故灾难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企业灾害性损失发生的首要因素

1.人为的造成了环境破坏和污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可以说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活动的广泛性和掠夺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人类的活动,在一定阶段会出现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种非理性的活动,势必造成生存环境的破坏,诱发或加剧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性事件的产生。如干旱、雾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就是人为作用造成的恶果。还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为因素的主导诱因地位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因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加速了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引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人口的过度集中,降低了应对灾害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劳动力的流动出现日益频繁的势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约束力渐趋宽松,农村、农业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快速涌向城市,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数量,提高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度,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由于人口流动、迁徙速度的加快和范围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活动的过度集中,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加剧了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产生。这些灾害性事件的发生,会促使人员的迁移、流动更加的频繁,从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资源链、销售渠道、销售源的灭失或削减,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阻挠,甚至倒退。

二、人的避灾性是企业灾害性损失产生的重要因素

由于人制造企业财富的主体,是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面对灾害时,人所具有的群体性、心理脆弱性、自我性等自身特性,也是影响了企业灾害损失直接因素。

1.人的群体性

发生自然灾害时,人是自然灾害事件最直接的受害者,突发事件发生时,一部分人的生命、财产所受到的危害或影响最大。但因为人的群体性,造成了灾害影响的范围扩大,放大了灾害破坏的程度。特别是城市人口聚居地、大型商场、企业、物流中心、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场所等,这些地方人群的密度相对较大,发生突发事件时,人的群体性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的扩大就会有明显体现,其受到的威胁越大,同时导致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SARS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从人群管理来讲城市相对集中的居住和活动模式,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大,使得灾害发生时更容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进而造成更重的灾难。所以在几个较大城市,如广州,北京等,先后出现了相对较大规模的影响,很多人可以说恐慌到足不敢出户,大街上、商场内可以说人员稀少,经济一片萧条。而在人口分散的农村,SARS事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当时在以上几个城市,由于人群众性恐慌,造成企业职工集体性或部分性停工,致使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使企业发生灾害性损失。而那些人群居住分散的地区,生产受影响虽然不大,但销售渠道却受到了极大影响,由于外销渠道受阻,致使企业库存量大幅度增加,销售量大幅度减少,利润率降低,经济损失惨重。

2.心理脆弱性

通常来讲,心理脆弱性指的是人在面临外部干扰时,精神层面所拥有的对于本体不利的一种情绪的特性。其表现形式为惊恐、迷信、失望甚至绝望。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和灾难的破坏性,一方面使得人们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灾难时,感到个体力量的渺小,往往会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而表现出惶恐、绝望等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缺乏他人的帮助而表现出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在这些心理情绪的支配下,人们容易不知所措。公众可能会认为灾难的发生是超人的力量所造成,从而丧失与眼前灾难作斗争的主动性。例如今年的禽流感疫情,疫情发展直接危及公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作为主要的受害者,公众的心理脆弱性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心理承受能力差,信息辨别能力弱。禽流感初发阶段,谣言四起,一些公众听信谣言,不敢吃禽类的肉和蛋,甚至不敢接触禽类等。结果致使禽类养殖国、加工企业陷入困境,一批批刚孵化成千上万只鸡苗因无人购买,补深埋处理,为企业造成了灾害性损失,大批的养殖企业因成鸡无人购买,只有低价处理,不敢再购鸡苗养殖。禽类肉类加工企业眼瞅着大量库存,无可奈何。可见,心理脆弱性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影响加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公众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公众心理脆弱度,是保证危机管理和灾难应对工作正常进行,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3.人的自我保护性

由于人的自我保护性意识,导致人群在面对灾害时,自发产生的躲避意识,快速的利用迁移、外逃等方式长期或暂时躲避灾害带来的危害,然而由于人群的迁移、流动,又把灾害携带转移,致使灾害影响面积扩大。例如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SARS事件,起初的范围仅在东南沿海一两个省市及北京发现疫情,可因为人强烈的自我保护性、躲避灾害性,纷纷想想方设法离开疫情区,结果一大批被感染的人群把SARS带到了全国各地,让SARS蔓延开来,成为洪水猛兽,使更多的企业受到影响停产或半停产,为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已超过10,000万人,且呈增多的趋势。其中一半为城市临时性居民,另一半已经或即将成为城市永久居民,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往人口。虽然城市规模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有所扩大,但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步伐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步伐,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也将引发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影响企业灾害性损失范围的人的因素

1.人的信任感

机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具备的抵抗外部冲击或外部压力的能量,就是承灾能力。承灾能力是一个动态因素,随着内外部力量的增强获得提高。人的承灾能力表现为人自身能量的大小和所处环境的能力高低。人类自身承灾能力是人的个体能力及由一定数量的个体集合构成的有机整体能力之和;所处环境承灾能力是环境中的各个构成要件承灾能力之和。人的承灾能力包括意识水平、肌体力量与系统功能等;环境承灾能力包括科技水平、工程建筑结构等。所以说人承灾能力的大小也源于社会给予的信任底限和政府应对灾情的应对力,如果政府应对灾害的能力特别强,措施特别得力,长期给予每个人潜意识是社会整体承灾能力特别完善和强大,那么人潜意识中对待灾害的恐惧感将会降低,人应对灾害时将会更加冷静和理智,应对灾害的能力也会增强,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会最大限度的降低。例如2012年的旱灾,今年的雅安芦山地震虽然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因为民众对政府应对灾害能力的信任,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造成恐慌,虽然对国内的一些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造成的损失并不严重。

2.人的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是人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脆弱性因素。科技水平在转化为生产力之时,即能体现人类所掌握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由于交通工具、救援工具的缺乏和技术水平偏低,降低了行动效率,从而放大的人的脆弱性。人的科技水平高低可左右企业灾害性损失的大小,高科技水平的人可能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从而在灾害发生后,从容提前化解危机,或少损失。例如某企业在一次自然灾害后,造成生产资料严重短缺,马上面临停产,这时企业内一长期研究生产村料的技术人员,立即提出使用身边一种常见的一种材料代替,虽然这种材料需要企业加大成本资金投入,利润不高,但避免了企业停产造成的更多损失。此外,工程建筑结构反映的是人所处环境及活动空间的承灾能力。工程建筑结构直接决定着其对外部冲击的抗破坏能力。人的高科技水平在地震灾害中更是意义重要,抗震标准越高的建筑物,其在地震灾害中的抗破坏能力也就越强,其脆弱性就越低;相反,抗震级别低的建筑物,其脆弱性就越高,抗外界冲击的能力就越低。而分别活动于此两种不同抗震强度的建筑物内,抗震级别低的建筑物就体现了施工设计科技水平的高低。

3.安全意识欠缺易诱发灾害

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意识,也是面对灾害时首要的意识。灾害的来临,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没有对生命和健康的关爱,人们就会对可能危害自身健康和生命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任务,所以该意识应深入人心。突发事件对于人的观念与意识的要求,主要包括“安全至上”观念和“未雨绸缪”意识。

(1)“安全至上”观念是公众生存、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观念,也是面对突发事件时,首要的观念

突发事件的来临,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没有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我们就会对可能危害到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意识的低下会造成行为的迟钝。政府、企业要重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众也应该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如2005年发生在山西省沁源县的重大交通事故,就是因为人们缺乏公共安全意识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一辆快速行驶的大货车撞死21名正在晨练的中学师生。究其原因有:师生安全意识缺乏,将公路当成晨练场所;学校大门外没有任何安全照明和安全警示标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没有采取应有措施修建锻炼场所;货车司机驾车速度太快,没有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同样,诸多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看似因工程技术、具体操作措施或其他偶然因素引发,但对许多事故案例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工人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是诱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主因。其他如发生在娱乐、商贸场所等的火灾事故造成的灾害,也是因为意识的欠缺导致。因此,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有之意。

(2)“未雨绸缪”的意识

突发事件使得人们猝不及防,公众一旦身处灾难之中,可能因恐慌而一时手足无措。“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说的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增强政府和公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培养他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扩大。

四、人的认知水平也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们认识事物、接受事物必须有知识做基础。人们认知水平低下,就会对突发事件或危险本身及其发生、发展和破坏过程管中窥豹,更导致人们在进行灾难准备、灾难预防、灾难应对和灾难恢复过程中无所适从。某些可能引发灾难的突发事件,可能会因为认知的缺乏,从而没有采取正确的预防应对措施,延缓了应对步伐,造成了灾难发生或加剧了灾难的严重性,造成了更的经济损失。

1.知识缺乏

知识的缺乏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和应急救援措施的缺乏。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人们缺乏对身边存在的危险的理解与重视。SARS事件的发生,首先是人们对某些动物性食品缺乏正确认识而引起。而该事件在中国境内演变成重大突发事件,更是人们缺乏相应的SARS知识和危机处理知识造成的。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等闲视之,结果引发了SARS的扩张与蔓延。SARS蔓延之后,政府部门、医疗部门和应急部门又不能及时拿出相应应对措施,任其传播。公众方面,部分人盲目跟风、散播传言、抢购药品等非理,就是因为缺乏对SARS的正确认知的缘故。2005年禽流感同样是突发性传染病,但禽流感却没有如SARS一样造成严重后果,主要原因还在于对于前者的正确认识和采取的相应的科学措施。

2.技术欠缺

技术的缺欠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水平,技术设备的研发与更新速度,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程度与效率,不仅影响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效率。技术的缺欠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和相关应急管理、应急救援部门方面。同样是突发性传染病,2003年的SARS经历了近8个月的处理,而2005年的禽流感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得到了控制。二者区别在于:对应对SARS的技术措施研究的不够,拿不出有效的措施;而对禽流感及时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从而达到了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的不安全行为、自身脆弱性和人口流动及其管理等因素,是诱发突发事件的人为致因。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自身的意识水平、科技文化素质,合理控制和管理城市流动人口,从教育上、管理上加强对人为致灾因素的管理,是管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15-20.

[2]人民日报.2010年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N/OL].人民日报.2011-01-16(002).

[3]张强.发展中的公共安全之痛[EB/OL].[2008-11-02].http://.cn/review/essay/20081031.

[4]严强,陈东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管理[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1):23-28.

[5]Lundy,K.C.,munity Health Nursing:Caring for the Public’s Health.Massachusetts: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9:616.

[6]Bakeoff G,Freaks G,Hilo’s D.Mapping Vulnerability:Disaster,Development and People.London:Earthsean,2004:29.

[7]Twig J.Disaster Reduction Terminology:a Commonsense Approach.Humanitarian Practice Network,2007(38).

[8]李晓安,周序中,彭春.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经济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9]商勇强.与其乐极生悲 不如居安思危[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13-14.

[10]苏娴.浅沦我国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J].管理观察,2009(16):45-46.

作者简介:杜文(1977- ),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安全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