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研究生是我国大力培养的高精尖人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较少,社会责任感也较薄弱。这样一个社会责任感薄弱的研究生群体,无法完全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亟待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建议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征,结合专业特色,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同时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及建全研究生培养制度这三方面来加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42-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今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培养出的研究生正成为当代社会有特殊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他们经过多年的学术教育和科研技能训练,具备直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能力。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变革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他们富有理想、充满活力,能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于学业、就业、经济上压力较大,同时一些研究生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够全面,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对他人及社会所负有的责任漠不关心。因此加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方面关系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同时牵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兴衰。如何培养好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其次掌握现今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并找出恰当的对策。

一、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有助于明确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目标、意义和评估内容。社会责任感是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1]。也是个体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心理感知,是个体从社会那里接受所要求的积极行为以后,内化于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身在自我发展和人类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社会责任感既是社会价值观的内在认同,也以具体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是知、情、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

为了分析、评估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根据韩亚丹的方法,将其细化为:国家忠诚意识、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公共危机责任担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社会关怀精神等六大方面进行讨论[2]。

二、存在问题

根据文献调查显示[3-6],现今我国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总体水平较高,爱党爱国,具有较高的国家忠诚意识;积极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不盲从他人的言论,经常通过网络媒体发表言论,并运用专业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提出解决方法;主动为一些公益活动捐款捐物及献血,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反映了研究生的社会关怀精神。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公共事务参与意愿高,但实际行动少;面对公共危机大多数这是围观、评论,愿意担当者寥寥无几。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术诚信度下降

研究生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诚信是基本的职业道德。文献调查结果显示,考试作弊、引用他人成果未加标注、将他人论文拼凑改成自己论文这三类现象在研究生中较为普遍[7]。近年来,在研究生中发生过几起较为严重的学术造假事件,比如“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及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涉嫌抄袭案。这些现象反映了在当代研究生中有些急功近利之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修改实验数据,制造虚假的论文和成果。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对这些学术不诚信、抄袭、造假现象不以为耻,甚至麻木。社会关怀精神中首先要坚守公平正义,学术诚信度下降恰恰是不公不义的表现。

(二)社会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在志愿服务意识方面,由于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及科研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加之毕业压力大,很少有人愿意投入到看似对自己利益不相干的志愿活动中去。不少研究生觉得志愿活动是学有余力再去做的,或是给自己的履历锦上添花的,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也有研究生认识到应该担当社会责任,但觉得自己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等毕业之后再去履行责任;甚至个别导师自己没有社会责任意识,也极力反对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研究生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同时相比于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或志愿活动来满足自己,更多的学生选择娱乐活动使自己得到放松和满足。

(三)自我利益和价值优先

随着近年来经济蓬勃发展,贫富差距扩大,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用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这种思潮使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及成功学等观念在校园里流行起来,不仅影响到老师、学生,甚至是高校的管理层。“一切要向钱看”,“我的时代我做主”、“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等流行语反应出一些高校学生追求功利,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和个体成功的趋向。某些研究生认为自己接受多年的教育后应该发挥更大的价值,实现个人更高的成功。不少研究生选择读研的初衷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高学历成为他们敲开外企、国企的敲门砖,到贫困落后地方支教或援助、牺牲个人利益成全公众利益,在公共危机中挺身而出,这些都与他们考研的初衷相违背。这些思想都减弱了研究生的公共危机责任担当意识。

三、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培养体制不健全

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培养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几乎都是通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研究生阶段对于提高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等公共课程。而这些课程内容单一、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专业特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多数学生只是将它视为一项任务,最终只要考试通过即可。另外,一些高校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忽略或不重视社会责任感培养。这好比强调两条腿走路的素质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突然缺失了德育这一条腿。另外,研究生的培育体系中多表彰科研上取得重大的成果,却很少奖励在社会公众事务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多以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文章发表的篇数、专利申请的情况等为主要指标,弱化或不计算学生的社会贡献、志愿服务等项。这些政策无形之中引导和决定了研究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必然造成研究生重视个人的研究成果,忽视个人的社会责任。

(二)社会风气和校园环境的影响

国际科研领域日新月异,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创新和建树,需要快人一步和巨大的工作量。激烈的科研压力和毕业压力使研究生心力交瘁。另外还有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博士研究生的毕业年龄在30岁左右,读研期间学校和国家给予的每月补贴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存留下来的积蓄无法购置房产和养家。尤其和已经工作的同龄人相比,这种落差感更大,给研究生带来了极重的心理负担。并且研究生群体来源多样,一部分学生是工作后重返校园,也有在职的研究生,因而不可避免地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进校园。如果遇到毕业延期,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也有不少报道,个别研究生因为实验不顺或毕业延期等问题自杀,究其背后的原因,部分归因于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差,部分源于拜金主义等歪风邪气无形中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此外我国还缺乏一整套完善的研究生淘汰分流机制,存在社会对退学研究生的认同及接纳等一系列问题。一些疲于奔命的研究生,无暇顾及他人和社会对他们的需要,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这些都淡化了研究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缺少正确引导和合适的平台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没有引起教育部门和高校足够的重视,因此当研究生对如何平衡科研和参与志愿活动时间感到困惑时,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研究生搭建合适的平台,以至于想要参与公共事务时找不着门道,想要献计献策却没有接收的渠道和反馈。有不少研究生乐意参与公众事务和志愿服务,但是缺少能引起兴趣或者和专业相关的平台,从而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研究生拥有较强专业能力,我国现在普遍的社会服务项目,如探访孤寡老人、为贫困山区捐款、清理违章小广告等,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至今尚缺乏适合研究生群体的很好发挥其专业知识的多层次的志愿服务平台。

四、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一)健全研究生培养体制

强调两条腿走路,专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两手抓。1)首先延续和拓宽课堂传统政治思想教育方式,突破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当今最热的社会问题,在课堂上把同学分为小组就某一具体的事件和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公共事务参与意识。2)走出课堂,进行情景教育。把研究生带到实际的出现问题的社会场景中去,了解问题发生的本质和矛盾,引导研究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培育出对他人、对社会积极的责任意识。比如医学研究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医患矛盾这一热点问题,借助本校附属医院的资源,就医患关系展开调查,从医生、患者、医院等多角度解读冲突的原委,提出改进建议。或者拿出实际的医患纠纷案例,指导研究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如遇到同类的问题如何理性、冷静及合法处理。3)政策上引导。政府和高校的激励政策无形之中引导了研究生的奋斗方向。学校在大力倡导科研之外,也建议鼓励研究生承担社会工作。例如在奖学金评定时,德育分要占一定的比重,个人为集体争夺的荣誉、志愿者的服务时长都可计入在内。表彰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应有相应的体制奖励在社会责任和道德上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生。比如设立相关的基金奖励社会贡献突出的研究生,实行奖励专业突出者与思想优异者并重的原则。

(二)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社会实践是一个好的抓手,通过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精心设计的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来激活研究生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动力[8]。研究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去,不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将知识内化为技能,而且认识到对社会负责就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消除认为服务社会必定是牺牲自己的理想、放弃自我价值的偏见[9]。例如医学类研究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可以将专业特色和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以协和医学院近3年的学生自主申请的暑期社会实践为例。这些项目贴近实际生活又发挥了专业特长,比如:农村初中生性教育现况调研及性生理知识宣教;调研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及合理用药的情况,并宣传合理用药常识;林县食管癌高发家庭健康义诊和上消化道肿瘤防治宣讲等。最后协和医学院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评比表彰。笔者对3年的项目进行归类和统计,结果如下:2013年项目有31项,其中调查类26项,宣传教育类6项,医疗服务类1项,其他3项。2014年申报项目40项,其中调查类24项,宣传教育类12项,医疗服务类3项,其他6项。2015年申报项目48项,其中调查类31项,宣传教育类12项,医疗服务类3项,其他10项。发现随着暑期社会实践制度越来越完善,研究生从中获益良多,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申请项目逐年递增。由于医疗服务类专业性较强,而且医学生要在医院轮岗实习,能参加课外服务的时间较少。而调查和宣传教育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技能,协和附属的各个研究所都有能力进行,因而这两项也是历年申报人数最多的。下面以我所的一个项目――“协和精神,药植文化进春雷”为例进行分析。由9名研究生和2名指导老师组成的团队在湖南岳阳春雷学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为了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选择春雷学校一所针对问题青少年的特训学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和问题学生成增长态势,且问题出现原因复杂多样,仅仅依靠少管所一种教育处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青少年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为了我国教育工作者急需要摸索和解决的大问题。春雷学校就是在爱心人士周荣先生主持下创办的一所民办军事化管理的青少年特训学校,办学11年来,致力于教育和归正10-18岁问题少年。这些少年的主要问题包括:打架斗殴、离家出走、严重的网瘾、吸毒及早恋等。我们此社会实践项目旨在:1)协助春雷学校建立一个药用植物园―“百草园”,希望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接触药用植物丰富学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每个学生可领养自己的植物,在栽培和养护的过程中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心灵净化。2)普及生理卫生常识,帮助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上产生的变化,正确对待、顺利度过青春期。3)传播协和精神,通过讲述协和医学院的创办历史、协和名医的感人故事等,传达协和人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理念。4)使我们的学生在整个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我国问题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5)了解学习爱心人士周荣先生的办学的初衷和想法,提升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整个实践活动我们要求学生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1)规划和设计百草园。按照中医阴阳五行的文化将园子分为11个区域,10个区域种植不同功效的药用植物,单独保留一个区域作为学生的盆栽领养区,学生可以领养自己的植物,自行养护;另有中央休息区,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贴近自然的环境下交谈,增进信任的关系;还在路旁设置了沿路的花架和药用植物知识走廊,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相应的知识,打破他们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2)举办一系列讲座。讲述协和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生理卫生常识,通俗易懂的讲解药用植物知识、药膳知识、药植园文化等。3)与学生互动。研究生们成为代班班主任,与学生一同上课。设计互动环节,做一些心理游戏,鼓励问题少年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给予建议和激励。4)捐献书籍。把社会人士捐献的书籍捐赠给春雷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条件。这样一次社会实践,结合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真实的进入到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去,促进2个群体间的相互了解。不少研究生在这次社会实践之后,改变了以往对问题少年的偏见和误解,也使他们对问题少年有了负担和关怀意识。笔者对参与这一活动的研究生们进行了事后采访,了解他们实践后的心得感悟,总结出几个方面:1)对问题少年的看法发生转变。“没来之前有些担心,因为心目中认为这些叛逆的孩子一定很难沟通和相处,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些孩子并没有不同,一样是天真无邪、爱说爱闹。”“觉得这些问题少年受家庭的影响很大,父母对孩子关注不够或者没有做好榜样,建议在归正孩子行为的同时,学校还要做家长的工作,也希望规定家长写的家信要有最低的频次和字数要求,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改变他们。”“孩子听不听话,家庭环境和父母早期的教育很重要。”2)对学校提出改进意见,完善不足。“学校应改善两方面:改善卫生环境和提高心理辅导的师资力量。卫生环境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据我观察,食堂和公共厕所的卫生环境较差。负责心理辅导的全职老师仅有4人,每人负责的学生较多,无法与每个学生建立深入的关系,解决其心理问题。”3)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提升。“之前只是把这个活动当成一项任务,参加完后自己对这群孩子有了一份惦记和牵挂,希望明年仍能去探访他们。”也有些研究生活动结束后私下里继续对接触过的学生展开联系和关怀。4)通过与周荣先生的沟通和了解我们学生也被他的人品和行为所折服,成为了大家的榜样。从这个项目的调查可以发现: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加深了研究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反过来激发他们更愿意投身于社会服务当中,加强了社会责任感。此外,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为春雷学校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和改变。目前春雷学校已开始着手进行百草园的建设;就研究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学校领导们和老师们的重视,正积极寻求方案解决。春雷学校也非常欢迎这样的活动,希望通过研究生们的一言一行和榜样教育改变问题少年。

(三)树立先进模范,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氛围

榜样教育可以使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1)导师的榜样作用。导师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与研究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不仅是学术上,而且在言谈举止、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上都会对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最直观的榜样,所以一个导师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论文抄袭事件中,导师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教育作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培育研究生社会责任感首先须加强导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专注于教学和育人的导师们,应该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把不合格导师剔除出教师队伍。2)同龄人的先进模范作用。同龄群体彼此之间交往频繁,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可以说同龄群体亚文化,是影响研究生社会责感的重要因素[10]。因此,对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研究生,我们应给予大力表彰和宣传其事迹,从而来影响整个学生群体。在榜样的宣传教育中,要选择贴近研究生生活、易于学习的榜样,这样更加具有可效法性。

参考文献:

[1]刘峥,罗成翼.当代青年公益精神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2,(1):39-41,51.

[2]韩亚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0:1-42.

[3]潘琪,史冬波,蓝煜昕.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3-39.

[4]李奎刚.新形势下医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探索[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7(6):239-241.

[5]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2):185-189.

[6]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1-113.

[7]高坤.关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校辅导员,2012,(5):72-79.

[8]易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N].光明日报,2014-10-22.

[9]龚涛,徐建军.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4):87-90.

[10]张邦辉,乔太.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职业时空,2011,(7):60-61.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LIU Jian,WAN Wen-ting,PENG Yong*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93,China)

Abstract:Postgraduates are the top talents in our society.They need lots of time on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research,having little time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s weak. Postgraduates with weak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unable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ell which entrusted to them.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postgradu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s an urgent issues to tackl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causing of contemporary postgraduat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giving recommend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professional features. To enhance postgraduate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can focus on these three aspects:social practice, setting up the role models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social practice